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
——以茶文化为例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学生政治

杨 静

(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 64100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形式。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茶叶生产、食用等过程与中国儒家、道家等多种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巨大精神财富财富。陆羽茶艺中心将“茶圣”陆羽的茶思想概括为“美律、健康、养性、明伦”八字箴言,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中心思想一致[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传统茶文化,可以丰富大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其自觉成长,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传统茶文化内涵分析

中国茶的发展历史悠久,自“神农尝百草”开始,就已经有了关于茶的具体应用。在先秦时期,巴蜀一带就有着丰富而成熟的茶叶种植历史和经验[2]。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饮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化大众习惯,“茶”逐渐与我国传统道、儒、法家等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立文化内涵的茶文化体系。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更是将茶推向了具有精神追求和艺术高度的巅峰。随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东西方文化不断交流,“茶文化”逐渐走出我国,融入世界各地,形成了一系列独立的茶文化体系,比如英国、印度,都有截然不同于我国的茶文化。

“茶文化”并不是简单地种茶和单纯地饮茶,这些不能够完全涵盖“茶文化”。茶文化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这些物质前提,持续融入文化内涵在种植茶树、沏茶、饮茶的过程中形成独有的茶文化体系[3]。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有多层,是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的整体融合,所以其内涵极为丰富、完善。首先,茶文化的突出表现为“和”文化,是茶文化的核心内容,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不谋而合。首先,“和”是指人自我内心的“和”,追求的是自我心性的修养。借助于茶文化陶冶自身情操,追求平和的心态与气质。其次,“和”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茶来源于自然,因而茶文化中的“和”还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顺应自然、天人合一[4]。最后,“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和”,讲究的是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饮茶品茗,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以礼待人”、“和谐互助”的交往氛围。

其次,茶文化还与禅宗文化、儒家文化等其他文化相互融合而衍生出的文化。比如“礼”、“俭”、“和”、“静”“清、敬、怡、真”,勤俭朴素、宁静致远与和衷共济等理念。茶道文化已经融入了百家思想之精髓,其所倡导的理念与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密切结合,发挥相应积极作用。

2 中国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2.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转变思想政治课堂模式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也孕育着各异的茶文化,这些茶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素材,对高校学生极具吸引力与感染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以不同地域的茶文化为基础,结合专业特色,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融合。一方面,深挖区域茶文化特点并汲取其精神文化养料,创新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改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单一、模式固定的短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趣味性。比如在课堂设计中,可以设置茶艺表演、茶文化知识比赛等活动环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5]。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翻转课堂等形式,将以教师教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结合地方茶文化设置课堂学习目标。学生以学习目标为导向,收集茶文化相关资料,总结学习过程、结果,最终达到预定学习效果。通过学生讲述为主,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加深学生学习茶文化的机会。教师搭建桥梁,以翻转课堂为平台,以茶文化为媒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丰富课程内容,转变课堂模式又一创新的探索。

2.2 结合地方茶文化特色,增设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集中于面向学生党员,比如学生党员的“三会一课”、缅怀革命先烈、学生党建活动等。面向所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非常少,形式非常单一,学生参与率较小。以地方茶文化为突破口,整合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优势,开展以茶为主题的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积极鼓励高校学生亲身体验地域茶文化。一方面,既能增加面向普通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实践课程内容,扩大思想政治教育面;另一方面,将书本内容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寓教于乐,又能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带领学生去高校附近的茶厂体验采茶、制茶、品茶,在实践观摩过程中,亲身体验茶文化中蕴含的“和”文化,拉近大学生与民族文化、地理文化的距离。在实践过程中,习茶文化中的礼仪,提高个人修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内心的平衡、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达到自己与自己、自己与自然、自己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目标。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生观念,建立文化自信,提高思想政治修养,积极、健康、向上发展。

2.3 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宣传茶文化,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阵地,相对于课堂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贴近高校学生生活,从日常生活出发,以小见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网络阵地。21世纪是网络的世界,随着科技飞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带来的资讯爆发,为茶文化的宣传、学习带来了便利,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更是离不开网络阵地。高校应充分运用网络力量,以茶文化为引导,加强高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思想觉悟。相对于课堂这一重要教学阵地,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重要形式。一方面,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借助网络,开展茶文化相关的网络选修课,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茶文化选修课结合,以修学分的形式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一个接触茶文化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利用微信公众号、qq平台等推送茶文化美文、拍摄茶文化相关视频、举办茶文化网络知识比赛等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化为大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侵染式的教育更贴近高校学生的生活,更容易被接受,能够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3 中国传统茶文化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融合的价值

3.1 鼓励高校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将茶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堂、实践、日常思想政治管理的全方位教育,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增加文化自信。一方面,这是鼓励高校学生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扩大自身知识面;另一方面,学习传统文化能帮助高校大学全面认识自我,避免一味的被其他文化同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不断丰富高校学生的知识文化体系,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追求更高尚的人格品行,让我们的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有力、蓬勃向上。

3.2 丰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完善课程结构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比较固定、形式比较单一,将茶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活跃课堂,增强了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的趣味性和创新性,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传统课堂的枯燥性。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茶文化的价值内核中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和谐、爱国、友善等。将茶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能进一步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构,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与时代的发展、科技发展相结合,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将茶文化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让学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身养性的良好影响。

3.3 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开展茶文化教育,用传统茶文化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来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6]。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全球各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潮流文化、快餐文化等等国外文化的抨击,越来越淡出青年一代的视线。将茶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集中学校的集中优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高校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而且对高校学生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具有强烈的推动作用,提高思想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合了中华民族的谦逊、节俭、包容、文明等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丰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创新方式。这样既能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丰富高校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又能帮助高校学生增加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接触的机会、培养爱国情怀,帮助他们拓展视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茶文化高校学生政治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茶文化的“办案经”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