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基层党建模式,探索服务茶区的组织方式

2020-12-22郭雅玲黄宇媚张华英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茶学茶乡教工

郭雅玲,黄宇媚,张华英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教工党支部,福州 350002)

茶产业是福建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产业链长,涉茶人口多,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来闽考察时就指出,福建要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为了适应福建省经济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茶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教工党支部立足学科优势特色,探索创新基层党建模式,确立了将支部建设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理念,“把基层党建建在学科上、建在创新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建在加快推动地方脱贫攻坚上、建在老百姓关注的钱袋子上”。10年来,该支部逐步探索出了校、地、农户“三级联创”的党建创新模式,并加以推广,取得初步成效。

1 探索服务基层组织方式的主要做法

1.1 发挥专家型党员队伍优势,助推地方产业发展

茶学教工党支部由13名党员组成,为茶学系教工比例的76%。其中,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福建省茶叶产业创新与推广岗位专家3名、中国茶叶学会各类专业委员会委员4名。支部党员中,行业领域专家占比63.6%,博硕士生导师占比54.5%,为专家型党员教师队伍。在福建农林大学承担的省23个扶贫发展县服务过程中,支部党员有4名承担任务,在茶叶开采前、加工中、加工后,各环节都有茶学老师到基层一线指导,共同破解难题,老师和茶乡人的互动成了一种约定俗成。

1.2 探索创建校、地、农户“三级联创”的党建模式

以支部共建为载体,进一步丰富基层党建内涵,2008年,支部首次与漳平市南洋乡党委、南洋乡水仙茶专业合作社支部以“三级联创”共建模式启动科研成果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三级联创”搭起了农村青年与专家直通学习科技知识的桥梁。由于在合作社里有了党组织,茶学专业大学生将暑期三下乡活动纳入支部共建,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创新了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方式。从漳平南洋水仙茶专业合作社支部开始,茶学教工支部先后与武平桃溪镇新礤村支部、年年春茶产业支部、福州安溪茶协会支部、天心村党支部等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探索出了高校党建与农村党建结对共建的有效实践途径,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共建双赢”的目的,进一步丰富了基层党建内涵。

1.3 以支部立项活动为载体,实施帮扶脱贫

历经10年,茶学教工支部以“支部立项”为载体,先后探索实施了《支部牵手结对子,平台识茶讲科学(2008-2010年)》、《茶乡支部对接共建,推进创新务实培优(2010-2012年)》、《茶区支部对接共建,推进师生支部培优(2012-2014年)》、《茶学产业支部平台特色研究与实践(2014-2016年)》、《党支部携手建立原中央苏区的茶乡服务观测站研究(2016-2018年)》等一系列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合格党员,服务茶产业发展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支部立项活动。

以支部立项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创新党建形式和内容,逐渐形成了可研可续可联的专题式立项活动品牌,并与国家发展、乡村振兴同行,实施帮扶脱贫,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在全省偏远山区、老区、茶叶转型集中区等开展支部对接活动,针对老区、偏远山区,配合当地主管部门,开展科技入户,技术示范,培育产业一线人才,推进茶区建设获得成效。支部先后获得省教育工委“支部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奖3项。

1.4 以党建创新带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加快校地人才培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支部通过立项活动实施带动支部共建,带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以解决茶乡农户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目标,直接面向茶农进行技术指导,培育茶乡能手;通过联络龙头企业,建立学习型支部实践平台,带动大学生到八马茶业、春伦茶业、武夷星茶业、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等茶产区学习交流,提升大学生实践技能;组织产区农户骨干到校学习,培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一线农户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而有效推动校地人才的培养。

此外,支部注重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指导茶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连续2届获得团体赛一等奖;参加海青节茶叶技能赛获得一等奖3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2017年,以党员学生为骨干的茶艺队先后应邀赴京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福建省委实践”宣介会和“人才福建周”主题活动。

2 实施成效分析

2.1 做好首个对接支部的科技服务,及时解决生产难题,带动茶乡经济发展

在支部结对帮扶过程中,围绕茶乡面临的问题和农民合作社组建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支部党员专家带领学生发挥智库作用,帮助推行“水仙茶”标准化生产,推进了“水仙茶”进入中国驰名商标行列,帮助南洋乡水仙茶合作社人均收入增长4760元。目前,该乡茶园发展到3万亩,年茶产量由300吨发展到800吨,产值突破亿元。《福建日报》、人民网等10余家媒体多次报道支部助推产业发展事迹。

2.2 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两地党员互动互联,在茶产业帮扶中锤炼党性

支部共建促进了高校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茶学教工支部获得2016年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两名党员在2015年、2016年分别获得学校优秀党员称号;两名党员在20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女茶叶科技工作者;一名党员获2016校教书育人楷模;一名博士党员于2016年被省委组织部选派到武平县桃溪镇挂职副镇长;一名博士党员刚参加工作就主持2016年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党员教师有4名;获省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市县科技奖的党员教师多名。在南洋乡也涌现多名优秀人才,一名茶农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一名技术干部获得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南洋乡农技站建立了全国科普站。

支部党员在实施结对共建、产业帮扶的过程中进一步锤炼了党性,更从思想上行动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有用,强化四个意识,立德树人,学农强农。

3 创新基层党建模式服务三农的经验与启示

茶学教工党支部长期以来把探索更好发挥专业优势,助推地方经济建设作为该支部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以支部立项活动的形式加以凝炼推广,成效显著。一是把技术培训与技术咨询有机结合。每年都面向乡村、茶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二是把科研对接与评审指导相结合。发挥学科与科研优势,把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运用到茶产业发展上,提高茶叶品质技术含量和层次,通过指导产业人才参与各类斗茶竞赛,促进茶叶人才持续提升再学习能力,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三是把产业发展与学生成才紧密结合,通过引导大学生走进茶区、走进茶企、走进茶农,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通过探索校地“三级联创”,创新基层党建模式的实践,特别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支部党员在十九大精神鼓舞下,积极作为。在新征程上,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助力生态强茶、科技强茶,推进茶产业发展可持续,茶山环境资源可持续,茶乡社会可持续发展继续奋斗。每位党员都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始终秉承优良的品格,坚守信念、牢记宗旨,做有信仰、有尊严、有作为的人民教师和科技工作者。

猜你喜欢

茶学茶乡教工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茶乡的夜
城乡统筹视角下茶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请到布依茶乡来
余海燕:茶乡飞出的“领头雁”
高等农林卓越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探讨
中国的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