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荷花茶宴

2020-12-22程艳斐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莲心荷花

程艳斐

(漳州科技学院,福建漳州 363200)

1 荷花茶宴的文化背景

茶宴兴起于我国唐代时期,是文人墨客一种茶事活动方式,典型者如钱起《与赵莒茶宴》、鲍君徽《东亭茶宴》之记载,茶宴非常注重饮茶环境的舒适天然,在品饮美妙茶汤之外,“极视听之娱”,将品饮茶与整个时空的诸多美好信息综合体验,形成身心的闲适与愉悦。“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净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这是钱起笔下一次美好的茶宴,于夏日的竹林下,与朋友享受了品紫笋茶之乐。那种物我相与、超脱世俗的心境,是于大自然中的茶宴所带来的独特况味。《东亭茶宴》的记载也非常生动:“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诗中未直接提及饮茶,却能从“坐久此中无限兴”中,体会到清饮所带来的神思爽朗、意兴飞扬,以及茶宴所处环境带来的山水之趣、生态之美、人文之乐。茶宴之“宴”,乃是安宁、闲适。在茶文化各种形态都趋于成熟的唐代,茶宴成为文人墨客体验生活艺术的重要方式,以饮茶为媒介,融入文人对生命与艺术的感悟,将各种协调的美学现象融合成为一场独特的“茶宴”,其中的艺术水准与审美高度,实在令人赞叹。

荷花是起源于中国的的一种水生植物,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不止外形美好,生长环境特殊,而且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全身是宝。可观可食可医,让荷花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在漫长的历史里,留下了无数对荷花的赞美文章与诗作,人们爱荷花的品性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荷花的外形美好耐看,称为“仙子”,有遗世之姿容,令人流连忘返。爱荷花的风味清雅,莲藕、莲子、莲芯、荷叶,都与很多地方的传统美食与日常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今日依然兴盛不衰。荷花之可爱,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从乐府到明清笔记小说,无数文人留下了对荷花最深情的咏叹。荷花与佛教之缘,更是成为圣洁与智慧的化身。经典与永恒之美,艺术与生活共存,都在荷花的文化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荷花与茶的结缘,亦是一种必然。正如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总会在某个特定的时空遇见一样,荷花与茶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上,都有极大的共通之处。其清其雅,其美其善,都使得荷花与茶有如知音,赏荷品茶已是君子之交,更有荷花入茶,彼此生命融合,茶的巨大吸附力,将荷香深深融入了茶里,二者的融合出现了新生,名为荷花茶(亦称莲花茶)。明代顾元庆在《云林遗事》一书中,即详细记载了荷花茶的制作过程:“莲花茶,就池沼中于早饭前日初出时,择取莲花蕊略绽者,以手指拨开,入茶满其中,用麻丝缚扎定,经一宿。次早连花摘之,取茶纸包晒。如此三次,锡罐盛贮,扎口收藏。”这是等到夏天,荷花要开放的最佳时间,将茶与生长中的荷花蕊融合一天一夜,然后连花一起采下进行日晒,干后将茶取出,再放进新的莲蕊,如此反复三次,晒干了将茶收藏起来。这茶在泡时,应是满满的荷香。这样的做法毕竟很费时费力,在清代,另有比较简单的荷花茶做法,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下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将茶放入池中荷花里,只要一夜,第二天清晨就可以享受到最新鲜的荷花茶了。散茶的出现,给花茶巨大的发展空间,而花与茶皆雅,又契合了文人的秉性,荷花茶可谓是雅致文化的精髓了。

2 现代荷花茶宴的构成要素

在茶文化欣欣向荣的当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茶人们努力在践行的重要理念。其中,在天福茶博物院,李素贞院长为首的茶艺老师们,以荷花茶的文化为载体,创作了系统而完整的“荷花茶宴”,在荷花盛开的夏季,于天福茶博物院定期向社会爱茶人士举办荷花茶宴,极具体验感的茶宴流程,丰富流畅的茶宴内容,每每座无虚席。从荷花茶的制作、到茶宴内容的丰富、茶宴流程的设计,呈现了荷花与茶的深层契合,既传承了历史上荷花茶的雅趣,又表现出现代人生活的清简追求。

2.1 荷花茶

荷花茶宴的灵魂,是荷花茶本身。时代的变迁,现代人也无须刻意模仿古人的做法,然而荷花与茶的融合是必然的。天福茶博物院的明湖中,栽种了不少可食用的荷花。每年夏季,正是荷花应时开放的时候。明代人的做法,得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并且得保证天气的晴好,荷花茶的量也有限。清代人的做法,隔夜即品饮,茶量更有限。天福茶博物院的老师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既能让茶与花融合,还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泡饮需要,而且有一定的产量。他们在晴天,荷花苞欲开未开时,采下荷苞,以手指慢慢拨开花瓣直到看见花芯,将适量的清香型高山乌龙茶放入其中,再把荷苞整理好紧闭,以食品保鲜膜将荷苞完整包起来,再装进茶叶专用铝箔袋,封口后,放入冰箱冷藏二十四小时,之后将其转入冷冻,随时均可取出泡饮。采的即将开放的荷花,是香气比较浓郁的状态,经过冰箱的冷藏,茶叶能吸收荷花的香气,此后一起进入冷冻,不再分开,荷花与茶真正相融相合。

2.2 荷花茶泡法

为了呈现荷花茶的雅趣,博物院的老师们设计了大碗泡法,并且是荷花与茶同时浸泡。与古时仅用茶叶有别。青瓷荷花大碗,足够荷花与茶叶在水中舒展,如同荷花绽放于水面的形态。冷冻状态下的荷花苞,保持着荷花新鲜的颜色和姿态,将荷花在碗中放好,以沸水缓缓注入,荷花与茶逐渐融入水中,舒展开来,借助竹茶夹,将荷花瓣依次梳理整齐,荷花绽放,高山乌龙也舒展了,茶汤呈现出浅翡翠的质感,以茶杓分茶,依次盛入青瓷杯中,再传与客人品饮。品完第一道后,再注入适量的沸水,将茶碗传至席上,由客人自行取饮,此时可以观赏碗中茶与荷花之美,再品尝茶汤,别有一番风味。

2.3 荷花茶宴的特有内容

荷花茶宴的结构,是丰富的荷花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作为茶宴的方式,品饮荷花茶是主体,但还有特别的增进茶会氛围的内容。一是品茗时空的选择与营造。于荷花池畔,平整的草地上,铺设蔺草席,以矮桌和蒲团,构成席地围坐式的户外茶席,简约又不失隆重,意在营造一种人与自然最契合的融入方式,人、荷花、茶,自然地连结,心心相印。茶宴的时间,因为赏荷的季节特性,夏日里一般选择在傍晚,阳光渐弱,微风渐起,鸟儿归巢,池中荷风摇动,带来阵阵清香,彼时是大自然予人在视听与身心感受最闲适的一个时段。

二是品饮广义的“荷花茶”。除了上文所述以荷花入茶之茶宴主体,在茶宴中还有另一重要的茶——莲心茶。莲心为莲子之心,味觉清苦,闻来清香,有清心的独特功效,为药食同源的一种饮品。莲心外形俊美,以玻璃壶具沏泡,泡出的莲心茶汤色翠中带绿,莲心颗颗立于水中,赏心悦目。品完荷花茶,再来一杯略带清苦的莲心茶,乃是夏日里的清凉剂。

三是茶食。将上等莲子去心后蒸熟,装入精巧的碟子中,搭配小勺子,一人一份。纯莲子的口感清甜带糯,入口即化,与莲心茶的清苦相映,调动味觉的诸多感受,五六颗莲子,细细品味,恰到好处,再将碟中的汁液入口,更是回味无穷。

另有更别致的茶食,是茶宴中真正的助兴者,是炸鲜荷花瓣与鲜茶叶,将可实用的新鲜荷花瓣与新鲜茶芽叶,蘸米浆之后,油炸至酥脆,即食。炸出后蓬松的荷花瓣与茶叶,洁白的米浆呈半透明状,衬出荷瓣的粉白与茶叶的翠绿,香气清爽,装进大瓷盘中,在茶宴结束前,端上茶席,请宾客即时品尝。

2.4 荷花茶宴的流程与礼仪

一场茶宴的举办中,于细微处呈现着文化的动人,其准备、流程的安排,无不体现着对宾客、对器物、对茶、对天地的敬重与珍视。

2.4.1 茶宴前,宾客按照主办方的公告,报名参与,或者收到主办方的邀请后,确定参与,注意茶宴举办的准确时间、地点,提前做好与会准备,如准备较宽松得体的服装,应情应景。人数的确定也是茶宴顺利举办的重要前提。

2.4.2 提前十五分钟到达茶宴的位置,放置好个人物品,熟悉环境,轻松入席。人数较多时,依次列坐矮桌两侧。

2.4.3 茶师入场,茶会正式开始。

2.4.4 泡荷花乌龙茶,分茶后,手手相传茶杯,共同品饮第一道。续水后,手手相传茶碗,各自取饮。

2.4.5 泡莲心茶。在两只玻璃壶中泡好后,分左右依次传递茶壶,宾客各自取饮。

2.4.6 奉第一道茶食——莲子。以小蝶放奉茶盘上,茶师分左右依次传递,宾客各自取下一份,一起品尝,之后将碟子放回茶盘,传回茶师处。

2.4.7 奉第二道茶食——荷花酥与茶叶酥,以大盘呈上,手手相传取食。传递纸巾各自取用并收起。

2.4.8 收杯,宾客自行将茶杯放至奉茶盘,依次传回茶师处。席面整洁、有序如初。

2.4.9 略坐,赏池中荷、听林中鸟,迎晚来风,一支悠扬的曲子,带来身心的安适,回味茶宴之荷香茶韵。

2.4.10 起身向茶师行礼致谢,茶宴结束。

从品尝荷花茶,观赏荷塘中的荷景,到茶碗中的荷花与茶一起舒展绽放,再到食荷花,把荷花茶宴的内容无限丰富,将日常的审美与艺术的体验有机结合,是真实不虚的“荷花茶宴”。

3 荷花茶宴的启示

茶宴的兴起,是群体性饮茶生活的普及的一种表现,也使原本单纯的饮茶活动变成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它是茶融入生活之中又被再次提炼与升华出来,形成相对比较稳固又系统的茶事活动形式。因为文人生活的细腻,以及其对自然的向往,茶宴便更有了以自然界为活动空间的特点,并结合四季变迁,与大自然不同季节的物候有了直接的主题融合。品茶、赏景、文化交流,构成了诗意盎然的独特文化活动,茶助清思,景生诗情,茶宴之独特功能也应运而生,催发了人们的美感体验,留下了千古佳话与名篇佳作。

荷花茶宴,是人们顺应了季节的流动,自觉而且有规律地丰富茶事生活的成果。荷花茶的制作,延伸了茶的内涵,宜茶之花,赋予茶独特的生命价值,其他如腊梅花、桂花、茉莉花等,增进了品茶的乐趣。而以完整的荷花饮食文化与荷花美学融入饮茶的过程,既诠释了古人所谓“物尽其用”,更充分体现了文化活动的“充实”。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在天福茶博物院的夏季荷花茶宴里,每一个环节的每一种荷花物态文化的应用,都不是简单随意的添加,而是精心准备与自然的融合,让参加茶宴的人们,在秩序井然、风光和美的饮茶过程中,体验到造物独予的自然之美,与智慧所聚的人文之趣。

荷花之高洁与纯净的品德,其奉献所有造福人类的无私精神,和历百千劫而终于馨香四溢口味醇美的茶相遇相融,让人们在品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真善美;也在有限时空里,在了无挂碍的面对面之中,学习着珍惜、包容、和感恩。天福茶博物院的荷花茶宴既是对传统荷花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现代高品位茶事活动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荷花如此,在中国浩瀚的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与茶相契合的文化形态,在茶事活动备受人们推崇的当今,值得静心钻研与精心规划,有创意且有内涵和底蕴的茶事活动当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莲心荷花
为什么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莲心宝宝有话说
莲心宝宝有话说
莲心宝宝有话说
莲心宝宝有话说
荷花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夏天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