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探讨

2020-12-22李玲婷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融合

李玲婷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茶文化作为强调思想内涵的传统文化内容,要想体会茶文化的精髓,需要保持清醒的认知思路,并且达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茶文化元素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存在一定的契合性。为了解决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问题,找到适当的路径实现茶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创新尝试。

1 茶文化融入高职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与常规专业教育的融合是现代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这不仅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有利于改善高职院校目前的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具体来说,茶文化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意义。

1.1 丰富思政类课程教学的内容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内容丰富性和内涵深刻性都非常强的一种文化类型,其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能够从基本内容的角度实现这类课程实际内容的丰富。传统模式背景下,思政类课程教学的内容具有理论性强、课程学习总任务重的特点[1]。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主观上对于这部分课程内容的学习缺乏积极性的问题。当茶文化作为一种新的元素融入常规的思政类课程教学内容中去时,理论性和刻板性较强的思政理论课程在教学时就可以寻找与茶文化相契合的切入点,这会使得学生在理解思政类课程的内涵时可以从茶文化这种带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角度去进行理解,这使得思政类课程的内容本身得到了丰富。

1.2 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内涵的深刻性。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中的多个方面都存在内在联系,也就是说,传统文化与多种专业教育的融合都具备可行性。当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传统文化,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与日常课程教学内容结合的背景下得到了传播和普及[2]。这对于长期的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工作来说,也是一个有效的实现路径。且结合专业教学内容融合传统文化进行讲解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意识到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意义。

1.3 为思政类课程教学提供实践支撑

上文已经提到,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性强,且理论学习量相对较大,但理论学习中要想对理论内容进行充分地理解,就需要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支撑。当茶文化元素与思政课程教学实现融合后,教师就可以积极寻找茶文化与思政类课程在思想内容和精神内涵上的相似点。将部分思政课程中的思想教育内容与茶文化的内涵进行结合分析和阐述,使学生对思政类课程的学习价值有一个更为深刻地认知[3]。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思政课程的学习过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了茶文化这种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文化元素的融合,也有助于学生对思政类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

2 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2.1 思想内涵的统一性

茶文化的核心内涵中,仁、义、礼、智、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思想道德层面上来说,这五个方面得要求也是对人伦道德的要求。可见,无论是思想道德教育还是传统的茶文化,其所强调的本质性内容存在高度一致性。

2.2 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性

在茶文化的内涵中,独立精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从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上来看,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和独立性也是高职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只有学生具备了独立自主进行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其个人的综合素质才能够达到有效提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茶文化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3 现阶段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3.1 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个人基础文化素质水平处在较低的层次,其自身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就缺乏明确的认知。且由于高职院校客观上的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对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资源也缺乏有效地支持,教师主观上对于这部分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显示出不足。目前的思政课程教学,仍然严格按照传统教学的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在开展教学,实际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

3.2 教师的教学开展能力有限

思政类课程作为思想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教育课程,其本身的教育实施难度就比较大。因此,要想取得积极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准[4]。二是教师结合实际实施思政教育的引导能力。但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观察,可见高职院校教师的自身思想道德水准和认知能力存在问题,不仅常规的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受到影响。本文提到的茶文化元素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教学在具体实践中的难度则更大。

4 茶文化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路径

4.1 更新教学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资源

茶文化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意味着茶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传统文化内容要与常规的思政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融合。从常规思政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角度分析,意味着茶文化要成为思政类课程中的一部分新内容[5]。且从茶文化本身的角度观察,可知茶文化在文化内容体系和内涵上也是相对比较丰富的。要想实现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就需要结合实际对茶文化内涵与思政课程内涵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找到两者结合教学的有效切入点,并且利用“大思政”背景下的便利教学条件,从学校教学资源的宏观角度观察分析,尽可能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茶文化元素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教学。例如,教师可将茶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选修课程融入到思政类课程的内容体系中,并且在常规的思政课程教学中涉及一部分茶文化这一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思政课程中茶文化的涉及能够激发学生主动选修茶文化课程的积极性。用自然的方式将茶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融合。

4.2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水平

虽然教师是作为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和传授者的角色存在的,但无论是茶文化的普及和宣传,还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教师来说也属于需要学习的内容。因此,教师可分别从自身素质水平的提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两个角度入手提升自身的融合教学能力,适应茶文化常规思政课程教学融合的要求,积极学习茶文化的丰富内容和精髓,并且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找到常规思政课程教学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或参加专业的培训教育的方式提升个人在专业课程教学能力方面的水平,并且同步学习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力求满足思政课程与茶文化元素融合的教学要求。

4.3 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这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指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应当积极从实践学习的角度出发,将茶文化的理论知识结合思政教育的思想道德认知要求组织开展实践教学。例如,教师可以以茶文化的内容为实践活动的主题,将品茶活动与思想交流作为实践活动开展的两方面重要元素进行融合。通过品茶活动的开展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氛围,并且依托品茶的过程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再结合学生思想道德认知中存在具体问题为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从而发挥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品茶活动中的思想状态和氛围营造也能够让学生反思思想道德教育中相关问题的深刻含义,达到通过茶文化的渗透体会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帮助的效果[6]。

4.4 重视教学评价工作

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不仅是为了检验学生思政教育和茶文化知识宣传普及的效果,更是为了未来的思政教育开展找到正确的方向。在传统模式下,思政类课程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教学在实际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大部分评价工作都是依托理论知识考核的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和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效果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观察和评价。因此,在未来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应当意识到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丰富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并且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一方面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宣传效果提供思想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更准确地掌握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效果。

5 结束语

总的来讲,茶文化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具有显著的适宜性,教师应当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茶文化元素与思政类课程教学的融合切入点,通过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学评价的方式优化融合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融合》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