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的英雄观及其现实意义

2020-12-20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英雄

张 晶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提及英雄和英雄精神。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前夕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共和国以最高规格礼遇对待英雄,彰显了国家和人民对英雄的崇高敬意。同时,习近平在颁授仪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肯定了英雄模范为祖国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并希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他们一样坚守和奋斗。习近平在一些重要场合,讲过很多英雄故事,发表过很多关于英雄的观点,形成了深刻的英雄观。他年少时便产生了英雄情结,在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滋养后,对英雄的认识逐渐清晰、深刻。习近平的英雄观立足于唯物史观,以人民性为底色,坚持英雄是在社会历史的实践中生成。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的英雄观,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能激励我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一、离不开人民的英雄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众所周知,这是群众史观的观点。习近平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无疑给英雄打上了人民的烙印,彰显了英雄的人民属性。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看,马克思曾经批判黑格尔,认为他将“代表积极精神的少数杰出人物与代表精神空虚的群众,代表物质的人类其余部分相对立[1]。”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将个别英雄和人民绝对地分割开来,形成对立,用绝对精神来主导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不同于黑格尔,马克思强调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发现,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通过物质生产来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为习近平的英雄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

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不仅没有贬低人民,反而将人民群众放在至高无上位置。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指出,领导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2]。换言之,领导干部主持地方工作,应当走进群众中去,向群众虚心求教。因为高手来自民间,人民群众充满了睿智和才干。领导们只有放下身段,才能充分吸收群众智慧,从而造福一方。在习近平眼里,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创造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国人民英勇无畏,为国家民族争取独立解放;中国人民锐意进取,永立时代潮头;中国人民无私奉献,甘为后人做人梯。在很多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提及人民,将他们比作“父母”“老师”“主人”“阅卷人”,给予人民高度的评价。然而,英雄史观总是强调英雄的伟大,人民的愚昧,极力美化英雄、贬低人民。如同黑格尔说:“人民是驻唱队——他们消极被动;只有英雄们建功立业,担负责任[3]。”如果说只有英雄们建功立业,那么在习近平看来,这些建功立业的英雄们必然是人民。不难看出,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始终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性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个过程。因此,人民性是习近平英雄观的底色。

英雄来自人民,没有人民就没有英雄。习近平的英雄观最大的特点是英雄和人民的内在统一。梁启超视野中的英雄和人民的历史地位相当悬殊。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豪杰仅仅只有数十人,至多数百人,剩下的四万万人民都在追随和依附豪杰。他恰恰颠倒了英雄和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将英雄作为主体,而人民充其量就是依附者。他没有看到人民对历史的决定性作用,而习近平则站在唯物史观理论高度,看到了人民的强大力量,反映了他更为宽广的历史视野。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4]。”习近平的这番话深刻表达了英雄和人民的内在关系。一方面,英雄本身来源于人民,在人民的事业中拼搏、奉献,成为人民英雄。另一方面,普通的人民群众通过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奋斗,也能成为时代先锋。习近平不仅敬人民、爱人民,还重英雄、惜英雄。而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者,旨在表现英雄非凡的智慧、杰出的才能以及一切胜于普通人的形象,突出个别英雄的个体特质。卡莱尔将英雄划分成神明英雄、先知英雄、诗人英雄、教士英雄、文人英雄、帝王英雄,并给了他们极高的赞誉。他说:“整个世界历史的精华,就是伟人的历史[5]1”。卡莱尔一味抬高英雄,说:“他是灿烂夺目的光源......其闪烁的光芒照亮了世界的黑暗[5]1。”显然,言语间满是对英雄的崇拜却没有看到对人民历史贡献的肯定。还有人认为新英雄会替代旧英雄创造人类历史,显然他没看到人民对历史的决定性作用。相反地,习近平始终辩证地看待人民与英雄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影响力和推动力。习近平的英雄观进一步说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看待问题,才能产生正确的结论,从而指导实践。

英雄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明了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他又指出:“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6]。”这表明,英雄和英雄精神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一股重要力量。不难看到,西方的英雄往往被塑造成脱离人民、凌驾于人民之上的超现实之人。西方价值观中的英雄,个人的能力和价值被无限放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被忽略。在他们的文化中,往往看不到英雄为了人民利益作出的奉献和牺牲。追根溯源,社会性质决定了思想文化的价值观导向。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崇尚私有利益,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强调全体人民利益。放眼世界,国与国的冲突皆是因利益而起;环顾身边,人与人的矛盾也是因利益而发。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只有扬弃私人利益,才能有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在通往真实共同体的路上会经历一段长期煎熬、痛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出现私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私人利益必须让步于集体利益乃至全人类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启示我们,追求个人利益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将人民利益作为第一原则才是英雄的生命归旨。中国的人民英雄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原则,在平凡中默默耕耘,从而成就伟大的事业。正如习近平所言:“英雄模范们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4]”在习近平眼中,面对利益,英雄们从来都是放弃自身利益,以人民的利益作为前提和归宿。

英雄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情怀。老英雄张富清虽然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但依然不改英雄本色及共产党员本性。和平年代,他始终心怀国家和人民,选择到贫困农村奉献余生。这充分彰显了老英雄的气概和担当。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张富清作为战斗英雄和时代楷模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一方面,习近平肯定英雄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精神。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一次全省组织会议上指出:“我们做的大量是铺垫的工作,不要只想拿军功章、立凯旋柱。社会主义事业是前仆后继的事业,如果每个人都想挂功勋章,成为名垂青史的英雄,那也是不现实的[7]533”。2018年5月28日,他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称赞很多院士“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8]22!”这表明了英雄之所以受人敬仰,是以做大量工作和突出的贡献为基础的,目标不是英雄的光环和荣耀,而是人民的幸福和向往。另一方面,习近平认为英雄有“功成一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英雄是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人民的表率,自身需要有所作为和不断精进。另外,习近平在讲话中对民族英雄们寄予了殷切希望,希望他们“提携后学、甘当人梯”,希望他们积极培育年轻人,给年轻人提供更大更好的平台,为共和国的未来播种新的希望,为中华民族增添新的助力。习近平的英雄观凸显了宏大的发展战略视野。在他看来,历史是动态的发展,不断地延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是无法撼动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不间断地延续五千年,跟中国人头脑中“可持续”的智慧与骨子里甘于奉献的精神有重要关系。因此,民族英雄们要自觉担当起培养未来英雄的历史重任,为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而贡献力量。

二、在具体时代和实践中生成的英雄

习近平曾谈到他喜欢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当代英雄,在习近平看来,不是横空出世的,一方面要嵌入具体的时代背景中来看待,另一方面要关注英雄的实践性。任何孤立地、抽象地观照英雄,把英雄当作脱离现实生活的个人,都是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思想的时空穿越。英雄在时代的召唤下,在现实的历练中逐渐成为人民群众中的榜样、楷模。因此,习近平的英雄观从来不是头脑中的主观臆断,而是在具体时代和实践中生成的。

(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中淬炼的人民英雄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革命胜利和人民解放,舍小家顾大家,成为那个时代的革命英雄。朱德认为革命英雄是一种新的英雄,与旧式英雄是截然不同的。新的英雄是终身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英雄。他说:“新的英雄产生于广大群众的共同行动、共同斗争中……[5]”这反映了英雄应当在革命实践中淬炼出来。2015年9月2日,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到了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英雄人物和团体以及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国外战士和友人。在习近平看来,他们都是人民英雄。在民族危难时期,面对人民群众受尽敌人欺侮,英雄们坚定抗战,誓死保卫家国,维护人民利益。在这些抗战英雄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这是值得我们珍视的精神财富。简言之,英雄不是在观念中生成,而是在具体的、残酷的战争中淬炼而成。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涌现的人民英雄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反动派仍然对新生政权虎视眈眈。同时,这个时期的国民经济仍然十分落后。在新中国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一些人民中的杰出人物和人民团体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队伍中来。比如,焦裕禄等一批英雄模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英雄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德。习近平对焦裕禄感怀颇深。初中时期就对焦裕禄有了深刻印象。后来在福州任市委书记时,填写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以表达对焦裕禄的怀念和敬仰。习近平感慨:“……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5]”在习近平看来,焦裕禄是一心为民的好官,是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真英雄。再比如,被习近平誉为英雄的人民军队。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英雄的坚韧毅力和顽强作风。在抗美援朝战争和边境自卫战中,中国人民军队打出了英雄气概,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卫了国家和人民。习近平说:“……人民军队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实践中探索规律,在世界军事史上书写了战争指导艺术不断创新的生动篇章[11]。”英雄军队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不断在实战中学习和摸索,形成战斗经验,从而为未来可能的战争做好准备。正是因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了这么多英雄人物和英雄团体,新生的人民政权才得以巩固,国民经济才能稳定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

(三)改革开放后孕育的人民英雄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洞察,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中国人民迎来了新的时期,全社会迸发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活力。不少勇于改革的时代先锋就在这一时期孕育出来了。孔繁森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习近平提出要学习孔繁森同志。孔繁森同志将人民的利益作为爱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英雄模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甘为民仆的广阔胸襟。除此之外,习近平提到的很多英雄模范,都是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改革先锋和时代英雄。他们勤勤恳恳造福一方水土,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一生为公,一心为民。他们用生命践行了英雄的时代本色和使命担当。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历史成就。当代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已超出国内以及国际社会预期。然而,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12]。”这启示我们,成就已成为历史,我们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停滞不前。现如今全体中国人民需要担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继续奋发有为。同时,新时代更需要英雄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创造新的辉煌。作为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英雄在强国路上是不可或缺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力拼搏、继续前行。其中,有不少个人和团体在时代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英雄人物、英雄团体。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到的守岛人王继才、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以及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会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女排,他们都是走在时代前列、坚守平凡岗位的人民英雄。

三、新时代需要习近平英雄观的价值引领

习近平敬仰英雄,从不吝啬对英雄的赞誉。作为一个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如此尊重英雄、爱惜英雄,这对全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新时代需要习近平的英雄观指导新时代的先锋和模范,同时社会需要习近平英雄观激发全体人民敬仰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

(一)激励英雄们再创人生辉煌,发挥英雄的积极作用

2018年7月30日,习近平在朱日和训练基地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肯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来的成就以及为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历史充分证明: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是听党指挥的英雄军队,不愧是忠心报国的英雄军队,不愧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英雄军队[13]。”这支英雄军队具有鲜明的特质:第一,听党指挥。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军队进行革命的历史。“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里取得的”这一重要论断发人深省,“党指挥枪”这一原则的确定,为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人民军队和人民。历史和经验说明:英雄军队是听党指挥的人民军队。第二,忠心报国。英雄军队始终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和平,维护祖国的利益。歼15舰载机一级飞行员张超为了挽救战机,错失了跳伞自救的最佳时机,彰显了他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习近平授予他“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然而,我们的英雄军队依然誓死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第三,英勇奋斗。新时代的英雄军队的英勇奋斗,集中在提升战斗力上。习近平要求军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给英雄的军队提出了明确奋斗目标。习近平希望把这支英雄的队伍建成世界一流的军队。锻造世界一流的军队是强军事业必要条件。成为一流军队需要英雄军队做出更多贡献。唯有此,才能不辜负英雄军队之名。习近平的讲话鼓舞了军队,激励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再立新功。同样,习近平对那些奋斗在新时代的英雄们也提出了新的希冀,比如对获得国家荣誉称号的英雄模范说:“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用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影响更多的人[4]。”

(二)激发全体人民敬仰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

1.敬仰英雄

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世界作为一个地球村,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交织是不可避免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潮在资本的裹挟下,对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产生了消极影响,滋扰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来说,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的错误思潮。一是个人崇拜主义。这种错误思潮夸大英雄对人类历史的作用,将英雄置于人民群众之上,脱离人民群众。二是历史虚无主义。它主要以否定、丑化和污蔑英雄以达到搞乱人心、动摇共产党执政以及分裂国家的政治图谋。三是民粹主义。民粹主义者宣称他们代表的是民众的利益,尤其是贫困群众的利益,仇视富人阶层、政治官员、文化名人等,弱化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当前亟需习近平的英雄观纠正不良思潮的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的英雄观为净化网络环境、重塑英雄正面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习近平英雄观的指导下,人民能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英雄给予客观的评价,形成人们敬仰英雄的新风尚。

2.捍卫英雄

错误思潮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对英雄的宣传以及英雄精神的弘扬产生了不小的阻力,尤其在网络上表现得比较突出。为此,需要全体人民自觉捍卫英雄的形象和地位。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希望文艺工作者能够积极正面地宣传英雄,对人民群众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杜绝亵渎英雄的事情。他还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将弘扬英雄精神、捍卫英雄形象作为创作工程中的基本准则。另外,在制度和法律规范方面,习近平也作出了重要指示。十九大报告提出:“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14]。”这一保障机构的建立,捍卫了那些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英雄们的权益。2018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被通过,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这不仅对企图亵渎英雄、污蔑英雄的人有所威慑,对违法犯罪者有了相应惩处措施,而且为全社会捍卫英雄扫清了障碍。

3.关爱英雄

在利益面前,英雄们往往把群众摆在前面,割舍自己的利益,成就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困难和灾难面前,英雄们往往让自己冲在前面,为了换来人民群众幸福和安宁,宁愿自己流血牺牲。对于军人英雄,习近平十分关心。因为在他看来,军人是最可爱的人。军人英雄们保家卫国,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冲锋在前,不畏牺牲,勇于奉献。所以,对军人具体的保障工作和政策的落实上,他认为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15]。对于作为民族英雄的院士们,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当好后勤部长[8]23。”这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英雄们的关爱,并为全社会在实践上做了表率。

(三)引领全体人民学习英雄、争做英雄

一方面,学习英雄。英雄身上蕴藏着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操。英雄精神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对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孩子们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并希望他们心中要有榜样,要学习英雄人物,在自己的学习中养好良好的思想品德[16]。少年儿童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命运。榜样是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角色。因此,少年儿童需要英雄人物为他们领航,也需要英雄精神助他们成长。习近平认为,“学习他人是一种美德。”“比如,学习焦裕禄,就要学习他勤政为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学习牛玉儒,就要学习他廉洁奉公、清正无私的革命本色……[17]”古有见贤思齐。当代,习近平强调学习英雄,这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美德的延续,也彰显了他的治国智慧。习近平重视学习,强调上进。他不仅要求少年儿童学、青年人学,还要基层领导学、党员干部学,甚至全民族都要学。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学习才能上进,只有上进了,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的英雄观让英雄模范和英雄团体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燃起了全体人民主动学习英雄的热情。

另一方面,争做英雄。新时代我们应如何告慰已经牺牲的革命英雄?如何致敬正在奋斗的时代英雄?习近平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4]。”他已经给全体人民指引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只有坚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才能告慰和致敬英雄。英雄模范是人民的标杆,英雄的示范效应能够激励人民追求进步,激发人民创新创造,从整体上带动一个民族要求上进的风气。归根结底,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只有全民共同奋进,中华民族才能有未来。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将争做英雄当作一句空洞的口号,应理性看待。因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英雄。诚如习近平所言,要扎扎实实工作,自己感到无怨无悔就可以了。所以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去争虚名[7]533。争做英雄要从现实出发,从个人的角色和本职工作出发,做好自己的事、做好当前的事,把英雄作为一个榜样、楷模,一点点努力奋进。这个过程就是最好地诠释争做英雄的内涵。

75年前,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战斗奇迹,朱德发表了《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以讴歌他们的英雄精神。在他看来,当时对英雄的赞扬仍然是不够的。新时代,我们最高规格礼遇致敬英雄。从现实意义上讲,习近平的英雄观为全体人民树立正确的英雄观提供了理论指导。它将激发英雄们发挥积极作用,再创新的辉煌,也将引领全体人民敬仰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

猜你喜欢

英雄
英雄犬
英雄保重
寻找英雄
致敬平凡英雄
平凡的英雄
小小的“超级英雄”
新英雄
能一个人做饭的人,都是英雄
英雄相惜
重走英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