APP下载

“茶香入心 文化育人”
——高职院校1+X模式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探索及研究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证书院校

唐 雷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 523000)

教育部根据普通高校发展需要推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实行一系列试点工作,希望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发展,培养综合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在传统体育专业教学时忽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而且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无法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社会,也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在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中实行“1+X”教学模式就是为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全方面健康成长。

1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学现状

1.1 初步形成校企合作势态

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分为全日制、学分制、学徒制等培养模式,体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体育人才,一般是看重实习能力,也就是实践能力。根据西方成功教学经验可以看出,高职学校的最佳发展路径便是校企合作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体育实践能力,也可以使体育专业毕业生提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使体育行业蓬勃发展[1]。

1.2 逐渐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

想要使体育专业向现代化方向迈进,需要重视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应针对学生学习专业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也在逐渐完善体育专业教学模式,以培养综合能力人才为最终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体育专业教学模式的发展,使“1+X”教学模式无法在体育专业中顺利开展。

2 1+X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2.1 体育专业证书社会认可度低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专业证书含金量不高,在获得证书过程中,培训内容和培训质量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高职学校还是体育专业学生都没有足够认识到体育专业证书的重要性,因此考核过程也不够规范。这就导致用人企业不认可体育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各种体育培训机构层出不穷,但人们对职业资格证书的概念比较模糊。体育专业证书社会认可度低,体育专业学生没有获得和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概念,导致高职院校无法顺利开展“1+X”教学模式,很多院校和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和获取过程敷衍了事,使体育专业证书失去应有的价值[2]。

2.2 体育专业学生对证书认识不够

有的学校为提升“1+X”教学模式效果,强制学生拥有两个或者多个专业证书才能毕业,学生为拿到毕业证书就一定会重视“1+X”教学模式,也希望通过专业证书可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社会。但有的院校没有强制要求,也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强调“1+X”模式的重要性,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将体育行业资格证书与体育教学进行充分融合,所以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并且体育课程教师也无法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知识,很多学生在体育专业学习时是茫然的,不知道应考取什么样的体育行业资格证书才能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并且有的企业不注重或者是不要求应聘人员具有职业资格证书,这些因素都导致“1+X”教学模式无法顺利推行,学生也就没法获得本专业以外的其他技能知识,这对体育专业学生日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3]。

2.3 师资力量无法满足“1+X”教学模式

“1+X”教学模式需要懂专业、又懂行业、又懂管理的强大师资队伍来进行教学,这对高职院校来讲是有难度的,高职院校内刚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居多,教师教学资历一般都比较浅,还有部分高职学校拥有非常丰富体育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但这些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这就使“1+X”教学模式无法顺利开展。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师往往缺乏体育行业或者是健身场所的实践工作经验,无法正确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缺乏对学生实践方面教导,虽然部分高职学校已经开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但缺乏实践理论方面知识,也无法在具体应用方面获得显著效果,这些弊端由来已久,绝非一朝一夕便可解决。因此,目前高职院校的“1+X”教学制度还需要完善师资力量,这是顺利开展教学改革工作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一批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都非常强的教师,这些教师还需要拥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正确引导体育专业学生健康发展。

2.4 国家未形成相关配套体系

体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是获得国家认可的,在《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也有证书制度体现,国家教育部也为推行“1+X”教育模式,颁发一系列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但体育专业“1+X”教学模式仍受到较大阻力。主要是国家并未形成配套的体育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虽然部分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推行“1+X”教育模式,但由于缺乏完整配套管理体系,导致学校没有应有的执行力度。所以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也需要加大对职业资格证书机构管理力度,从源头抓起,才能切实提升体育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从而吸引高职院校和学生主动获取体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对体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很多用人单位不注重体育方面资格证书也与体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高有很大关系,国家只有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为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设定统一标准,才能使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和学生共同重视体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使高职院校切实推行“1+X”教育模式,推动体育专业蓬勃发展[4]。

3 体育专业1+X教育模式发展建议

3.1 加强教育改革力度培养体育专业综合人才

体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是根据体育行业需求制定的统一考核标准,也是国家规范体育专业人才职业行为的做法,体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应作为体育专业人才判定标准,对人才发展起到促进和监督作用。体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应作为推动体育行业发展的基础,一定要切实加强体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使国家、高职院校、用人单位都能认识到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因此,一定要切实加强体育专业教学模式,注重将“1+X”教学模式深入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培养综合技能型人才,“1+X”主要是指培养多技能型人才,建立多技能证书制度也是促进人才发展的办法之一,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已无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培养多技能证书人才,才能保证高职院校不被社会所淘汰[5]。

3.2 加强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1+X”教学模式需要依赖实践技能练习,对于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讲,想要自身体育技能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需要大型运动场地和真实企业环境作为保障。还需要在实际锻炼中兼顾理论知识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应切实加强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帮助体育专业学生增加实际实习机会,校企合作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体育专业人才只有获得多技能证书才能提高就业几率,为日后工作发展奠定基石,俗话讲“技多不压身”,高职院校在为学生多技能发展不断努力,体育专业学生也不要辜负学校以及国家的良苦用心,积极向多方面技能发展,成长为优秀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3.3 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体育专业中实行“1+X”教育模式,对体育专任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及时了解体育行业最新发展现状,根本无法有效培养和引导学生向多技能方向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双师型”体育专任教师,将教师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作为评职称标准,不断培养“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需要定期聘请体育方面尖端人才,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也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家体育专业课题,成为体育教育行业优秀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在聘用体育专任教师时,要注重选拔多技能的优秀专任教师,为推动“1+X”教育模式奠定基础。

3.4 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高效办学机制

实践证明,在体育专业中采用“1+X”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为国家培养多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政府和企业间的互动合作,为培养多技能型人才共同努力。首先,政府一定要积极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还要转变企业发展理念,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参加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体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严格规范体育专业证书行业标准,增加体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使企业、学生都认可“1+X”培养模式,推动“1+X”教育模式的良性循环。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是需要多技能型人才的。因此,高职院校要严格要求体育专业学生获得至少两个专业技能证书,使新型人才可以全方面、多方位发展,从而促进“1+X”教学模式的落实。

4 结语

在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中实行“1+X”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1+X”教学模式,使体育专业健康蓬勃发展,为体育人才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证书院校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收录证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