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下水资源特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2020-12-21闫晓红

甘肃农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用水水资源资源

闫晓红

山丹县马营河流域管理处,甘肃 山丹 734100

相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和东部地区,西北地区处于寒旱地带,地表水资源相对较少,地下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水源。同时,地下水资源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及生态系统平衡也具有密切的关联[1]。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西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急剧上升,这样虽然缓解了当地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关系,但同时也导致地下水资源的锐减,甚至还因为人们在开采过程中忽略了对水资源的保护,造成了地下水水质的污染,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用水、工业生产及农业生产。因此,研究地下水资源的特性,并合理进行开发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下水资源特性分析

(一)存量难以验证

地下水资源都存储在地下,其所处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都存在于基岩的缝隙当中,而且能够通过物质转化而成。因此,对其存量只能进行估算,且花费的时间较多,难以验证其存量。

(二)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同时存在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采利用,而后地表水以及降雨等水资源经过下渗、自净化,又可以转化为地下水,形成水资源的循环,使地下水资源得以再生,因此,其又具有可再生性。但是,如果人们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就会使其再生的速度与开采的速度不平衡,进而导致地下水资源无法再生。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因地处寒旱地区,降水较少,地表径流也相对较少,为了应对这种状况,提高农业生产,很多时候农民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这样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进而影响到地下水资源的再生。

(三)系统性与变动性

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水系统,如果降水较多,不但会增加地表径流的储量,同时也会增加地下水的储量。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隔水层,如果地下水资源储量增加,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反之,如果处于干旱时节,地表径流量减少,需要从地下水中汲取补给,会导致地下水位随之下降。从而保证整个水系统的平衡性。因而,地下水资源也具有明显的系统特性。与此同时,也会呈现出变动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必须依据地下水的系统性和变动性特征,合理进行规划设计,保证水系统的平衡,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策略

(一)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率

正如前文所说,地下水资源存在着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共存的特性。因此,在对其开发利用时,必须提高其利用率。换句话说,需要树立节水意识,避免在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方面出现浪费的现象。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生活用水方面消耗较大,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也较大,而且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朝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工业用水量也逐年增多。而西北地区地表水资源较少,仍以农业种植为主,农业用水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原因,而且,农业用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据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水资源在农业灌溉方面的利用率不足西方发达国家的30%[2]。基于此,我们必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农业生产用水的利用率。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大力推广了渗灌、喷灌和滴灌等一系列高效节水灌溉的方式。如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在高效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方面采用的就是管灌送水到地头进行灌溉的方式,这种管灌输水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水资源输送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同时,山丹县马营河流域管理处还开展了高效节水项目及水权水价改革项目,制定了针对性的科学用水定额方案,不断完善用水收费标准,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

(二)科学布井并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降深

马营河是山丹县的母亲河,全长36km,流域面积为1 164km2,涉及马营、李桥、陈户等乡*(镇)18万亩农田的灌溉和12万多人的饮水。仅仅依靠马营河供给山丹县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山丹县利用机井抽取地下水,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的用水。但在机井开采地下水资源的过程中,会导致地下水降深过大这一情况的出现,为了规避这一现象,避免本地区出现水资源枯竭的问题,山丹县严格用水指标的控制,扎实推进水资源的管理,积极开展了地下水井的登记复核工作,着力落实“五个一”管理举措,进一步完善机电井管理检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从而合理利用机井抽取地下水,有效控制地下水水位的降深。

(三)人工调蓄水资源

在实际生活中,要想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还必须采用人工调蓄水资源的方式。为此,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可以采用河道疏浚、修建防洪堤坝以及修建中小型蓄水库和调水工程等方式,将天然降水进行有效的储蓄,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洪涝灾害,同时也可以在干旱季节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3]。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在利于贮存地下水的区域,修建人工回灌工程,将地表水及天然降水引入到地下进行存储,以弥补地下水资源的不足。例如:山丹县就开展了马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新建了护岸13.45km,排洪渠5.25km,河道疏浚4.47km,新建引水闸1座,蓄水池1座,维修加固四闸滩溢流坝1座,达到了人工调蓄水资源的作用。此外,山丹县马营河流域管理处还配合县水务局进一步推进外流域调水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获取了较高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

(四)提高森林资源的覆盖率

森林资源能减少降水的地表径流量,增强降水的渗入量,实现水资源的自然调蓄,同时也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4]。因此,要想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还必须重视森林的自然调蓄作用,提高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在实际生活中,政府职能部门还应该重视林业种植。山丹县马营河流域管理处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就十分重视森林植被的种植,仅2019年一年,就种植了水土保持林141.53hm2,封育围栏186km,铺设生态绿化管道56.25km,有效减少了该地区水土流失的现象,并相应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从而保证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地下水资源是水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是人们生活、农业生产等方面用水的主要水源,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必须充分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特性,然后科学、合理地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用水水资源资源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我给资源分分类
生态水利工程对水资源保护的影响探讨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王佩:为半干旱地区集聚水资源
迎接高风险的用水时代——读《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