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品茶中品高职思政教育的创新办法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品茶茶道茶文化

戴 航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高职思政教育这门课程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帮助学生塑造美好人格而塑造的。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见,高职思政教育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高职思政教育课程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效果不佳,对学生身心成长的作用甚微。所以,高职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是势在必行的。近年来,我国特别推崇传统文化,并特别注重校园的传统文化学习。各学科也逐渐将传统文化元素引入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高职思政教育也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茶文化元素。中国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化功能十分强大。茶文化的主要形式是以采茶、泡茶、品茶。茶道精神以及茶文化的内涵都蕴含在这些形式之中。从品茶中品高职思政教育的创新办法就是要在品茶的过程中领悟茶道精神、感受茶文化,并利用茶文化来推进高职思政教育课堂创新。

1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多元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而且,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另外,网络上有许多负面信息,这些信息以及不良思想对青少年产生极强的毒害作用,这也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显得愈发艰难。

1.2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观念落后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大多数高职院校将学生今后的就业放在第一位,特别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的学习。高职思政教育反而被当成了副课,根本就不被重视。学校不重视的态度也直接导致高职思政教师不重视该课程的教学,敷衍了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也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使得高职思政教育课程别打入“冷宫”,整个课程变得毫无价值。

1.3 学生思想素质普遍较低

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素质普遍都比较低,令人堪忧。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网络的发达使得很多不健康信息很容易毒害学生的心灵。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尚未完全定型,极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不能明辨是非,思想很容易走偏。其次,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宠爱,容易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和感恩心,自我意识太强,不懂得如何跟别人友好相处。这也给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很大挑战。

1.4 高职思政教育教学落后

高职思政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校甚至是让别的科目的教师兼职上课,课堂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的心思要么不在课堂身上,要么听得昏昏欲睡,到了考试时,再临阵磨枪,死记硬背。可想而知,高职思政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就无法对学生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还有许多教师不懂得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来改进高职思政教育教学,使得高职思政教育教学总体看起来非常落后。

2 从品茶中学习茶文化、领悟茶道精神

中国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思想内涵极为深刻。人们正是通过泡茶、品茶等形式来学习茶文化,领悟茶道精神的。茶道精神魅力独特,其中蕴藏着深刻的哲学。总的来说,中国茶道以和、静、怡、真为“四谛”。另外,茶道也倡导“美、敬、谦、和”精神,这些精神都需要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慢慢领悟。

2.1 从品茶中领悟“和”的真谛

茶道精神的“和”,是茶道精神最为坚实的思想核心。“和”指的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在品茶的过程中,人们深刻地去体会“和”的深意,从而发展出豁达的心境,包容,理解,心境宽阔,力行中道。

2.2 从品茶中领悟“静”的真谛

茶道精神中的“静”,是人们在品茶过程中最能体悟的。唯有静下来,才能细细品味茶之香、茶之韵、茶之味。中国茶文化之所以历来和修身养性密不可分,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茶道精神中的“静”。俗话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也是现代人最缺乏的一种品德,现在的社会节奏非常快,人们的功利心太强,人人忙着争名夺利,整个社会非常浮躁,能够静下来的人非常少。然而,一个人如果要学有所成、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练就宁静之心,能静下心来学习,静下来心来处理事情,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

2.3 从品茶中领悟“怡”的真谛

茶道精神中的“怡”,指的是人们要懂得放松身心,获得一种身心享受,学会关爱自己,培养自己的健康的兴趣爱好,让自己愉悦、快乐。“怡”也是现代人们需要学习的。现在很多人不懂得如何放松自己,精神过于紧张,出现各种心理疾病,身体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虽然获得了名利,却也失掉了身心健康,往往得不偿失。要么,很多人通过各种不健康的兴趣爱好来放松自己,结果也无法获得一种愉悦的感受。茶道精神中的“怡”强调的是身心同时放松,身体健康,心情愉悦。通过茶的洗涤,整个身心的尘劳褪去,饮茶之人神清气爽,身心安泰,非常愉悦。

2.4 从品茶中领悟“真”的真谛

茶道精神中的“真”是一种终极追求。在最终极的层面,它强调的是人要永远有一颗本真之心,对人,对事,不因世间名利失去本心。同时,它也强调人们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应当勇于求真,不断探索,不断实践,追求真理,这一点特别适合学校的学生。

3 从品茶中品高职思政教育的创新办法

3.1 在思政教学过程中融入茶道精神

在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茶道精神巧妙融入教学中,利用茶道精神来滋养学生的身心,使学生的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高职思政教师一定要正确把握茶道精神的主旨,利用各种形式的茶艺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体会,遵照茶道精神的真谛帮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提升。例如,高职思政教育可以在思政教学中设计专门的茶道教学课,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一套茶具,同时播放一些饮茶的音乐,让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泡茶、饮茶、品茶的过程中。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深地去体会茶道精神的真谛,最后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通过这种具体的实践教学,学生便能逐渐领悟茶文化之美,懂得茶道精神的深刻含义,从而慢慢消除自己的浮躁情绪,纠正自己过于偏激的思想,懂得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并在学习之路上努力追求真知。

3.2 与生活实际相统一,利用茶文化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在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将生活同教学有机融为一体,使课堂生活化,有效激活课堂。那么,在学生的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融入茶道精神,便是进行思政教育的最为有效的方式。茶道是中国人的修身养性之道,内容博大精深。茶道中的“静”对学生非常有益,当学生静下心来饮茶时,便会感觉满室茶香,身心空灵,内心的烦恼一扫而空,获得一种宁静的愉悦之感。为此,高职思政教师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在校园生活中渗透茶道精神,定期组织学生在业余时间一起品茶,帮助学生洗涤身心浮躁之气,让学生在品茶的过程中安静下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成立茶文化相关的社团,像茶艺社、茶学社等多种社团组织,并定期组织各种茶文化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茶文化礼仪,学习茶道精神,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践行这种茶道精神。通过长期学习,茶道精神便会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滋养着学生的身心,祛除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气,帮助学生培养美好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3.3 利用现代技术在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教育也不例外。大部分高校都将网络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这对于利用茶文化推动高职思政教育的创新是非常有帮助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一定要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在教学中融入茶道精神的元素,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民族的各种礼仪,让学生知礼、懂礼。然而,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领悟茶文化的精髓。为此,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进行茶文化思政教学。平时,教师要多在网络上搜集各种茶文化知识,包括各种茶艺表演视频、茶艺表演大赛节目等等,然后结合具体的思政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这些茶文化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茶文化交流公众号,定期更新茶文化方面的文字或者视频,使学生能够在零碎时间学习茶文化,学习茶道精神,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一些茶艺方面的名家在网络上进行茶艺直播,使学生能够亲自感受名家风范,感受茶道精神。网络无处不在,思政教师要学会以网络为载体,时时渗透茶文化,处处融入茶道精神,久而久之,学生的身心便会在茶道精神的滋养下健康发展,有效屏蔽了各种负面思想的毒害。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在思政教育的教学方面进行创新,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随着传统文化走入校园,高职思政教育应当积极吸纳茶文化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来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充分利用茶道精神的道德教化功来滋养学生的身心,从而完成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品茶茶道茶文化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寻迹万里茶道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
茶文化的“办案经”
冬品茶梅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