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杨雪冬):

2020-12-19杨雪冬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译者译文话语

“中央文献翻译研究”专栏

主持人语(杨雪冬):

2019年4月和8月,按照中央的安排,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组织人员分别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翻译成英、法文出版。这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成立以来第一次将自己编辑的习近平总书记著作翻译成外文,初步体现了机构改革设定的统筹党史研究、文献编辑、著作编译资源力量,打造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对外宣介高端平台的目标,展现了编、研、译一体化的优势。

我们作为译者根据国外受众的习惯提出了在中文版的基础上增加注释、索引、缩略语的建议。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着力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在重要概念、重要术语、重要表述等话语体系的基本元素翻译上下功夫,为国外读者深入全面准确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文本参考。这部著作的英文和法文版出版后,我院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向国际社会进行精准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对做好新时代政治文献翻译工作逐渐形成了三个基本认识:首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做好对外翻译工作的指导思想,翻译的目的是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民心相通、思想共享、合作深化;其次,在坚持基本政治原则的前提下,翻译要力争实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着力提高译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和传播力;再次,要从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出发,把重要概念术语表述的翻译作为关键抓手,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基础性要素支撑。

近年来在原中央编译局和天津外国语大学等机构的共同倡导和推动下,政治文献翻译日益受到翻译界的关注,研究议题不断丰富,研究议程逐步形成,涌现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从政治文献翻译者视角出发的实践性研究或内部人研究还刚刚起步。译者作为语言的转化者在翻译过程中持什么样的立场、原则,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方法,对译文传播质量如何评估,以及翻译制度对译者的塑造等议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译者既可以是研究对象,也可以是研究主体。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研究意识的青年译者通常自我反思能力更强,翻译水平提升得更快。

本专栏的五篇文章是2019年第六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参会论文中精选出来的,其中三篇获得优秀论文奖,有四位作者直接参与了《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的翻译。本栏目的初衷是从译者的角度对这本书的翻译和传播作一次初步总结,向读者介绍政治文献译者的所思所想,展示第六研究部(原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在翻译人才培养上倡导的以翻译引领研究方向,以研究提升翻译水平的初步成果。尽管这些文章从学术规范和话语表达角度上看还存在着一些缺憾,但是文章的观点来自于鲜活的翻译实践,有助于为业界同仁提供深入研究的材料,启发研究的灵感。我们也期待同仁们的建议和帮助。

猜你喜欢

译者译文话语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