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坳里的羊群

2020-12-20

时代邮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阿花山坳福贵

午后,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庄似乎仍在午睡中没有醒来,不温不火的阳光轻拥着村庄,安静又温暖。

一串铜铃的响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接下来是一声浑厚、粗犷的吆喝声,同时伴随着“呼呼”的声音,那是鞭子划破空气发出的声响。不远处的山路上,一个放羊的老汉慢慢走近,他的身后是一群羊,大概有六七十只,或许有上百只……我不确定。这些羊欢快地跑着、跳着,让人眼花缭乱,好像天上的星星,稍一眨眼,就再也数不清楚。

羊群一边前行,一边啃食路边的野草。山里的时节走得缓慢,虽值深秋,大多草木仍旧葱茏油绿,也有一些野草开始泛黄。羊群嚼着绿叶,也爱把头埋在泛黄的野草中寻觅。“它们鬼精着呢,知道茅草的根甜,专寻茅草根嚼。”老汉笑着说。听似嗔怪,却带着一丝自豪,那神情像是跟人谈及自家的孩子。

老汉停下来,专注地看羊群吃草。间或走到一只健壮肥硕的羊跟前,轻轻甩一下鞭子,说:“大牛,别光顾着自己吃,也让着点孩子们。”“大牛”身边的几只小羊“咩咩”叫了几声,像是在声援老汉的抗议。接着,老汉又伸出粗糙的手掌抚摸一只母羊,叮嘱道:“阿花,多吃一点,别挑食,得让肚子里的宝宝吃饱喽。”“阿花”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啃下几片灌木丛里的树叶,嚼个不停。

看到我惊异的目光,老汉告诉我,他给每只羊都取了名字,也了解每只羊的喜好。羊群在吃草的时候,老汉就开始跟它们聊天,认真吃草的要表扬,故意捣乱甚至欺负同伴的要批评,刚产了崽的母羊要安慰,内向不爱动的要多鼓励……

老汉跟我解释:“它们能听懂我说的话。”看着他憨厚的笑容,我认真地点点头。我想起了《活着》里那个叫“福贵”的老人和那头叫“福贵”的老牛,长时间的陪伴与相处,让两个“福贵”之间产生了一种默契,一种心灵的相通。就像老汉与他的羊儿们。

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在漫长的时光里,能有一群可以说话的伙伴,应该算是一种幸运。两千多年前,被匈奴流放的西汉使臣苏武,在人迹罕至的北海边与一群羊为伴。长达十九年的岁月里,他一定与羊群有过无数次对话,把他的坚贞、顽强以及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都讲给羊儿们听。如果没有羊群的陪伴,很难想象,他该如何度过无数个痛苦又难熬的深夜。

羊群到了一个山坳里,无法再往前走,于是四下散开安心吃草。目光所及,除了石头,便是或青或黄的野草、灌木。耳边除了风声,便是羊群沙沙吃草的声音。阳光如金色的波浪般,在山坳间静静地流动。

老汉索性躺在草地上,双手枕头,仰望天空。他在看些什么,想些什么?我不知道,我也没有问。我只觉得这样的画面很美,与法国画家米勒的经典油画《牧羊女与羊群》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更鲜活生动。

此时,这个小山坳宛若世外桃源。

猜你喜欢

阿花山坳福贵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山 风
阿U“新蚊连啵”
阿花的小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