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2020-12-21李秀莲

甘肃农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战略农民农村

李秀莲

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3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充分指出了要想使得人民的生态环境有一个良好的改善,首先就要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视,这其中包括对农业的结构性调整等,当外部环境得到一个很好的治理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才会有较大提升,这才会营造出一种宜居环境。除此之外在乡村振兴中,首要的是把人民放在重要的中心地位,并且要想有非常健全的城乡发展融合机制,还一定要从各方面加强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使得城乡之间的关系更加的融洽并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将其列入党章的这一重大决策,不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在通过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了一个较为深刻的研究之后,本文选择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一、实施中国特色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紧迫性和意义

目前中国的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对于整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当下是一个农村和城市结合发展的时代,其相互共存相辅相成,农村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而农村的落后也会对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中国特色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就十分有必要了。但是因为目前农村的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都比较落后,所以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会有比较大的阻碍,并且因为在我国,经济一直在快速地发展,区域间和城乡之间的差别却非常大,这便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很难与发达国家所匹敌。农村的落后恰恰说明了农村地域资源和人为资源都是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的,并且受众群体非常广泛,加上基数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了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势必会使得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上升一个台阶。

(一)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目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农业目前机械化程度不高,大部分还是依赖农民的劳动,这样就会使得效率很低,从而形成连锁反应造成整个农业的不发达,农民也不够富裕,生活水平和质量都不够高,而农村人民目前在我国人口组成中占大多数,所以会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从而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最终才可以将农村建设成真正可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动力。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长久的生存发展中人们在不断地进行钻研摸索,从而积累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范的优秀习俗和传统文化,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生活的精神支柱和遵循的生活规范。其虽然不是法律规定的,但是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人。正是因为中国有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才有了中华56个民族多姿多彩多元的文化碰撞,这也是人民几千年来辛苦劳作的果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但是传统民风民俗中并不全是积极优秀的部分,也有部分对于社会发展很不利的糟粕部分。那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便是一个取优除弊的过程,通过对乡村各个方面发展的治理从而解决多年来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顽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所以这其实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步骤。

(三)解决当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的城乡发展还具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农村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目前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这主要体现在经济教育等方面,所以城乡问题还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那么要想对于解决城乡发展问题有一些较好的措施,就需要给农村的改革注入非常多的活力,通过对于两方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广大农民的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建设精神,从而实现城乡结构性问题的解决。那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通过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来实施,因为农村人们的思想不够重视教育,所以人才较少,人才的稀少就会很大程度使得其发展的不完善,从而造成基础设施的落后,各种养老产品的供给不足,以及农民参与现代化社会发展成果的参与度不够强。所以解决农村人民的贫富问题非常重要。

二、乡村振兴战略要抓好三大领域

(一)抓好乡村文明这一灵魂

文明是人的归属,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对于我们的乡村文明进行一个传承和发展。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坚持弘扬和发展中国文化,不仅可以使得乡村人民的凝聚力更高,也会一步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对于糟粕文化的摒弃,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可以使得乡村文明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在这之后要解决乡村振兴一系列矛盾的过程中,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促进乡村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融合,只有建立起来了整体的发展系统,乡村振兴才有规律可循,并且一定要加大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因为这是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在制定乡村战略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注重生态和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乡村传统文明建设要在充分吸取和挖掘城市文明和外来文明的优秀资源等方面切实做好创造性的文章,做到不排斥,不照抄照搬,在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以转化、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不断赋予我们一个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划定一条推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红线,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支持和促进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传统曲艺、民族传统舞蹈等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且,推进乡村文明的发展不仅要做到以上几点要求,更要做到避免将现代生活中过多的科技化和现代化物品投放到农村,这样不仅会使得农民生活负担高,难以消费得起,也会使得农村失去了它原本的特色,失去了独特性也就会给人们的精神寄托带来很大的失望。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对于农村原生态文化的保护,预防其被歪曲和毁坏,保护好农民的精神家园。

(二)抓好生态治理这一根本

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当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势必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隐患,例如当塑料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时,这就一定会造成市场上有大量的生产,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就迫在眉睫。为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要将绿色发展作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理念,通过绿色驱动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条件非常好的环境才会对人的发展起到或多或少的积极作用。所以对于一个这么大的国家来说,当然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支撑整个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才会长久。

(三)抓好脱贫攻坚这一基础

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看,我们可以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了解到国家是做好了全面的准备来对乡村振兴有一个最好的发展。其中包括2020年和2035年的减贫目标,即2020年贫困县全部脱帽,实现脱贫,以及2035年相对贫困也获得进一步的解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

脱贫攻坚战必须要从最基本的做起。众所周知,贫穷是一切不发达的根源,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前进。并且进行相关的延长发展,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脱贫攻坚,例如通过将金融与扶贫相结合、旅游与扶贫相结合、电商与扶贫相结合或者光伏扶贫等的一系列方式,使得脱贫攻坚有了很大的进展,想要进行脱贫攻坚,就必须要进行精准扶贫,并且相互结合进行便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

正确的思想观念是一个人生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积极因素。当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才可以指导这个人的行为走向正确。正是因为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很少有人去教导他们什么是正确的思想观念,这也就使得他们的基本素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为了促进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缩小,我们就必须要不断地推动农民的思想解放、创新、只有这样才会使得乡村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可以做到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每个村民不但需要敢想、敢干、顾全大局,还必须要有强烈的渴望上进、渴望富裕、勇于大胆尝试的新意识和想法。同时,适时地学习新思想观念,转变旧的观念,破釜沉舟的坚强奋斗决心。目前,各地有关部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实际特点,陆续印发实施了相关政策落实方案,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推动缓慢、落实不到位的突出问题,之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认识不到位、不充分,因此加强和提高农民的认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全国各级党委组织领导干部教育和引导农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取得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性进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资金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老百姓的交通出行难问题得到根本改变;农村道路的硬化、亮化、绿化工程、人居饮水工程的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工作也已经步入快车道,使得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面对巨大的社会和资金需求,特别是资金的保障支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并且在财政支持方面,就需要通过政府发挥宏观作用,对社会的财政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和健全,并且对于相应的机制和投资体制进行保障和完善,从而形成一个可以极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的保障体系。除此之外也需要在金融方面加大对于农业的支持力度,重点击破各个薄弱环节,健全乡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解决“三农”问题。

(三)瞄准三大实现路径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以下三个路径: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科技的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中可以产生的作用,了解适合农业发展的各项先进的科学成果并加以运用,从而对农业的技术范畴进行扩展,建立适合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机制。其次是加快推进农村治理体系的改革,无论是乡村基层自治方面还是生态环境方面都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制度,并且设置具有活力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从而建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建设路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后是加强对乡村人才的培养力度,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只有创新型人才逐渐增多,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国家才会有好的发展,而目前大城市的群众素质较高,且收入水平高,使得后辈的素质和所受的教育也较好,但是在农村,因为人民思想对于教育的不够重视,使得多数孩子难以受到较好的教育,且农村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教育资源也不够好,所以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

根据2018年2月14日甘肃省委下发的《关于乡村振兴方面如何进行有效实施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可以看出从其总体实施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部署、政策措施等方面对全省乡村振兴都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才能让其得以实现的路径。那么相信在2035年,我国的农业农村可以实现很大程度上的现代化,相信在党中央和地方党政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中国历史上宏伟工程,将在甘肃省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战略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新农村 新一辈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