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宋体字谈汉字书写之法

2020-12-19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城西中心小学陈锋

家长 2020年34期
关键词:横画点画弧度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城西中心小学 陈锋

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明代的宋体字,在笔画上仍然保持了中国书法的本质特征。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点、捺、撇及转折处的顿挫处理,这就是对书法运笔进行了高度的艺术化概括,从中比较容易看到数学元素。如:块面等几何形体,线条的直曲、长短、平行和相交,角度的守恒与变化,弧线、弧度的曲率,还有黄金比例的运用、等分和对称空间形体等。可以说,宋体是书法高度的艺术化概括。本文试图以宋体字为对象解析书写的一般规律。

一、书法是点、线、面构成的艺术

达·芬奇曾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艺术专论》的思想:“欣赏我作品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数学家。”书法作品中点画的形态常常是富有变化的,所谓“万点异类”“因字而形”,就是说,通过点画提按、使转、蓄势、曲直、迟速,虚实相生,黑白分割,巧妙布局,使字书写线条中,不平正而平正,平正之中深寓变化,组合成作品能繁而不杂,疏而不散,顾盼多姿。

在数学领域,线条可分为两大类:直线和曲线。直线又可分为垂直线(丨)、水平线(一)、斜线(丿、乀),而曲线(含折线。如乛、亅、乚等)又分为波纹线、S形曲线、C形曲线、旋涡曲线等,当然有的曲线只出现在古文字如钟鼎、小篆中。线条在字形中表达出丰富的情感语言:垂直线体现出一种引导和延伸的作用,给人以刚劲、正直、力量的感觉;水平线给人以平稳、沉着、宽阔、安静的感觉;斜线给人以变化、动感和不稳定。而曲线是动感极强的线条,它包含的空间和容量是多样的。“长线条”具有流畅和柔和感;垂直平行排列,给人以整体升腾之感;而水平平行排列给人以沉稳、开阔之感。“短线条”给人以力量和停顿之感。

由此可见,书法中各种字形的变化与不同线条的运用是不可分割的。线条美是字形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书法家们通过各种线条的组合,却能产生出令人惊叹的美学效果。书法是以汉字本身独特的象形性、图画性特点作为加工对象的,从根本上说成为汉字在书写层面抽象的再创造。作为形成中国书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毛笔,它柔软而富有弹性,能随意地弯曲扭动,张弛有度,能潇洒自如地表现出各种粗细、大小、曲直、刚柔的线条变化,更能把书者的情感赋予其中。比如,二王字体刚健娟秀,朴素精巧,飘逸端庄;颜体书法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雄壮刚强,庄严肃穆;柳体笔力遒劲,挺拔而具骨感……书写者的技艺到达一定高度时,点画线条随心书写,千变万化,书法艺术于是通过笔画、结构、章法、墨韵,使汉字潜在的审美理想,从点、线、面上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极大地超越和升华原有的审美意趣。

二、例谈汉字书写之法

汉字书写从诞生到现在,经过了无数人的选择和积淀,在“优胜劣汰”中对几何学原理的运用,所以才显得如此完美。

1.线段:线段有如下特点:有限长度,可以测量;有两个端点;具有对称性;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再看看我们书写的横画,同样每一笔都有明显的起笔、收笔(所谓起笔,就是指一画的开始;所谓收笔,就是指一画的结束)。起笔和收笔,即如线段的两端,决定点画的长度和形象的关键部分。颜真卿称之为“末”,梁武帝萧衍则称其“端”,两者是一样的意思。笔画应做到长短有别,以求参差之美。”如书写“美”字,四个及四个以上的横画同时出现时,则应突出主横,使其在所有横画中最长,力求做各横长短参差。这就是书法所说的横画有主笔、次笔之别。

2.等分或等距:等分,既有线段的等分,也有空间等分、角的等分等。如果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横画,这些横画在书写时除应等分处理,还应使其相邻横画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否则,就会使整个字产生疏密不均、布白不匀、重心偏左或偏右而重心不稳。如“重”有六个横向的笔画,加上短撇,将中间的竖画六等分了,中部也均分为四个小方形;“而”字四个竖向的笔画,等分了下半部分,形成三个等距的空间。

3.平行与相交:我们知道“同一平面上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反观汉字中很多笔画的方向也是相同的。比如,前文谈及宋体字,字形方正,横线与竖线采用平行构字法,有极强的笔画规律性,从而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美感。如“里”有五个横向的笔画,“而”字有四个竖向的笔画。教师在教这些带有多个相同方向笔画的字时,可以提出平行的要求,即方向相同的笔画要尽量平行。在名家书法当中或日常书写中,横画向右上带着角度稍作上扬,相应的横画也要与之平行。

4.曲率:曲率就是数学上表明曲线在某一点的弯曲程度的数值。曲率越大,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实践表明,符合曲率的曲线似乎更有美感。汉字笔画如撇、捺等,又因为它们在汉字位置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笔画也有弯曲程度的各种变化。当教师引入弧线和弧度,书写问题则会迎刃而解。比如,一些笔画弯曲位置和曲线采用了圆弧线(即为圆的一部分)。通过形象的图示可见,弧度越大线条的弯曲程度也就越大,弧度越小,线条弯曲程度也就越小。在教撇画时,斜撇、平撇、弧撇则可这样描述和强调:斜撇的线条直挺俊利,弧度很小,如“攵”的第一笔;“千”字平撇势直锋利,没有弧度;“乃”字弧撇圆转温润,弧度较大。

5.角度:书法中,由于笔画在书写时并不成完全水平或垂直,所以我们可以用“角度”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笔画的倾斜程度。数学中的角按其度数的大小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等,汉字中的很多笔画和结构也可以根据角和角度来表现美感。

比如横笔,在书写中,一定要自然向右上微微地斜一点儿,倾斜度的大小常常因人而异。但平横的倾斜度一般与水平线呈5°一7°左右的夹角,而斜横的倾斜度也大致在10°一20°间。因此,当我们书写“文”时,其横画就应稍向右上倾斜。过去常说“横平竖直”,但真正横画可以近似地认为是180°的平角;竖画与横中线相交要成90°的直角;撇、捺与水平线的夹角一般成锐角,撇捺之间的夹角约为60°或90°;走之旁的“ㄋ”与水平线要求大于90°的钝角;在弯折位置多采用了30°、45°、60°,也有90°、150°等特殊角度结体。

6.黄金分割律:万物都是和谐统一的,数学中也包含着和谐美。最著名的和谐美的例子就是黄金分割比了。比值为1∶0.618,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启功老先生对黄金分割律和书法的关系颇有研究。他在研究古人书法结体规律得出了著名的“黄金结字规律”——笔画的承接位置基本都在1/2或1/3的位置上极具美感。无怪乎启功大师叹曰:“运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7.几何形体:书法的整体构字模式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矩形或正方形构字方式。如“日、目”等是长方形,有时为了体现别致,常采用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扇形、圆形等几何图形。上宽下窄的倒梯形和倒三角形的“块面”给人以刚劲、下坠的方向感(例如“口、田、百、下、丁”等字形);正梯形和正三角形的面给人以稳重、升腾的方向感。汉字外形融入了数学几何图形,如果注意观察、巧妙使用,不仅在写字中能很好地把握汉字的结构,教学也能形象、直观,趣味倍增。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这是古代哲学家对数学美的一个高度评价。学习书法,不能不涉及数学。利用数学同样能从另一个角度堂窥这门艺术的奥秘,甚至利用数学能驾轻就熟地掌握书写技能、感受书法的魅力。当然,仅仅知道一些书法与数学的关系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善于在书写中发现各种潜藏的数学结构、运算间的关系,建立和运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唯有如此,才能在书写中发挥出蕴藏其中的数学辩证思维之力量,并进行适宜的转化来服务书法学习。

猜你喜欢

横画点画弧度
苕溪诗蜀素帖 技法精讲(十一)
楷书点画使转的学问
颜真卿楷书“点画”的教学课例
画说汉字——百
学生写不好“横画”的原因分析与解决策略
七绝·春雪
不自由
弧度制的三个基本应用
南瓜
希腊:日落最美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