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绽放精彩

2020-12-21周红梅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氛围语言艺术师生关系

周红梅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促使学生“乐学”“善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抓住学生的知识起点,精心设计课程,巧用激励性评价,让课堂成为孩子去“冒险”、去探究的主阵地。

【关键词】教学氛围;师生关系;语言艺术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学生的主战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会让孩子“乐学”“善学”,学生只有在轻松、愉悦、充满冒险、开动思维的学习氛围中才能主动去获取知识,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适合学生的学习呢?这是每一个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应该在课堂中起着融洽教学气氛,创设学习氛围的作用。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会让孩子的学习充满自信而毫无压力感,在放松的学习状态下,学生才敢说、敢做、敢于动手与动脑,才会真正地喜欢学习,爱上学习。这就需要师生间亲和的关系,也需要课堂中教师善于应用语言魅力。

(一)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首要条件。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作为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不但是知识的引导者,更应该是孩子亲密的伙伴、信赖的朋友,有困难时可以得到帮助的大姐姐(大哥哥)。要多与孩子们接触、沟通,了解他们心中的所需所想,弯下腰和他们平等相处,才能建立起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此为前提,孩子们对老师才没有那么的畏惧,课堂学习中才会出现敢于直抒己见,敢于质疑问难的良好状况。例如,刚进入学校学习的一年级小朋友,对老师是很畏惧的,家长们在孩子入学前也喜欢逗他们说老师有多么的严厉,从而让他们在课堂上胆小,害怕发言,课堂中要么死气沉沉,要么就是不听讲,闹翻天,和老师也不亲密。为了在孩子心中增加自己的亲和力,改变这种局面,下课后,我和他们玩起了“对口令”“开火车”“谁是大力士”等游戏,也充当他们活动中的协调者和及时补充人员,并帮助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结果不出一个月,效果显著,孩子们很快和我亲近起来了。

(二)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都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就像是这堂课的灵魂,会深深地抓住孩子的心。教师夸张的语气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充满悬疑的语气又会调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激励的语气会让学生的小脸涨得通红,下定决心勇攀知识的高峰,对知识的未知领域一探究竟。在语言艺术的作用下,孩子不但会被你春风化雨般的语气所打动,更会产生高昂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课堂也会在更加热情而活跃的氛围中得到良性调整。

二、做好课程设计是根本

课程设计的好与坏,将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所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是课堂教学的根本。

(一)做好知识前测,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学生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孩子之间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他们的知识起点不同,兴趣爱好也会不同,为了防止课堂教学内容的起点过低或过高的现象发生,对学生进行知识前测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我在执教《口算乘法》一课时,就对孩子进行了前测,发现教材中的例题1,整十数乘一位数全班90%的孩子都会做,如何按照教材例题1教完,再学习例题2的方式进行教学,势必起点过低,孩子学习起来没有兴趣,于是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把例题1放在了新课的复习部分,既起到了知識承上启下的迁移作用,也让班里那剩下的10%的孩子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新课直接进入例题2的教学,并适度进行了拓展。一堂课下来,上课的、听课的都意犹未尽,这都该归功于课前的前测对孩子学习起点的把握。

(二)善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早已不满足于苍白无趣的讲解式教学,他们需要多元、多感官的教学活动,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巧妙运用,有利于学生的参与、投入和思考。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白板教学,就是一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就拿低年级学生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时来讲,学生在学习了算理后,最重要的过程就是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训练,而这一练习过程又特别枯燥,孩子多练习几次后就没有兴趣。如果把单纯的口算练习用希沃白板来呈现会起到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我们可以利用软件为学生设计打气球、降落伞等竞赛类游戏,也可以设计导弹、吐泡泡等连线比赛等方式进行练习,游戏中形象的配音、美观的动画、带有童趣的音乐,无不牵动着孩子的心,大家玩得乐此不疲,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开开心心地熟练掌握了口算,效果非常好。

三、巧用激励性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要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是关键。

(一)孩子的自信心,需要激励性评价

孩子的自信心往往是被教师脸上的笑容、鼓励的眼神、温暖的一句话激发出来的。你给予他们的爱意和赏识,都会化为学习的动力激励他们前行。因此,怎样让你的激励恰当而真诚就很重要。例如,我们可以设立激励机制,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开展自评、组评、师评等打分活动,也可以采用盖印章、加优等形式进行。其实,评价的方式只是手段,关键在于要有公平性、竞争性,又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赏识,同学们对他们的认可,从而成为他们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巧用激励性评价,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会让孩子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果对所学知识兴趣平平甚至丧失兴趣,都会使教学目标无法顺利达成。这就需要教师能巧妙运用激励性评价,为孩子创设多姿的情感体验。教师应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找出学生稍瞬即逝的闪光点,并及时、公正、心诚意切给予评价,定能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黄爱华老师在《黄爱华与活的数学课堂》一书中曾举过一例:教学“1的认识”时,提出问题:同学们,图上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一栋房子、一个老师、一个小朋友……”学生们回答。突然有个孩子冒出一句:“还有一条凳子呢!”大家哄堂大笑。老师问同学们笑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乱说,图上没有凳子呀!”然而老师却马上表扬了那位孩子:“多好的思维啊!他的想象力真丰富!同学们都应该向他学习。”打那以后,学生们的思维活了起来,开出了许多奇思妙想的花,进取心得到激发,成功的体验更加丰富。如果当时教师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创新火花,采用“一棍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孩子创新思维的火花可能就此泯灭,所以,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一定要突出在“巧”字上。

教育需要用心、用爱去浇灌;需要精心呵护与设计才会成长;需要引导和陪伴才能开花结果。营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运用孩子们喜欢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才会让孩子爱上我们的课堂,喜欢这样的老师,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绽放精彩!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2]黄爱华.黄爱华与活的数学课堂[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猜你喜欢

教学氛围语言艺术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视听语言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