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茶文化在日语课程中的渗透式教学研究

2020-12-22尹如爱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日语茶文化课程

尹如爱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中日两国在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所以培养合格的日语专业人才对延伸中日两国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茶的故乡,更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日本在引入中国各种茶饮品以后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茶文化,虽然日本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两国之间的茶文化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中日两国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纯粹的日语语言教学在我国已经开展很多年,但新形势下对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的新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也要求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日本的社会文化,具备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日语教学工作中这部分内容开展得并不理想,虽然在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中日贸易越来越深入的背景下,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队伍越来越庞大,但是日语教学质量却并没有明显提升,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语并不是中国学生的母语,而且在中学时代学生主要接触的是英语,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日语是第二外语,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的日语水平就是“零基础”,为了打破这种日语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准确找到一种日语教学媒介,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以及日本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扮演好这个角色,日语课程中融入中日茶文化也可以促进中日茶文化健康发展。

1 中日茶文化在日语课程中渗透的可行性

通过学习日语课程可以发现,很多日文汉字与中文的汉子高度重叠,甚至连基本的含义都大致相同。当然,很多的日语汉字虽然与中文汉字写法相似,但是含义却天壤之别。所以这就要求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时要有对比学习的意识和观念,以汉语课程为依托,不断摸索学习日语课程的技巧。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传承和发展中国茶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而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和民族复兴的希望,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弘扬中国茶文化,让这些以传承数千年之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发展下去,为其赋予更多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当然,要想将中日茶文化渗透到日语课程中就必须研究可行性。日本人为之骄傲的茶道文化,融入了日本最高的美学、宗教、文化的元素。在20世纪末,也曾经代表着整个东方享誉世界。中国茶文化历经千百年的演变和发展,早就融入到了中国人的生命里。从本质上来讲,日语课程与英语课程相似,都是先从语法、词汇等方面入手,通过一点一滴地传授最终将日语语言精华教给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就是实践应用,也就是置身于相应的语言环境中,但是很明显国内日语教学条件明显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所以我们只能退而求次,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寻找一种语言学习媒介来优化日语学习条件,激发学生课堂听课、学习兴趣。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的茶文化最早就从唐朝开始传输日本,而中国茶文化在漂洋过海来到日本本土以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茶文化的本质。要想夯实学生的日语知识基础,任课教师除了要把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更应该让学生深入学习日语语言文化产生和发展背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日语的自信心。传统的日语课程内容比较枯燥无味,而且很多内容过于正式,所以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饮茶是很多大学生的日常习惯,所以这就为中日茶文化融入到日语课程当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中日茶文化具有很多的异同点,这就为那些对中日茶文化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平台。也就是说,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中日茶文化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实用而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将中日茶文化渗透到日语课程中是切实可行的。

2 目前日语课程教学的现状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国际型人才是社会对当前高等教育教学领域提出的基本要求。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大学生,其必须要有更长远的发展目标,掌握好外语有助于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自高校扩招政策落实以来,中国大学生数量呈“爆炸式”增长趋势,这在为社会各领域输送大批量人才的同时,也让青年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而与中国就业市场相比,国外就业市场就要“温和”一些。这就意味着中国青年大学生完全可以走出国门到国外寻求发展,或者到国内一些外企就业。但众所周知,要想到国外或者一些待遇比较好的外企找工作,首先应该解决语言交流障碍。日语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其已经成为中日两国更加紧密合作的强有力保证。因此,做好日语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很多高等院校达成的共识。然而,由于我国日语课程教学工作起步较晚,尤其是在过去高等院校的第二语言教学主要围绕英语进行,所以日语课程教学工作不尽人意,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缺乏专业素养高的日语课程授课教师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日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日语课程教学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招聘教师时对师资力量定位不准、门槛较低,导致高等院校现有的日语课程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对后续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从本质上来讲,教师不仅承担着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就是说要通过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环节。我们知道,与中学教育环境相比,大学教育环境更自由、更开放,这种教育环境虽然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但是却为让很大一部分学生产生了惰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及时帮助学生消除不文明的学习习惯,而不能对学生上课现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日语课程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课堂听课兴趣。但很多日语课程授课教师专业素养不足,每节课都是“照本宣读”,在课堂上给学生念课件,这就会打击了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2.2 中日茶文化等文化元素未能有效渗透到日语课程教学环节

无论是中国茶文化还是日本茶文化,其都是依托于茶饮品而存在的无形财富。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下,培养精通汉语和日语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一种教育趋势。但是,与专业文化课程教学不同,日语课程等语言类课程教学,必须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中日茶文化就可以充当日语课程教学的桥梁,能够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知识效率的“催化剂”。但是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在开展日语课程教学工作时并没有将中日茶文化等文化元素渗透到日语课程教学环节,所以这就意味着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学习一些枯燥的基础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2.3 教学方式老套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国内日语课程教学仍然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对后续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出现打破了“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而且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传统的多媒体线下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更是为构建线上教学平台创造了条件。然而,当前日语课程授课教师仍然习惯采用传统的线下多媒体教学方式,缺乏打造慕课、微课等线上教学平台的意识。教学方式老套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听课兴趣,所以,要想提高日语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打造“线上+线下”教学平台,尽可能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一些文化元素,以提高课堂效率。

3 中日茶文化在日语课程中的渗透路径

将中日茶文化渗透到日语课程中不仅可以增加传统日语课程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日茶文化,从而进一步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将中国茶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当然,要想最大程度上地发挥出中日茶文化在日语课程中的渗透作用,就必须讲究方法和策略,既要注重对渗透方式的选择,同时还要加强日语课程授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软实力”和“硬实力”,给学生提供更优越的日语学习条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1 深入研究中日茶文化差异性

日本茶文化最早来源于中国,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并没有脱离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中国教师和学生对中国茶文化往往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却并不真正了解日本茶文化。学习日本茶文化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中日茶文化差异性的认识,而且还对日语课程教学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无论是日语课程授课教师还是学生,其都应该明白深入研究中日茶文化差异性对日语课程教学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中日茶文化,并将一些比较好的中日茶文化内容上传到云班课等平台上,方便学生下载学习;其次,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方面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日语学习效率也是非常有效的。只有了解到中日茶文化的差异性,学生才能够以中国茶文化为跳板去了解日本茶文化,进而掌握学习日语知识的技巧。

3.2 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及教学能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仅符合广大学生群体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提高日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他们作为提供日语课程教学服务的主体,必须要有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夯实的专业文化知识功底。渗透中日茶文化是日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打破传统教育局限性的基本要求。学校要加强对日语课程授课教师的培养培训,并要求他们利用好数字化资源自主学习,不断加强对中日茶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做好准备。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将“活到老学到老”当成是座右铭,激发学生学习中日茶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3.3 加强对中日茶文化的宣传

在唐代茶文化的繁荣期,通过传播中国文化的僧人们将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日本结合禅宗和本国文化传统,完成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改造。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日两国是隔海相望的近邻,已有两千多年的交流史。唐代、宋代和明末,是中国茶文化向日本传播的重要历史时期。加强对中日茶文化的宣传不仅可以帮助师生更全面而细致地了解中日茶文化,而且还能够将茶文化更好地发展下去,也可以为中日加强茶文化交流活动奠定基础。对于学生而言,日语水平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学习中日茶文化对学习日语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向学生介绍中日茶文化方面的知识,从而避免教师在将中日茶文化渗透到日语课程教学中时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压力。

猜你喜欢

日语茶文化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茶文化的“办案经”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