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药使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2020-12-21赵来成张建华朱建飞饶斌

农业与技术 2020年24期
关键词:农药农产品食品

赵来成 张建华 朱建飞 饶斌

(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镇江 212400)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食品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一般来源于2个方面:微生物、寄生虫污染和种植、养殖环境受到污染。但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大危害为化学物质残留。新时期,国家大力倡导生态种植和绿色养殖,但是目前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1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当前我国农药生产厂家超过1000家,每年可生产300多种化学农药。与此同时,我国每年还从国外进口化学农药100多种,新世纪以来,我国农药总产量已达到每年120万t。通过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保证粮食供给。通常来说,在果蔬种植过程中,合理使用农药可以在保证农产品品质的同时避免对人体造成影响。不过新时期,部分商家为了加快农作物生长会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农药进入土壤或者水体中会造成人体出现慢性病,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当前我国已经制定出相关法律规范,要求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合理使用相关农药,禁止市场上销售带有剧毒的农药,并且售卖的各类农产品必须经过相关检测。新时期,农药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主要体现在药物残留和超标问题,这些毒素会随着人们进食而进入到体内,随着毒性的累积会诱发各种疾病[1]。

2 食品中常见农药残留的类型

2.1 有机磷农药的残留

有机磷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够抑制血液以及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如果乙酰胆碱酶活性降低,会阻断神经传导。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毒素,人们会出现头痛、恶心、头晕、呕吐、无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神经衰弱、运动障碍,甚至痉挛。我国每年都存在数百起的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而有机磷农药是当前农业种植中最常见的农药品种,用量约为农药总使用量的70%,广泛用于粮食和蔬菜种植。目前,已有如敌百虫等广谱高效的农药品种大量使用,这些农药使用后可以较短时间内完成分解药物,残留期较短。但相比之下,有机磷在农业生产中的剂量更大,危害更为严重[2]。

2.2 有机氯农药的残留

在农药当中,有机氯也具有一定的毒性,主要体现在对神经和器官的破坏,人们在中毒之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咳嗽、喉痛、出汗、流泪、眼红、腹痛和呼吸困难。目前在农业生产中,三氯杀螨醇、六氯环己烷、三氯杀螨醇是常见的农药成分,并且理化性质较为稳定,可以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

2.3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拟除虫菊酯类是在蔬菜种植中广泛使用的广谱性化学药物,不过这种药物在环境中较为稳定,降解速度很慢,会对自然界造成一定破坏。近年来,拟除虫菊酯类药物使用量开始增加,导致药物残留出现的原因在于在果蔬种植期间进行喷洒,其中的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具有毒性,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以及皮肤造成危害。

3 食品中常见农药残留的危害

造成药物残留超标因素诸多,如,农药使用不合理或者农药混用现象,部分农民为了促进作物生长频繁使用农药等问题。近年来,由于农药残留超标导致的多种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具体危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目前看来农药危害人体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造成胃肠道疾病;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硬化、肝积水等病变;降低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出现头晕、健忘症;导致癌变发生以及胎儿畸形。

3.2 农药残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药残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农药残留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当前人们更加关注农产品的品质,如果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存在问题,必将影响农民的种植与销售,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农药残留还会影响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当前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最终趋势就是绿色农业,不过当前我国在农药市场规范和相关标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3]。

3.3 农药残留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频繁地与世界各国进行农产品交易。如果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将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进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目前国际上高度重视农药材料问题,纷纷设置技术壁垒,以此保护本国的农产品发展,如,当前欧洲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茶叶的出口。

3.4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每年我国农药生产厂家会生产大量化学农药,在农药使用初期可以显著提升作物产量,有效防治病虫害,增加种植效益。但是从长远考虑,在保证粮食供给的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化学农药,这是由于所使用的农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到食物链中,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诱发各种疾病。

4 农产品农药残留主要的检测方法

4.1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SFE)

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物质分离技术,其原理在于将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目前主要利用超临界流体为二氧化碳,该技术操作便捷、选择性强,凭借该优势可以用于遇热容易挥发或者不稳定的物质,所以在农药检测中利用较为广泛。在萃取农药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取样品中的脂肪,如用于稻米的农药检测中,最后含有的萃取物不包括脂肪[4]。

4.2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方法

在利用该方法检测农作物药物残留的过程中,结合该技术能够对半固状态的样品进行有效处理,通过快速分离达到自动分析的目标,之后借助传统的样品处理方法提取细胞组织。需要指出的是,在提取净化环节必须直接测定样品,利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方法能够满足细胞的提取、净化等相关操作,并且萃取过程较为简单、效率很高,该方法能够满足多种分子结构以及农药残留的提取,在当前的水果和蔬菜药物残留中广泛利用。

4.3 固相萃取方法

该方法是一种新技术,不需要使用溶剂,同时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少量样品即可对液体萃取,并且采样萃取在整个处理中可以一体化完成,其原理是利用样品以及萃取涂层的不均衡性,将样品直接放在仪器中,通过色谱分析进行检测,样品机制和图层中的系数越大,说明萃取率越高。目前该技术可以广泛用于食品挥发和半挥发状态下的农药残留检测,尤其是牛奶、葡萄酒、橙汁中农药残留检测效果良好[5]。

4.4 微波辅助萃取方法

相较于其它的萃取方法,该技术安全性更高,也能够满足自动控制需要,主要是借助微波加热的方法达到提升萃取效率的目标,对于容易挥发的物质同样适用,对于多个检测样品来说也能够同时萃取,该技术在实际农作物残留检测中广泛利用,还可以与固相萃取技术联用。检测茶叶、猪肉、奶粉、草莓等药物残留,具有回收率高的特点,同时检测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4.5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

该技术需要将温度升至50~200℃,压力升高到10.3~20.6MPa,在该条件下进行溶剂萃取可以满足自动化处理需要。利用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有机溶剂用量要求不高,并且回收率较好,能够在高温条件下对待测物有效解析;动力学溶解过程较为流畅,能够缩短提取时间,节省溶剂用量。此外,萃取期间加大压力能够提升溶剂沸点,让被检测物始终处于液体状态,进而让操作环境更加安全[6]。

5 如何加强农产品安全控制

5.1 完善监督监管机制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加之很多农民以提升单位产量为目标,存在农药使用混乱的情况,所以新时期必须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从制度上入手,加大管理力度,积极利用先进的农药分析技术和监测系统,严格制止打击违法使用农药的行为。

5.2 加强政策支持

很多农民大量使用农药。目的在于通过提升产量获取更大的种植效益。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为了降低农药残留,需要通过经济补偿的措施,让农民减少农药使用。同时社会力量需要重视农业生产投资,通过增加农业保险种类可以明确用药类型和用药剂量,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通过对当年收获的农产品进行药物残留检测进行判定和相应补偿[7]。

5.3 发展绿色农业

新时期为了保障农产品安全,国家需要积极建立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当地企业需要大力进行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以此降低农药使用。将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化农业生产理念传递给广大农民。近年来,绿色安全的水果与蔬菜受到消费者高度欢迎,尽管绿色农业作物产量偏低,但其销售单价较高,同样可以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益。

5.4 提升食品企业检测水平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食品监测工作整体水平还需要提升,目前欧美国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已经建立完善的体系,可以在源头上对食品安全问题有效控制。所以今后我国需要全面提升食品检测水平,在食品出厂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检测,如果产品检测不达标不得上市,同时食品企业需要加强对原料的检测,杜绝低质量或高污染的原材料进入到生产车间。在企业自身加强监管的同时,政府也需要发挥出监管力度,对于存在食品质量问题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8]。

5.5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当前我国食品标准等级涵盖4个级别,整体等级标准偏低,并且等级之间还存在矛盾问题。因此对于食品标准的设置,我国相关部门需要继续完善,进而解决当前食品标准等级不合理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的食品标准等级设计经验,同时要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在安全检测体系完善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全国推广,并且质量监督部门要完善食品安全信用等级,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评估[9]。

5.6 重视宣传工作

在今后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检测技术。此外,工商行政部门、食品安全部门、卫生部门要开展安全宣传工作,主要形式包括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以此让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起来。

5.7 制定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通过制定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能够最大程度减轻食品安全问题的负面影响,具体说来,各个区域需要逐步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理,部门由专人负责;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坚持以绩效考核与主体责任结合的形式,减少市场监管中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此外,还需要食品安全、工商管理等部门加强配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严格落实有关规定。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农药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农产品的检测准确性以及检测范围在不断扩大,可以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后监管部门需要在种植环节加强监管,也需要在食品加工以及市场销售环节加大检测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以及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此外,政府也需要积极发挥作用,完善监督监管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进而保障消费者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猜你喜欢

农药农产品食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