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Ⅱ型Kummell病

2020-12-20梁广胜蔡强强闵志海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穿刺针裂隙体位

严 亮,袁 源,梁广胜,邱 平,蔡强强,闵志海

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科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结合体位复位治疗13例Ⅱ型Kummell病患者,在疼痛缓解及椎体高度恢复方面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62~82岁。

1.2 治疗方法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俯卧位,腹部悬空。C臂机透视定位病椎位置。调整手术床,床头与床尾对折抬高约40°,使骨折部位处于过伸位。术者用手掌在病椎棘突部位适当按压,复位病椎,C臂机透视见椎体高度恢复。C臂机透视下经病椎双侧椎弓根入路置入穿刺针,使穿刺针准确置于椎体裂隙征区域内。使用骨穿活检针双侧各穿取部分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查。然后在C臂机透视下将调好的骨水泥缓慢注入病椎,完全填充裂隙征区域,当骨水泥充盈满意时立即停止注射。术后卧床12 h,次日在医生指导下带腰围下床活动,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2 结果

患者骨水泥均充分填充椎体裂隙区域,未发生骨水泥渗漏、脊髓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24 h 内疼痛明显缓解。患者获12~18 个月随访。与术前相比,术后病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升高,病椎后凸Cobb 角明显降低。

典型病例见图1。

3 体会

我们体会,由于Kummell病的椎体前方多存在开合现象,当患者在全身麻醉肌肉放松状态下俯卧即可恢复病椎高度,再辅以牵张体位复位,椎体的高度基本可以完全恢复;并且由于椎体裂隙的存在,其骨水泥注射压力亦等同于球囊扩张,所以我们均采用双侧穿刺PVP治疗,注入更多的骨水泥量,完全填充真空裂隙。为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我们在操作中一般采用分次注射骨水泥的方式:先在前方注射较稠的骨水泥,达到前方封堵作用,然后再注射较稀的骨水泥,使其尽量弥散并填充裂隙区域。本组中无一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在后期随访中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

猜你喜欢

穿刺针裂隙体位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充填作用下顶板底部单裂隙扩展研究①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潘庄煤层气区块3号煤多尺度裂隙特征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无菌棉签按压法拔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针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