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泊头桑葚春季管理技术

2020-12-20胡树勇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菌核桑园桑葚

胡树勇

(河北省泊头市营子镇人民政府 河北 泊头 062150)

古时泊头属兖地,桑树种植历史可推至2200 年前。隋志记载“交民质朴、不事浮华,民勤稼穑,女务蚕桑”之语。嘉靖《河间府志》、万历《交河县志》均记载明朝宣德年间时任交河知县林俊,倡植桑枣一事,“视民家有隙地者,使各树桑枣。后数年,桑长成林,获蚕丝之利”。据此,政府官方推动桑葚种植至少有600 年历史。现泊头市桑葚种植以营子镇为主,面积超2 万亩,产量超5 万吨,一产收入超亿元,已成为泊头农业的重要补充。

2020 年,泊头市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农业结构调整要推进规模化、产业化”的指示精神,深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2019 年秋至2020 年春完成

16700 亩桑园种植,依托泊头市园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泊头市三厂种植专业合作社、泊头市冠农家庭农场等一些新型农业主体多年桑葚种植和产品加工技术,带动周围农户进行桑葚种植,经济效益也将逐年提高。管理技术的规范为优质高产高效提供保障,春季管理技术主要有:春季修剪、桑园清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1 春季修剪

1.1 修剪原则。在桑葚萌芽前进行修剪,主要技术方法因树而异,幼树要采用定干、疏枝、拉枝、短截等方法,打造合理树形,确保后期高产丰产。结果期的桑葚树主要采取疏枝、回缩、拉枝等方法,实现当年优质高产。老龄树采取回缩、疏枝、拉枝、刻芽等技术进行改善,对郁闭度过高的桑园和枝条过多的大树进行清理,减少过多的大枝,使其通风透光,既提高果品质量,又便于病虫害防治。

1.2 修剪方法。①定干。苗木栽植后,留干高度为70 ~100 cm,剪口下第1 芽为中心干,第2 芽可能成为直立竞争枝,注意及时清除,第3 芽以下各芽萌发的枝条角度较大,可培养成主枝。②疏枝。疏除树冠内轮生、并生、徒长、重叠、密挤、病虫干、枯枝等枝干,以打开冠层,使其通风透光。③短截。剪去枝条的一部分,改变枝条的角度和方向,增加枝条数量,整理成科学树形。④回缩。对大型骨干枝回缩降低高度、幅度;对各级侧枝生长过长的回缩,控制其继续延伸;对过度衰弱的各级结果枝杈适当回缩,抬高角度,更新复壮。⑤拉枝。各级多年生骨干枝侧枝、结果母枝开张角度小,用拉枝器或绳拉至适当位置,加以固定,改善光照,并扩大结果面积。⑥刻芽。主枝、侧枝需生新枝补空部位,选择要萌发出枝位置的芽,在其上方用刀具刻伤,使其得到充足的养分,萌发抽枝。注意:大伤口用愈合剂或油漆封口。

2 桑园清理

危害桑园的大多数病菌、虫卵都在残枝落叶和树上残存的病果、僵果中越冬,将病菌、虫卵清理出果园十分重要。修剪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园,全面清除桑园内剪下的枝条、枯枝落叶、地面杂草和树上残存的僵果、叶片等,刮除主干及多年生枝条上的死皮、翘皮,清扫地面上的落叶、落枝、病果及包装废弃物等,集中深埋或烧毁,务必做到全面彻底,以减少果园病虫基数,为桑园全年有效控制病虫害创造条件。

3 水肥管理

秋冬季在桑园落叶后施用有机肥,可施用发酵腐熟的动物粪便,根据当年产量亩施1 ~2.5 t,施用后翻土或松土。如秋季没有施肥,可在萌芽前补施基肥,发芽前和花前浇水追肥各1 次。追肥种类以速效硝硫基复合肥为主,不可施用氯基肥。施肥量依据树冠大小或结果量多少而定,一般幼树0.15 ~0.25 kg/株,丰产期大树1.5 ~2.5 kg/株。可划条状沟、环状沟施入,也可穴施。施肥后如土壤干旱,肥料吸收缓慢,要及时浇水,也可结合浇水施用水溶性肥料。浇水要根据土壤墒情确定,适当减少或者增加浇水次数。

4 病虫害防治

泊头地区桑园的主要病虫害有桑尺蠖、菌核病(白果病)、蚧壳虫。在萌芽前桑园内用3 ~5 波美度石硫合剂对树体枝条及全园进行喷洒,起到杀菌杀虫卵的作用。

4.1 桑尺蠖的防治

4.1.1 为害特征。桑尺蠖是泊头地区为害桑树芽叶的主要害虫。卵扁平椭圆形,水绿色,孵化前转暗紫色;幼虫刚孵化出来时为水绿色,后逐渐变成灰褐色,各节后缘稍隆起,为害桑芽和叶片,于桑芽萌发后取食桑芽,常把内部吃空,仅留苞叶,幼虫咬食叶片成缺刻,严重的仅留叶脉,造成树势衰弱,桑果大幅度减产。

4.1.2 防治方法。①清除桑园中枯枝落叶杂草等,减少越冬幼虫数量。②桑葚树主干第1 分枝以下选树干平滑部位缠绕2 道透明胶带,减少幼虫上树数量。③桑树冬芽开始转青但尚未脱苞时,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 倍液,或20%杀灭菊酯6000 ~10000倍液,喷杀越冬幼虫,1 周后对桑园补喷药1 次,做到不留死角。

4.2 菌核病的防治

4.2.1 发病规律。桑葚菌核病又称白果病,直接危害桑葚,严重降低果实产量和品质,是泊头地区桑葚主要病害。该病分为肥大性、缩小性和小粒性3 种类型,3 种类型的病原菌均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随病果落地后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第2 年温度、湿度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释放出子囊孢子,借空气流动传播到雌花上,菌丝侵入子房内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可引起二次侵染,最后菌丝形成菌核,危害桑葚果实。果园温暖潮湿,尤其在4 月开花期,有利于菌核萌发,子囊孢子释放,形成大发生,危害桑园。

4.2.2 防治方法。①结合清园,及时清除地上和树上的带菌病果、僵果,远离园区焚烧或深埋。②有条件的果园深翻土壤,将地面上菌核深埋,即使不能使菌核失活,也可使子囊孢子无法飞散。③开花前在桑园内铺设地膜,隔离土壤中的病原菌,使其不能上树危害桑花桑果。④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分别喷1 次75%百菌清8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用药时间间隔7 d。

4.3 蚧壳虫的防治

4.3.1 为害特征。蚧壳虫是泊头地区桑园常见害虫,主要有桑白蚧、绵蚧等,常见其若虫、雌成虫在桑葚枝条上,靠刺吸枝条的养分、水分生活,能造成枝条枯萎,桑葚减产,且影响树势。该虫分泌有蜡粉,较难防治。

4.3.2 防治方法。①结合清园清理枯枝落叶,人工清除树体上的越冬雌虫,结合春季修剪,剪除被害严重的枝条。②桑芽萌发前,用3 ~5 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树干,减少越冬虫量。③蚧虫膨大期和卵初孵化期为防治关键时期,可用48%乐斯本乳油1000 倍液、噻嗪酮1000 ~15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④前期未控制住虫害,可采用矿物油加杀虫剂喷施的方法,纳米矿物油会在虫体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膜把介壳给包裹住,导致壳内氧气无法进入,虫体经过4 ~5 d 后缺氧死亡,视防治情况喷施1 ~2 次。注意:在桑葚鲜果采收开始前20 d 停止用药。

猜你喜欢

菌核桑园桑葚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淡紫紫孢菌微菌核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及土壤环境对其定殖的影响
桑葚染红的夏天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因素影响下棉田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数量特征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大果桑葚的栽培技术与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