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探析

2020-12-19福建省诏安县下官小学江秀丽

家长 2020年34期
关键词:版块微课信息技术

□福建省诏安县下官小学 江秀丽

一、当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不均

由于各学生之间都会存在成长环境与自身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对计算机的熟悉度与操作水平都会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教师尽管认知到了这一差异,但也会由于时间精力等因素在实际教学中难以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解疑时间,或为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更多扩展的内容,从而避免影响原课程计划的上课进度,影响到全班上课效率。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不但使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跟上授课进度,也在被迫让成绩优异的学生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重复学习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总之,不同层次学生的实力基础皆有差异,课堂教学的成效也会大打折扣,教师最终依然难以把握教学节奏与进度,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二)信息技术课堂缺少重视度及师生互动

受到如今应试教育风气的影响,小学信息技术这一技能操作类学科在大多数家长和教师的眼里远远无法同语数英这些科目相比,对信息技术这一学科不够重视。学校里经常会有班主任、其他教师占用该课的现象,部分学生受到该观念影响,也会利用上课时间完成别科作业或是打电脑游戏,而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也表示司空见惯,不予理睬,如此一来,教师往往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与此同时,部分教师还是未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引领方向,仍然运用传统授课方法传输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只是通过多媒体演示一遍操作流程、交代课堂任务,之后便由学生自主进行相关练习。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并没有在有效时间内得到良好反馈与解决,课上到一半,师生基本都在各做各的事情。学生在课堂中根本难以提起兴趣或集中精力,不理解的知识点只会积累得越来越多,以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教师的教学质量将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微课的基本含义与理念特征

(一)“微课堂”首创背景

由佛山市教育局信息网络中心提供的信息来看,该局的胡老师首次提出微课这一概念的想法,将原本长达近1个小时的课程截取无味无用的前呼后缀,仅仅保留中间的精华部分,缩短至不到10分钟。胡老师指出考虑到学生注意力的最佳时间段往往不会很长,而这样的简短网络课堂正好可以最大强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而且可以中途暂停的特点也正好给学生不懂马上就查阅资料的时间,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堂的精华部分就这约10分钟的片段教学,平台上也会提供相关的教案设计、教师笔记、练习试题等辅助学习理解的工具,这些功能的组成最终为这样的短视频教学形成了近乎完备的模拟教学环境。如此一来,微课虽作为一项教育的新型技术,但始终还是基于传统的教育元素,可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发展为传播简易的资源共享化课程体系。

(二)微课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首先,微课的课程内容少,课程精。与传统课程相比,主题突出的微课更具有对重难点的针对性,能够满足教师对课程的核心需求。学科知识点的突破在传统课程中往往需要几节课的时间完成,而教学主题由于学生能力分布差异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仍然难以抓住。此时,内容精简并且可以反复观看的微课更能发挥作用,学生可以对自己不懂的知识进行反复多次的观看并进行相关练习。其次,微课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这个“微”字,片段教学的简短并非毫无根据,它是基于中小学生的心理集中能力衍生出来的应用,一节5~8分钟的课堂与45分钟的传统课堂相比,更能够保证小学生专心于对重难点的学习与探讨。这样的课程片段能够让学生“学后即复习”,不漏下任何知识点,及时完成相关习题,从而避免以往那些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的现象。

三、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一)提供给小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兴趣始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小学阶段教师的一个重大任务便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与自我探究的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认真备课,有效进行层次化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在配合新课改的基础上,应慢慢地将微课引入教学环节。考虑到授课对象的年龄较小,新兴事物往往更能提起对方的兴趣与好奇心,从而引导他们自我探究,主动学习,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认识机器人》这一版块时,教师便可以从学生都喜欢的变形金刚或是叮当猫一类的角色入手,首先勾起他们的兴趣,让其注意力集中参与活动,然后利用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制作一些有关代码设计与机器人拼装的短视频。以这样一种清晰又直观的方式为其呈现本章节学习相关的具体流程,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用大量的描述性文字解释复杂难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基础的Adobe软件,以此对视频进行加工,让机器人更加栩栩如生,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该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也正好为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知识拓展。如此一来,则可完善他们的价值观与自主学习意识,打破低年级学生与晦涩知识的距离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质量。

(二)因材施教,减少学生成绩差异

考虑到微课程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对于信息技术成绩优异的学生或许可以一遍掌握、一看就懂,但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如此简短的片段教学或许还是不能让他们明白所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准备微课视频时也会考虑到因材施教这一理念,做出精读版块及扩展版块两大内容。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让各个层次的授课对象在课余时间都能够进行不同层面的学习,这样的异步教学进一步保障了基本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譬如,在学习拆分和合并单元格这一块内容时,在微课视频的指导下一遍就成功的学生便可多去尝试一下相关的练习试题,甚至可以学习扩展版块中利用Excel表格进行公式运算的内容,而未理解透彻的学生则可打开精解版块,继续观看详细微课视频。

(三)趣味教学,降低学习难度

教师应在利用“微课”进行趣味教学的基础上,为这些低年龄段的学生以带着问题学习的角度一遍遍地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走进计算机》这一章节时,教师应抓住重难点,就是区分永久与临时储存,此时教师便可通过一则Flash动画展示一个正在打字的小兔子的电脑突然没电了,随后抛出问题,此时小兔子敲出的文字是否还保存着?从而进一步解释硬盘与内存的功能,把繁杂的知识点简易化,让学生豁然开朗。

四、结语

“微课”课程容量较小、用时简短,成果也容易转化,各个平台都可以传播讨论,而广大教师可以就此也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授课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以及专业水平。这种主题突出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和学生皆是双丰收,彼此能力都会相应有所提高。然而,如今由于微课发展尚不成熟,大多数教师仍然在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备课,严重影响了微课的发展进程,也难以更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利用有效措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版块微课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媒体我国冬奥雪上项目报道版面探析
——以新浪网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报道为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