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对外新闻话语翻译的受众意识

2020-12-19司显柱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受众

司显柱

论对外新闻话语翻译的受众意识

司显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高级翻译学院)

聚焦如何提升我国对外新闻翻译效果,在对新闻、新闻翻译、机构翻译等概念阐述基础上,围绕向谁说,根据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从精准定制、以小见大和热点契合等多个维度论述我国对外新闻翻译如何在受众意识指导下探索一条符合国际受众需求的传播路线和翻译策略。

新闻翻译;翻译效果;受众意识

一、引言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和理解中国,成为当下中国国际传播的重要任务。作为中国国际传播排头兵的对外新闻一直是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也肩负着让国外公众了解中国的重要使命。在对外新闻生产中,翻译是促进对外新闻信息流形成的关键途径。“通过翻译信息才能跨越语言疆界得以传播。一国对另一国声明的频繁回应实际是对翻译提供的信息的回应。”(Bielsa & Bassnett,2011:11)可见对外新闻的生产和传播离不开翻译。

在我国实际承担对外新闻传播主体的是像《中国日报》、新华社外网、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等媒体。由这些涉外媒体实施的对外新闻报道话语一般是以相应的中文底稿为蓝本,再按照一定的规则,并历经一定的程序(如选材、翻译、编辑、审读、定稿)产生的外文文本,而非由机构外某一个或几个人翻译出来的文本。换言之,我国对外新闻文本建构的主要实现路径是新闻翻译,具体来说就是机构翻译(institutional translation)。我国对外新闻生产机构的翻译成效如何呢?为了提高成效采取何种策略呢?要考察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讨论与此密切关涉的几个概念,即新闻、对外新闻、新闻翻译、机构翻译。

二、机构翻译与新闻翻译

尽管学者们把新闻定义为对真实事件的记录、对社会的真实及完整记录等,但事件都是经过媒体编辑、选择并包装后才成为新闻,而选择必然涉及倾向,因此新闻天然就不是客观的。一些新闻报道看似采用客观的中性报道方式,实际上是通过对客观事实和叙事角度的选择巧妙地表达了媒体的主观价值判断。美国社会学家甘斯(Gans,1980)认为,新闻本身不局限于真实的报道,它也包含价值观,或者说关于倾向性的说明。媒介不仅仅是在报道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事实,也在或明或暗地提倡或反对什么,以理想的图景力推主流价值观。因为新闻报道不仅代表政府的声音,还与政治问题和国家的国际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对外新闻作为由国家重要新闻机构发起的行为需要在与国家政策和国内主流媒体意识形态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能动地参与到自身意识形态的建构。

新闻翻译是一种机构翻译,即“在或为特定的组织机构(内)的翻译行为”(Baker & Saldanha,2009:141)。机构翻译的目的往往是“实现和促进对内强化意识形态、增强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对外塑造国际形象、沟通国际交往”,并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自利性”等内在属性(任东升,2015:25)。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机构翻译的政治与文化交流功能,以机构名义进行的规划性或规模性的翻译实践常常是国家规划性的实践活动,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徐英,2016)。“国家同时担当机构翻译的发起人、赞助人和翻译主体三个角色,机构翻译是一种自控型翻译实践,译文质量的‘自评’高于接受系统的‘他评’。”(任东升、高玉霞,2015:95)由此可见,机构翻译的特殊性决定着它必然是一种超越传统翻译实践的文化政治实践,以政治优先为原则(同上)。

机构新闻翻译就是以国家的名义为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而自发实施的自主性翻译实践,是一种国家翻译实践。新闻翻译并非仅仅涉及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译者依据机构、国家的对外传播目的和一定的认知模式进行的话语社会实践活动。新闻翻译对原文忠实性(faithfulness)的考虑要让位于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性(objectivity),译者在翻译新闻时要加以编辑(Bielsa,2007:144)。新闻翻译者往往同时也是原新闻的改写者和干预者,即编译者,更为独立和自由(ibid.:143)。事实上,编译(transediting)是新闻翻译的一种常态,是各国处理国际新闻时常采用的一种翻译实践(Munday,2007:151)。新闻编译是多方(译者、把关人、编辑、机构)参与的机构行为,而非某个新闻译者的个人行为。译文新闻话语通过对原文的编译构建和传播某种社会知识,包括运用语言策略传递某种特殊意义,树立某种特定形象,与新闻机构视角不同的话题会被删除或淡化(van Dijk,1998)。同一或类似的新闻事件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的报道。经机构翻译后的新闻自然成为译语环境下媒体传播的对象,和其他新闻一样发挥着社会效用,强化着人们的信仰,并左右着人们的观点。“我们对于世界的大部分社会知识和政治信仰来自于我们所阅读的新闻。”(ibid.:110)

新闻翻译表现出的上述特征,包括对原文的操纵与政治优先原则,可以从翻译研究的社会学、文化学视角考察。翻译研究操纵学派认为,所有翻译都隐含着为了某种目的而对原文进行不同程度的操纵。根据译者行动模式理论(Wolf,2011:10),翻译行为被放在更宽泛的职业语境中考察,译者、原文作者、客户或委托人、译文读者等都在译语文本生成过程中起着作用。译者被看作是与各方合作的专家,与翻译任务中的机构和其他人互动互存,以保证译本符合相关各方约定的要求。库尼克和曼迪(Cunico & Munday,2007)指出,译文可以被视为处于具体的社会、时间和地理环境下的符号形式,由译者、编辑在相应的翻译政策下生成。翻译本身应该被视为复杂的政治、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翻译过程并非是中立、单纯的。因此,在开展对外新闻报道,建构新闻翻译文本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勇于发出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这是不言而喻的。

三、我国对外新闻翻译成效考察

对外新闻话语翻译作为对外传播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从传播学的视角审视其翻译效果就是考察其传播效果,二者是一体两面。传播效果是一切传播活动中的核心要素。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对外传播,传播效果都是命脉。如果传播效果不佳,一切努力轻者事倍功半,重者徒劳无功。要研究和改进我国对外新闻话语翻译,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自然成为重中之重。

郭可(2002)的《中国英语媒体传播效果研究》采用实证调查法,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大陆英语媒体的传播效果,认为中国英语媒体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受众定位趋同等问题,媒体理念、可信度、非产业化运作以及语言和文化等因素造成了中国英语媒体传播效果欠佳。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凤凰卫视副台长、《时事开讲》、《口述历史》节目主持人、制作人曹景行从电视业界的专业角度指出,对外传播不能是对内传播的简单翻译,要实实在在地从效果出发(云耕、单琳琳,2006)。传播效果既是媒体对外传播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提升媒体的对外传播效果才是“硬道理”。

要提高我国对外新闻话语翻译的传播效果,首先必须明确“我”是谁,做到知己,从而明确说什么,同时还必须知彼,明确向谁说,即传播的对象或者受众,了解他们的需求,知道他们最想要什么,并在此基础上从接受者的角度思考如何说的问题。明确“我”是谁意味着要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自己的立场;明确向谁说就是要了解对外传播的目标受众是来自其他文化背景和思维背景,拥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判断,他们所习惯的新闻话语从常见内容到意识形态再到语言风格都可能与我们存在极大的不同。如此才能实现对外报道想要实现的目标,即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提升我国的国家软实力和在国际影响力,塑造出我们所希望的国际形象。

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会选择性地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理解和记忆也是选择性的。因此,对外新闻报道翻译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就需要满足国际受众需求,报道他们想要了解的信息,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的好奇心。本文聚焦于如何提升我国对外新闻翻译传播效果,围绕向谁说,根据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从精准定制、以小见大和热点契合等多个维度论述我国对外新闻翻译如何在受众意识指导下探索一条符合国际受众需求的传播路线和翻译策略。

1 精准定制

当下国际新闻传播仍被西方垄断,美国媒体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中国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或者发出的声音被扭曲(柏丽娟、陈馨、许舒涵,2016)。在西方媒体的长期涵化下,国外受众对我国的认知和态度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根本的改变。在此情形下,掌握国际新闻传播话语的主动权,塑造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是个漫长艰苦的过程,需要科学实施,耐心推进,经过长期报道积淀才能产生效果。

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对象和目标。作为不同文化主体的受众群体往往因为文化的累积性作用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化特征。受众细分是选择目标受众与进行内容定位的前提,也是确立差异化新闻翻译策略的基础。要想做好对外传播,必须了解受众的需求。如果将读者只是泛泛定位于想了解中国的国外受众或华人、华侨,容易导致新闻翻译作品的趋同性,不利于品牌特色建设。深入细致地进行受众分析,了解受众的思维习惯和对中国信息的需求,有助于对外新闻产品的精准定制,通过差异化翻译,生产适应性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对外新闻翻译更应遵循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从细节处入手,推动精准传播,努力服务差异化读者群体的信息需求,调动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了解欲望和热情。例如:

(1)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a. The Long March-2F carrier rocket carrying China's Shenzhou-11 manned spacecraft blasts off from the launch pad at the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in Jiuquan, northwest China’s Gansu Province, Oct. 17, 2016.(新华社全球版)

b. JIUQUAN, Oct. 17 (Xinhua)—China on Monday launched manned spacecraft Shenzhou-11 that will dock with the space lab Tiangong-2.

The spacecraft, with two male astronauts on board, was launched from the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in northwest China’s Gobi desert on the back of a Long March-2F carrier rocket.(新华社中国版)

对比新华社全球版和中国版对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英文报道可以看出全球版服务目标是以全球视点为国际读者提供资讯,新闻翻译所追求的是新闻要素的简洁和准确传递。而中国版考虑到受众对中国情形的更多关注,编译内容更加丰富细致,并对多个关键词建立了新闻链接,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内外有别。

2 以小见大

基于世界各地区受众特点的不同,新闻翻译需要制定差异化策略,量体裁衣,实现新闻产品的精准制作。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打造融通世界的故事载体,打造融通文化的人格化符号(杨振武,2015)。而故事性新闻报道是目前西方报纸、杂志常见的一种报道方式(王灿发,2007)。翻译对外新闻话语在内容选择上要重视小故事、小人物视角的建构,以小切口来折射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趋势,以更为真实、亲近的新闻视角呈现国家元素和民族文化,努力做到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请看一则新华社关于探访在中国企业快乐工作的埃及员工的资讯。

(2)从埃及首都开罗驱车向东行驶120多公里就抵达了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埃及泰达特区投资公司(简称泰达公司)的大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中。这家负责合作区开发运营的公司内有许多埃及员工正在忙碌工作。

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泰达公司招商部经理纳赫拉·伊马德在伏案工作,30岁出头的她身着一袭白色服装,举止优雅,与人谈话时总是面带微笑。

在泰达公司工作7年,从一个普通职员成长到今天管理岗位上的业务骨干,伊马德认为,在泰达工作最美好的事就是这里埃中员工间互相理解、尊重和融洽的沟通交流。

“我喜欢在这里工作,我的中国同事们了解并且尊重埃及的文化、风俗和习惯,办公室里始终充满着和谐包容的氛围,令我十分感动。”伊马德对记者说。

伊马德表示,泰达公司业务的稳步增长还得益于中方重视对埃及员工的培训。她说,中国同事总是毫无保留的传授高效的工作方法,“与中国人共事7年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认真’,认真专注地对待每一件工作”。伊马德说,在泰达的工作使她成长,不断提升自我。

据了解,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分为已建成的“起步区”和建设中的“扩展区”。“起步区”占地约1.34平方公里,软硬件综合配套完备。截至目前,“起步区”入驻企业60余家,累计吸引投资超过10亿美元,为当地提供数千个就业机会。

阿米拉·拉扎在泰达工作8年,现任公司运营管理副总监,她的眼神和谈吐中流露出坚定沉稳的气质。谈及在泰达的工作,她表示,中国同事对埃及员工真诚和尊重,公司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我本人就曾多次参加在中国的培训项目,受益匪浅”。

拉扎对记者说,中国人给她的印象是说得少,但做得很多,他们对认准的事有坚定的意志。2011年1月25日,埃及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随后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务。在此期间,大部分外国企业选择离开埃及,但泰达从没离开,“当时我们在一起商讨的始终是埃及国家秩序恢复后如何尽快重新开展工作,特别是加强新员工雇用和培训方面”。

在泰达公司大楼内随处可见向员工宣传优良工作习惯的屏幕,屏幕展示的PPT展示了“优秀习惯”和“错误习惯”的图样,生动有趣且注重细节,潜移默化引导员工完善自我。楼内每间办公室,每个员工的办公桌上,物品都摆放得整齐有序。

AIN SOKHNA, Egypt, Oct. 18 (Xinhua)—Getting up at eight o’clock in the morning, Nahla Emad walked to her office with a clear and active state of mind to start her work in a new day.

For Emad, 30, the experience of working in the China-Egypt Suez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SETC Zone) for the past seven years has greatly changed her attitude toward the Chinese people as well as her own life.

“Now everything at work is like a habit and the company is like my home. I live here, work here and built up my family here,” Emad told Xinhua.

Established in 2009, the SETC Zone, with an initial area of 1.34 square km, has so far attracted 65 companies and investment of more than 1 billion U.S. dollars while offering thousands of jobs for local people. Another expansion project of 6 square km is under construction.

Located at Ain Sokhna, a town near the Suez Canel and some 120 km east to the capital of Cairo, the area rises today as the “first Chinese city in Egypt.”

It has become a landmark project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Egypt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posed by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in 2013.

As Emad said, the garden-like zone, operated by Egypt TEDA Investment Company, is like another home for nearly 250 Egyptian employees working on its development projects.

“I was young with no experience in this kind of job when I joined the TEDA team, but now I am a manager of the marketing department,” Emad said, adding that she had never dreamed of such a promotion.

Proudly talking about her work, the young manager said she works from 9 a.m. till 5 p.m. every day, with one hour's lunch break, adding the company provides transportation for staff to go back home on weekends.

“My life in TEDA is stable and organized. I can feel my progress every single day,” she said.

“I learned from the Chinese people’s concentration on work, perfectionism and constant desire for self-development, which are valuable principles that I will always hold on to in the future,” she said.

Regarding cooperation with her Chinese colleagues, Emad told Xinhua that “all the Chinese staff have developed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Egyptian habits, traditions and customs, so they know how to deal with us and they always care about our feelings at work.”

She continued saying that the company has set an example of the Chinese-Egyptian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a coherent environment where cultures and expertise are shared.

In the seven-story TEDA office building, everyone is busy at work in good order. A panel on the wall of every room shows in detail the workflow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at work.

对照原文可以看出英文编译对原文作了一些调整,第一,在内容上增补了关于普通埃及员工Emad的更多信息,如起床时间、上班方式、情绪、婚姻情况、具体工作时间、午餐、周末通勤方式、Emad眼中的同事与公司印象等,使小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鲜明,又删减了有关该国反政府游行与领导人辞职等宏大政治叙事;第二,在结构上进行顺序调整,以Emad的早晨为切入点,交替引入对泰达公司的客观性介绍和Emad眼中的公司形象,实现人与物、主观评论与客观陈述的自然交融,符合英语新闻常见的文体特点。蔡名照(2015)认为,把中国的发展成就、发展道路、发展理念融入普通中国人、中国家庭、中国企业的故事中可以使中国能够被世界形象地感知到、触摸到。

一滴水折射一个世界,让读者能看到小事件后的大画面。以小见大实质上就是以受众为中心,强调对人的关注,重视个体权益,强调情感性。讲好小人物的故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普通居民,从而使译文体现出生活气息,更具人情味,符合西方重视个人价值的心理,有利于吸引读者。而摘译、顺序调整、增删则是新闻翻译常见的手段。

3 热点契合

传播学者施拉姆的共同经验范围概念表明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双方必须具有共同的经验才能进行(侯迎忠、郭光华,2008:3)。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双方之间的共同经验范围也相对比较小,这使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面临着重大考验。新闻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并挖掘所传播内容与受众之间的联系,通过寻求共同经验范围引起国外受众的共鸣。

对外新闻在主动出击的同时应对国际热点问题多加研究,通过迎合相应地区的热点话题建立信息关联,提升受众了解中国的热情。技术创新、环境保护、教育改革、经济复苏、体育健康、全球气候变化、核危机、能源危机、粮食与饥饿、反恐、难民等世界性话题都有利于对外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规避敏感问题和冲突性认知,拉近中外心理距离,达成共识,提升新闻的对外传播效果。从承担国际责任方面看,中国的对外传播机构应该对这些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持续性的关注,逐渐提升自身在国际议题中的责任意识和话语权,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国际权威媒体形象。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新华社第一时间播发了一条短消息,世界各大重要媒体纷纷转载。这则国际新闻报道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热点问题的契合和报道的时效性上。对外英语新闻的编译工作亦要遵循同样的规律,善于成体系地突出国际化主题译介工作,这对于提升我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无疑会作出重要的贡献。

以为例,在2016年7月6日至10月17日期间的新闻有27篇引用到新华社的报道内容,而其中有七篇是有关中国最新的科学技术进步,如It’s Real! China Tests New Bus That Can Actually Drive over Cars(2016年8月3日),The World’s Largest Radio Telescope Is Ready to Hunt for Alien Life(2016年7月6日),Astronauts of China’s Shenzhou-11 Become National Heroes(2016年10月17日)等。上述新闻还得到了美联社、路透社等多家国外媒体的报道,其中有三篇是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如China’s National Day Holiday Expected to Boost Tourism(2016年9月26日)。这些英译新闻因为很好地契合当下国际社会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所以被引用量较高。

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随着“傅园慧”、“洪荒之力”等词汇的热度不断提升,国人对于奥运会的传统认识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而相应的新闻翻译不但有助于提升中国体育文化与国际热点的契合度,更有效打破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刻板印象,民族骄傲、官员政绩、个人荣辱等僵化的陈旧观念一扫而空,展示个性和自信的体育风气得到弘扬。在同年8月至9月期间《中国日报》英文网站提到傅园慧的报道多达98条,国外的主流媒体几乎都对傅园慧作了报道。《华盛顿邮报》关于傅园慧的报道中有四篇引用了新华社的报道内容。

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田颖(2015)对新华社英文推特和英文脸书的英文报道统计结果显示境外社交媒体上所反映的新闻热点主题可以归为几大类:环境(如“雾霾笼罩中国首都北京”)、能源(如“中国公布能源战略,非化石能源使用将提升15%”)、反恐(如“中印联合反恐演习”)、高科技(“未来中国运载火箭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宏观经济(“央行宣布降息”)、大型工程(“藏木水电站正式投产”)、人口政策(“中国生育政策放松,将会有80万中国夫妇生二胎”),还有双边关系、珍稀动物保护、中国对外援助、考古、国防等。

新闻翻译者应努力提升媒介素养,对符合对外传播普遍规律的信息点要具有专业敏感性,并能对相关内容的译介方法多加研究,包括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涉及中国与世界互动的事件,外交、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其他国家产生联系的事件,与生活经验相去较大,具有独特、不可复制等特点的新奇事件,中国在世界上广为接受、知名度高的人物、动物、风景、事件等中国符号,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或者说联合国倡导的议题,如艾滋病、气候变化、妇女赋权等,中国在这些议题方面的发展成就也会引起海外受众的兴趣。

在国际传播的大背景下,许多热门话题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强对热点话题的发掘和跟踪应当得到新闻翻译工作者的重视,努力做到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寻找文化的共性,激发人性的共鸣,迎合人类共通的经验与思维,遵循共同的价值和情感,从而提升新闻报道的翻译传播效果和效率。

四、结语

对外新闻翻译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认真研究受众的需求,从海量的新闻中选择目标受众最想了解的内容,精准定制,翻译出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前提是对新闻受众的精准分类与判断,必须研究和了解目标受众对新闻内容的个性偏好(如西方受众所乐见的小故事、小人物视角的新闻内容)以及中外受众对一些新闻热点话题的共鸣和关注(热点契合)。而对外新闻报道的性质决定了翻译文本必须传达我们的观点,符合我们的立场,所以在对外新闻翻译选材时我们不可能一味迎合目标受众的需求,而是要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讲中国的故事,建构中国的形象。概言之,要在说什么和他们想知道什么两种需求之间进行某种平衡,唯有如此方能实现曾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朱穆之(2008:8)所指出的:“知己知彼,以我为主;有的放矢,放矢中的。”所谓知己,即要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所谓知彼,就是清楚对方想知道什么,而中的即是对外报道想要实现的目标。实现报道、传播的目标也自然达至了对外新闻翻译的良好效果。

[1] Baker, M. & G. Saldanha. 2009.[M]. London: Routledge.

[2] Bielsa, E . 2007. Translation in Global News Agencies[J]., (1): 135-155.

[3] Bielsa, E. & S. Bassnett. 2011.[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 Cunico, S. & J. Munday. 2007. Translation and Ideology: Encounters and Clashes[J]., (2): 141-149.

[5] Gans, H. 1980.[M]Constable: Medill Visions of the American Press.

[6] Munday, J. 2007. Translation and Ideology: A Textual Approach[J]., (2): 195-217.

[7] van Dijk, T. A. 1998.[M].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8] Wolf, W. 2011. Mapping the Fiel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ranslation[J].,(207): 1-28.

[9] 柏丽娟, 陈馨, 许舒涵. 2016. 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宣传战略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8): 66-67.

[10] 蔡名照. 2015.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论述[J]. 理论导报, (12): 23-25.

[11]郭可. 2002. 中国英语媒体传播效果研究[J]. 国际新闻界, (4): 40-45.

[12] 侯迎忠, 郭光华. 2008.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3] 田颖. 2015. 境外社交媒体对外传播与海外读者兴趣点再发现[J]. 对外传播, (2): 55-56.

[14] 王灿发. 2007. 新闻作品评析教程[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5] 杨振武. 2015. 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N]. 人民日报, 7-1 (7).

[16] 云耕, 单琳琳. 2006. 21世纪中国全球传播的策略——“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暨首届中国全球新闻传播研讨会”会议综述[J]. 现代传播, (6): 122-123.

[17] 朱穆之. 2008. 对于十七大后对外宣传的一些想法[J]. 对外传播, (2): 8-10.

H315.9

A

1008-665X(2020)2-0055-09

2019-04-28;

2020-02-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提升我国对外新闻话语翻译与传播效果的多学科研究”(18AYY008)

司显柱,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服务产业

(责任编辑:于 涛)

猜你喜欢

受众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网球受众满意度调查研究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融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计算:途径与挑战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曲艺受众分析
基于受众的平面广告互动设计研究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