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娱乐短视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娱乐精神建构

2020-12-20刘长宇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喜剧娱乐青少年

刘长宇,邓 超

(四川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截止2019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1]。短视频用户中青少年群体占有相当比重。娱乐短视频内容丰富、新奇、搞笑,比较贴近青少年情感需求,备受青少年青睐。但网络传播内容良莠不齐,娱乐短视频在给青少年带来娱乐和精神满足的同时,也带来较多负面影响,这容易使社会认知能力不足、生活经验比较缺乏的青少年在网络世界里迷失方向,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因此,当前研究娱乐短视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如何进行规避,具有现实重要意义。

一、娱乐短视频的类型及特点

目前,我国娱乐短视频APP数量有几百个之多,用户关注较多的有“斗鱼”“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平台,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拟人类

人是“笑的缔造者”,也是“笑的接收者”。除了人以外的其他动物和无生命的物质本体没有制造笑的能力。只有当这些动物或者物质在某些特殊的场景之中,无意间模仿出了和人相似的动作,或者印上了一些人身上特有的特点,再或者人把它们用在特殊的用途,才会出现把人逗乐的现象。我们觉得一个或者几个动物好笑,其实心里省略掉了一个对比环节,就是不自觉地拿这些动物或者物体和人做了对比。它们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本来可能是一种巧合,观赏者不自觉的将这个场景和人的日常活动联想到了一起,进而从它们身上看到了一种人的表情和状态,所以,即便是“一只蚂蚁”的短视频把受众逗乐,也是在笑“这只蚂蚁赋予了人的特有动作”。这里提到的“拟人性”,即一般动物或者无生命的物质在一瞬间出现了人特有的动作或者状态,从而让观赏者不自觉的发笑。在娱乐短视频中,拟人类就是由动物或者物质担当主角。在这类短视频中,往往不会带有语言的幽默,而更多的是肢体的滑稽,比如像动物“恶作剧”、动物“关爱”、动物“装傻”等短视频几乎都是通过肢体动作完成的。这种类型相对比较肤浅,仅仅是通过拟人性的动物找到一种类人性的状态瞬间,让网民用户身心疲惫的心理获得一下轻松的效果,大多没有深刻的寓意,只是一种简单的精神愉悦。当然这类短视频中也会出现引人思考的画面,只不过需要融入观赏者的联想和思考,比如一只“母爱泛滥”的母鸡呵护一只小狗,逗趣之后是为了一种为爱的传递而感动。

(二)滑稽类

所谓“滑稽性”,即在生活当中,人通过肢体上笨拙的动作而形成了不协调的情景,从而制造出“笑果”。“滑稽性”有两个要素:第一,表现者是人,而不是动物或者其他无生命的物质;第二,引发笑的源头一定是肢体动作制造的。这一类笑其实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解释,弗洛伊德通过分析得出每个人都有两个原始特性:偷窥癖与自恋癖。两者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因为个体的差异而程度不同而已。偷窥癖的解释也就是说,每个人对一切不想让人知道和看到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自然其他人的一些糗事也不例外。在这类短视频中,观赏者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去审视视频中的人,而视频中的人往往会因为意外或者自己的失误导致受伤等,作为观赏的个体从心理产生一种错位式的高低差异,感觉形成一种高人一等的心理优越性,从而发出一种笑——“嘲笑”。在“斗鱼”“抖音”等APP上有不少娱乐短视频就属于这种类型,它们更多的是通过恶搞来制造出笑料。因此与其说是一种“笑果”,不如说是一种“残忍”。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受众愿意收看呢?其实还是和人的天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在强度工作之后,需要获得一种原始自然的精神抚慰。

(三)喜剧类

喜剧类短视频,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具有喜剧矛盾。带有喜剧性的短视频也具有喜剧矛盾,由于短视频很短,没有承载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更多展现的是生活中的一个瞬间或者一个微片段,所以喜剧矛盾往往只有一个,在生成喜剧矛盾和解决喜剧矛盾之间产生幽默。二是刻画喜剧典型。在喜剧性短视频中,喜剧典型往往以外形丑陋或者表演浮夸两种方式塑造形象,但由于在很短时间内就要制造出“笑果”,所以这样的喜剧典型的语言和动作比喜剧电影和舞台喜剧更精炼。三是发扬喜剧精神。对于喜剧类短视频来说,大多不会追求“道”的升华,而是表现一定的现实意义。比如,抖音上有一个短视频是这样的:画面中在烈日下出现一个汽车教练在车旁休息,一个人走到他身边问他:“师傅,你一个月多少钱?”师傅回答:“差不多10000吧。”“差多少?”“差5000多”。这种朴实的语言和生活化的表情除了制造滑稽,还折射了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对大众进行正面引领。这样的短视频就是喜剧类型的典型代表。尽管娱乐短视频APP数量众多,且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类型,但又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参与性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展现自我的舞台。和传统的相声、小品等喜剧艺术相比,娱乐短视频中的演员不再仅仅只有那些光鲜亮丽的明星,而是每个普通的个体都能够参与其中录制传播内容。消除了人和人之间的层次差异,给每个人都能成为“网红”的机会。当然,也有很多明星在这类平台上录制娱乐短视频,他们在这里退却了明星的光环,和普通人融在一起,共同铸就一个众生喧哗的娱乐景观。通过这样的平台有机会让更多受众了解你、喜欢你,从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同时引起连带的经济效应。

第二个特点是碎片化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后现代的读图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慢慢摒弃了耐心阅读深奥晦涩文字的习惯,而逐渐养成快速浏览视觉符号的意识,所以现代人学习文学作品更多的选择是电影院而不是纸质读本。再加上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工作压力的增加,使得人们在工作之余没有更多时间去系统性的进行定时性娱乐,而只能选择零散性的伴随性消遣。换句话说,不能让人去守候娱乐节目,而只能让娱乐节目服务于人。手机伴随每个人,当有空余时间的时候,拿出手机点开抖音或者快手等APP,就能马上收看娱乐短视频,这是收看时间的碎片化[2]。另一方面是表现内容的碎片化,过去电视媒介上的喜剧节目往往注重故事性,也就是需要展现一个较为完整的片段。而当今大众可以说没有时间去消化和接受这样的“起承转合”的喜剧过程表达,随即演变成内容的肢解分离,从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中提取出一个典型性的幽默元素,进行凝练式表现即可,包括动物的搞笑动作都是一个典型的瞬间。在这样的片段中,人们获得一种瞬间愉悦的快感,娱乐感受直接、短暂并且相对平面化,不需要心理过多的逻辑分析和思考。

第三个特点是生活化手机从最早以通讯设备之名开始伴随每个人的左右,逐渐不断开发出多种功能,由单一的通讯设备转变为集通讯、娱乐、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设备,“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就是利用了手机和人之间这一特性,每天在平台上更新存储大量娱乐短视频,让受众随时随地接收新鲜的娱乐刺激,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生活化体现在内容上,很多娱乐短视频的素材来自真实的生活,经过编辑演员的构思和创造,组成带有娱乐性的短视频,除了笑声,有些还带有一定社会现实意义,比如“快手”上的《开车大神》就是通过散打评书式的幽默解说交通事故,欢笑中带给我们每个人警示和思考。

二、娱乐短视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是按照人的年龄进行划分的一个群体,从人的身心发展过程看,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这就决定了这个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表现为:思维活跃,个性十足;好奇心强,表现强烈;流动性强,容易变化等,他们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当前盛行的娱乐短视频大多只追求浅层次的搞笑,甚至是低俗恶搞,严重缺乏文化内涵,沦为低俗化娱乐,这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甚大。

(一)由观看向表现转变:形成一种无节制的狂欢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上的娱乐短视频APP具有吸引无数粉丝的特征,它消除了各种群体间的界限,比如明星和大众、中国人和外国人、青年和老年等。在这样的平台上,每个人都模糊了自己的身份,都拥有平等地欣赏和表现的权利。因此,青少年在这样的APP中往往接触到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娱乐内容,“两性”“暴力”“反传统”等表现元素在娱乐短视频屡屡出现,出于人的最基本的天性使然,青少年在接触观看时生理上获得一种本能的酣畅之感,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青少年形成了这样的话语方式。在这个众生喧哗的时代,内心汹涌澎湃的青少年在观看娱乐短视频后,再也不能忍受仅仅在手机屏幕前观看的快感,于是逐渐参与到娱乐短视频的录制和传播。每个娱乐短视频上传到相应平台后,不断受到广大受众的点赞和评论,进一步让每一个在娱乐短视频中表现的青少年获得了一种内心的满足感,更加促进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观看和表现的循环过程。这样的APP除了兼顾传统纸媒和广播电视媒介“看”的功能外,还提供让每个青少年“演”的机会,使得每个青少年进入了一种虚拟的世界,让他们不受约束尽情狂欢,这样的狂欢是无节制的。“大数据分析、个性化推送、滑动切换、无菜单目录等多重设计让短视频消费变得无比‘轻松容易’,让人上瘾甚至沉迷[2]。”

(二)由立体向平面转变:退化青少年的逻辑能力

无论是笑话故事还是相声小品等艺术,笑产生的缘由都和逻辑有着密切关联,也就是喜剧中强调的矛盾,有引起误会、制造矛盾、解决问题几个简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逗趣的“包袱”。而在当今深受大众喜爱的娱乐短视频中,娱乐创作方式到风格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抖音、快手等APP上出现的娱乐短视频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创作风格,因为短小的结构特点,使其不再具有情节完整和逻辑推论等特征,注入更多的是一种生理本能的肢体滑稽创作,比如“扮丑”。很多作品以恶作剧来表现某人受到伤害后给观众带来的愉悦之感,用这样的滑稽动作制造“笑果”,这样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太多需要思考后的感悟,自然也就没有升华的部分,没有太多文化因子和现实意义的存在,更多追求一种生理性直接的快感体验,即平面化。因此,作为这类娱乐短视频的创作者来说,创作能力会逐渐退化到一种肤浅的生理逗趣的意识层面。作为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少年来说,长期接受这样的娱乐短视频,自己的推理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退化。

(三)由消遣向陪伴转变:让青少年形成一种恶性依赖

以抖音、快手等APP为例,它们以其超大容量存储了大量短视频,这些短视频中很多都是时时更新的,受众手机随身相伴,逐渐养成了每天通过娱乐短视频的“笑果”来获得放松消遣的习惯。青少年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娱乐短视频实时更新的节奏正好迎合了青少年追求新奇、刺激的需求,一部简单的手机就可以满足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使得青少年逐渐养成这样一种和娱乐短视频形影不离的共生关系,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逐渐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不可或缺部分。2018年5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以及腾讯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显示,20%青少年表示“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青少年比例也接近10%[3]。娱乐形态变化带来的生活方式由不时消遣到日常陪伴,让青少年养成了一种如吸毒一样的恶性依赖,长此以往对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事项都会严重影响。

(四)从关注向迷失转变:伤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在心理方面,青少年长期沉迷于丰富多彩的娱乐短视频,把网络世界当成精神寄托,痴迷于虚拟世界之中也不愿与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交流,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逐渐养成了孤独自闭的性格和不健全的人格;在价值观方面,由于娱乐短视频制作和传播门槛低、成本低,为了增加流量,获取网络用户关注,大多只追求浅层次的搞笑,甚至是低俗、庸俗、恶搞。青少年社会认知能力十分有限,对短视频传播的内容优劣难以理性辨别,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被低俗泛娱乐化内容侵蚀,严重者导致主体精神迷失,价值观发生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与社会主流价值脱轨;在人身安全方面,不少娱乐短视频传播一些刺激、猎奇、危险、高难度等内容,极易诱导缺乏生活经验的青少年去模仿体验。近年来,青少年模仿短视频受伤事件在国内频频发生。如,2019年,山东枣庄两个未成年女孩在家模仿网红博主用易拉罐制作爆米花,结果操作不慎被烧成重伤,其中一人全身烧伤面积达96%,最终不幸离世[4]。盲目模仿变成了现实伤害。

三、娱乐短视频需要构建娱乐精神

娱乐短视频的内容创作,需要有娱乐精神的引领和支撑。娱乐的精神内涵,需要人性的光辉和人文的关怀,最终力求到达“澄怀味象”的审美境界与纯粹状态[5]。娱乐精神应当是现实表达、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因此,娱乐短视频创作应该注重现实性、内涵性和价值性。

(一)注重现实性

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5G、VR、AR等技术的使用推广将极大促进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娱乐短视频网络技术不断更新是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体现了时代特色,但其内容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内容表达又必须回归现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娱乐短视频的创作,注重记录真实生活,反映现实社会,体现时代要求和大众心声,而不是无病呻吟,与社会现实完全脱节。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具体体现。以抖音短视频为例,里面推出的视频内容有“卖萌”“撩骚”“恶搞”等形式的,虽然受一部分网友粉丝追捧,但是关注度和粉丝量明显低于现实题材的短视频。比如,有的抖音号以“传递正能量,让爱温暖人间”为视频创作主题,重点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困难生活,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号召社会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视频点赞累计已超过千万,粉丝数超过百万。因此,娱乐短视频的创作内容应该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这样才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二)注重价值性

娱乐短视频内容作为一种被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精神文化产品,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特别是短视频的主要用户集中在24岁以下群体,中小学生占了不小比例,他们更容易受短视频内容价值影响。当前关注使用热度较高的娱乐短视频,创作内容存在价值导向不正问题,且较为突出[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7]。”娱乐短视频要行稳致远,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坚守文化使命和价值担当,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引领和内容主题,实现娱乐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共生[8]。

(三)注重内涵性

很多娱乐短视频有形式无内容,惯用“套路”千篇一律,内容空洞无内涵,只是片面追求感官刺激的快感,缺乏文化内涵和审美品味。在娱乐短视频内容存在同质化和泛娱乐化流行趋势下,受众对夸张表现、单纯搞笑和简单追逐流向的视频已审美疲劳,注重文化内涵和思想品质的视频内容更受青睐。当前娱乐短视频创作,可尝试借鉴高端传统视听节目,吸收有益有趣内容,才能有助于兼顾大众化传播和视频内容质量提升,体现更多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9]。近年来,“歪果仁研究协会”创作推出的系列视频之所以能迅速走红,产出的内容点赞均在25w+左右,粉丝忠诚度奇高,是因为生产机构以拒绝泛娱乐,做有态度的内容为创作理念,坚持做对年轻人有价值的内容,不会单单为了搞笑、蹭热点而出内容,不追逐无效流量[10]。

总之,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全社会应该为青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因此,娱乐短视频创作一方面要贴近社会、直面现实,让青少年真实直接地了解现实社会;另一方面还需要对社会负面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对正面现象大加推广和赞扬,净化思想和心灵。只有这样,媒介化时代下的快餐娱乐作品才能提升创作的艺术层次,意义更加深远、思想更加深刻,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喜剧娱乐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杯具们的喜剧
爆笑喜剧
喜剧世界
青少年走进人大来“尝鲜”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