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任务驱动式SPOC 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

2020-12-21王雅婷孙宗凌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岗位信息技术

王雅婷,孙宗凌

教育部于2018年4月18日印发教技〔2018〕6 号《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其基本目标指出: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1].受突发疫情影响,教育部作出“停课不停学”的总体部署.各级教育部门根据工作部署,协调资源,搭建网络教学平台,组织各级学校通过云课堂、空中课堂、线上教学平台、直播等形式开展在线教学,传统的教育形式、学习环境、上课方法、人们对课堂的认识都已被改变.与此同时,也极大地加快了信息技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应用速度.可以设想,未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和深入,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的发展和更新也更加快速.

1 SPOC 应用现状

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SPOC)是由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的一种面向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而设置,把面对面课堂教学的优势与MOOC 的在线教学思想结合,整合、重构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教学模式[2].混合式课堂混合的是课程教学的所有要素,包括课程资源组织形式、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教学的环境、教学的评价体系等.SPOC 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混合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SPOC 教学模式是近几年各高校研究者研究的重点.

2 课程教学目标和定位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和应用,如何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既承载着传递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使命,又起到“互联网+教育”践行者的作用,在课堂中利用互联网实践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教师教育类专业(群)必修的一门教师教育类专业基础课程,其功能和目标是对接师范类各专业培养目标,面向小学学科教师工作岗位,培养学生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开发多媒体课件,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能力.

3 基于岗位任务需求的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就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上机练习的模式,笔者尝试结合小学学科教师职业岗位任务需求,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将SPOC 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并实践,以期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的动力主要有“实用”和“有趣”两种.如何让课程教学做到既实用又有趣呢?实用可通过专业岗位实际任务驱动来实现,有趣可通过提高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参与度、互动来激发,并让学生通过对岗位实际任务的分解和认识参与部分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建设,从而提升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因此,笔者在总结教学经验,调查研究在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依据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小学学科教师职业工作岗位任务信息技术需求为出发点,基于泛雅学习平台,设计适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的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实践.基于职业岗位任务信息技术需求,以岗位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实施教学,设计SPOC 混合教学模式概要教学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基于岗位任务的概要教学流程

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基于泛雅学习平台以职业岗位任务驱动的方式实践SPOC混合教学模式,将课程教学组织过程划分为三大模块,如图2 所示.

3.1 SPOC 和MOOC 资 源 模 块

因MOOC 资源具有开放性,并从尊重MOOC资源版权的角度考虑,对于相关的优质MOOC资源我们采取引用的方式进行借鉴使用.结合本课程特点、学生学情、本校教学环境特点等因素,重点设计开发SPOC 教学资源,包括基础资源、课程资源、重设资源、交互资源、评价设计五部分.课程导学部分公布课程教学采用的教学平台,相关资源使用方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等.重设资源部分重点是根据各专业岗位任务信息技术需求设计岗位任务体系列表,分解岗位任务知识点设计作业练习、测试考试等资源库.交互资源主要是设计基于岗位任务问题解决相关的主题讨论,发布作业、任务通知,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有针对性有特色的交互活动,比如抢答、问卷调查、选人等.

图2 SPOC 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块设计

3.2 面对面课堂模块

面对面课堂教学模块主要由教师主导开展研讨交流,进行答疑,个别化辅导,任务知识讲解总结、升华,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等.

3.3 个性化知识获取协商模块

个性化知识获取协商模块由教师对学生在岗位任务实现过程中遇到的比较集中的普遍性难点问题进行解决,对任务实现过程需要使用的知识进行总结提升,根据学生任务实现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由学生协商还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哪些知识和技术以支持他们完成岗位任务和技能应用.

4 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经过对泛雅学习平台的研究学习和应用,参考王志燕[4]、杨剑[5]、张成霞[6]等提出的教学平台模式,教学团队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基于泛雅学习平台,以各专业职业岗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设计的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过程流程模型如图3 所示,该模型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堂、课后和综合实践应用4个主要过程.

4.1 前期准备阶段

开展职业岗位任务驱动的SPOC 混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前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前期准备阶段要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学习风格、特点等进行分析,为满足职业岗位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需要对未来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行分析,为达成目标对需要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在资源使用和建设方面,需要做以下的工作:①筛选引入精品开放课程MOOC 资源作为理论知识部分和拓展学习资源.②结合本校课程建设实际和本校学生知识储备和技术操作水平情况设计开发SPOC 资源.③基于各专业的实际岗位对师范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要求,从中小学各专业教育教学及管理一线收集、准备相关岗位信息技术要求和素材,设计符合岗位信息技术需求的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能力螺旋递进的岗位工作项目任务系统.④根据任务体系设计知识点练习和测试试题库.⑤针对岗位需求任务设计讨论主题库.⑥设计有针对性的交互活动库.

首先组建SPOC 班级,用于小班教学,可由各专业行政班级组建成一个SPOC 班级,人数限制在60人以内,采用班级内部分享邀请码的方式限制准入.SPOC 班级组建后进行分组,由学生自由组合按每组4~6人固定人数进行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监督并督促小组成员完成各自的任务,组织小组内部或小组间的讨论.每个SPOC 班级设置学生助教一名,负责协助教师开展小组间讨论,收集任务难点、协商结果等.

教师需要在泛雅学习平台发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导学、教学公告等,以便学生及时了解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平台使用方法等,保障课程教学顺利开展.

4.2 课前:基于岗位任务的SPOC 自主学习

图3 任务驱动式SPOC 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流程模型

课前以泛雅学习平台上的SPOC 资源自学为主,MOOC 资源为辅.教师上传自主设计开发的SPOC 资源和择优筛选的优质MOOC资源,发布岗位任务和学习要求.学生根据教学任务通知学习相关资料等并提问,掌握知识点.资源学习后学生还需完成相关作业和任务知识点测试,分析讨论岗位任务需要解决的难题及希望教师提供的知识和技术帮助.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在线答疑,开展个性化指导,查看学生学习进度,了解学生学习完成情况及效果,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这一阶段还需要助教收集汇总各小组提出的需要解决的普遍性任务问题和难点,让学生自主协商需要学习的内容.

4.3 课堂:主动学习,协商获取知识

面对面的课堂可实现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根据助教收集的学生反馈的普遍性问题集中进行解决,对任务涉及到的知识和技术难点提供参考解决办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方案,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思维方式,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安排学生主讲,进行课程任务实践和解析,必要时进行操作演示,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对学生协商后需要提供的知识和技术进行讲解、总结,升华知识体系.课堂上,学生主要操作实践岗位任务,参与师生讨论、小组讨论,练习提问,参与部分任务知识点讲解、演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4.4 课后:巩固提升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岗位任务问题的能力,本阶段完成岗位任务并提交成果作品,开展拓展练习、小组协作探究等,根据自身学习掌握情况巩固知识和技能,实现知识的内化提升.教师则开展在线答疑,批改作业,评价任务成果,设计发布螺旋递进岗位任务,并进行教学反思以便更高效地开展教学.课后由助教组织督促小组互评、组间讨论等,收集汇总岗位任务难点.

4.5 综合应用

为保障线上和线下SPOC 混合式教学顺利开展实施及提高教学效果,依据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师范类教育特点和小学学科教师职业岗位信息技术要求,结合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知识“碎片化”的原则将原有的课程知识体系拆分,设计了螺旋递进式岗位任务体系,开发设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逐步递进的一系列SPOC 资源,以方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在线学习[6].为保障学生在知识内化和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和技术体系,课程最后设置了一个综合应用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结合岗位任务体系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发布专业岗位综合应用任务,实现让学生通过将已拆分打碎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重组、整合、应用,构建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同时,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解决任务相关难题,最后对任务完成效果进行评价,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成果评价.学生则按照实际应用的岗位任务要求完成专业岗位综合任务,提交任务成果,并对完成的任务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

5 实施评价与展望

基于泛雅平台的任务驱动式SPOC 混合教学模式更注重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评价和监督,从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情况、课堂上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课后知识的发散能力和综合应用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全方位进行跟踪评价.将泛雅学习平台记录的学生学习轨迹详细数据综合任务完成效果,小组互评情况等数据,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依据.课程评价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并适当邀请小学学科带头人、教研员等专家参与评价,注重对学生职业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知识与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泛雅学习平台记录的学生学习日志及学习轨迹数据和评价数据的反馈,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和效果,教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灵活设计讨论、交流、抢答、问卷等相关交互活动,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指导,激励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紧跟互联网+设计的基于泛雅平台的任务驱动式SPOC 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已在本校多个班级经过几轮探索实践和校外的4个班级开展实施完成,目前已将本课程的任务驱动式SPOC 混合教学模式推广应用到省内外的20 多所高校,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证实,基于泛雅学习平台的任务驱动式SPOC 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效果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在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方面效果良好.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后本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参加各类技能比赛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在2019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共计13项,较2018年 增 加5项;在2019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首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较2018年增加2项.

目前,基于泛雅学习平台的任务驱动式SPOC 混合教学模式还处于不断地实践和完善阶段,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教师着重设计激励性措施,加强学习兴趣的激发,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对自律性较差的学生,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引导.下一步将探索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化,整合、优化、重构线上、线下SPOC 资源,探究个性化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岗位信息技术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