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2020-12-19周筠婷

关键词:身份农民工个体

周筠婷, 张 超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a.国际教育系;b.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9)

一、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

(一)身份认同概念的发展

1940年代,埃里克森最早将身份认同引入社会心理学,并作为心理分析的技术术语来使用它,深刻影响其后的符号互动论者。斯特劳斯从埃里克森那里借用了身份认同这个概念,但认为身份认同一定要与他人对自我的评价相联系,他致力于融合符号互动论和社会组织的相关理论,着重讨论人与人如何联系并相互影响。

之后,身份认同的研究逐渐扩展到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层面,也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与此同时,相关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术语“情境”。斯通认为,身份认同的意义来自情境,他将身份认同与社会关系联系起来。戈夫曼分析了情境中的自我,并将之用于分析被污名化的群体如何呈现或试图隐藏被污名化的自我。

卡特通过“道德身份”来观察身份激活与社会情境要素如何影响身份认同过程,如身份认同如何影响行为。他认为,当个体感知到身份的意义和情境的意义相吻合的时候,身份认同就被激活了。所以身份和情境是可以相互激发的。身份嵌入在个体生活环境的更广大的社会结构中,并可以在许多社会情境下被激活。

身份认同的概念随着时代变迁,已经从一个心理学层面的技术术语转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学概念。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从来就不是一个高度整合的学术领域,多个学科涉及但彼此关系较为松散。身份认同的研究应该与时俱进、与情俱进,既要用纵向的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去观察,也要有横向的社会情境的考量。

(二)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

1.自我同一性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而是青春期的核心发展任务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他除了强调青少年发展阶段形成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性,还认为人格发展是终其一生的事情。由于现代社会本质上的矛盾性、不确定性和持续变化性,认同危机已经是现代人在人生各个阶段都不可避免的危机。稳定的自我认同关键取决于对这些认同危机是否能良好的解决。

玛西亚的实证研究以“探索”与“承诺”为过程变量,从行为层面入手,对自我同一性进行了操作性定义。探索最初被称作危机,指个体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信仰的过程。承诺指的是个体在实现自我方面,对自己的信仰作出的投入和牺牲(时间、精力等)。根据个人探索和承诺的程度高低,自我同一性可划分为四个维度。这一研究开自我同一性实证研究之先河,被认为是该领域应用最广和关注度最高的理论模型。

2.基于符号互动论的自我观点

米德从人际交往过程来分析自我的产生。他认为个体存在于社会之中,不可能脱离他人来形成自我,而应该是在群体内部相互作用产生的。身份实际上是个体对自我的认同,而如果没有与他者的比照,形单影只的个体不能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和自己存在的价值,也就无法形成身份。多数关于自我和身份的社会学理论认为,角色是社会制度和在社会制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个人思想、动机以及行为的中介。个体在扮演角色时努力感知群体的态度并以期达到群体(社会)期望。当群体(社会)规范、态度和价值内化并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时,角色表现便和角色期望相匹配了,自我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就自然为社会和群体所认可和接受。身份是在和他者的关系中形成并确立的。不同学科领域的身份研究者都深刻地认识到,身份建构过程是自我和他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3.社会身份认同理论

社会身份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来构建自己和他人的身份,通过自我评价来确定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如果群体身份没有给个体带来使他满意的情感和意义,他就会力争离开现在所属的内群体并加入对自己更加有利的外群体,或者努力改变现属群体使其能令人满意。

到了20世纪80年代,自我分类理论从社会身份认同理论中逐渐延伸并发展出来。个体通过识别自己所在的社会群体,主动将对群体的认知心理化,即在主观上最小化群体内差异,最大化群体间差异,并形成对内外群体的刻板化看法。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行为与群体规范相吻合的动态过程。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

身份认同涉及一系列理论问题,如心理、阶级、语言、阶级、意识形态等,因此在当代的身份认同研究多为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并且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国外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涉及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球化与现代性视角。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席卷,社会互动也呈现出全球化特征,个人在与他人或群体的互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身份的变动,造成迷失,甚至解构。例如,对于全球化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身份认同、集体行动和群体间关系之间的讨论。

二是边缘性群体的身份认同视角。例如,针对不同宗教信仰群体、少数族裔等在社会身份认同发展和社会规范遵守方面的困境和相应对策研究。

三是职业归属视角。个体的职业在现代工业社会往往就是身份的象征,一些研究从职业视角对从业者的身份认同做了探索。

沿袭上述思路,国内的身份认同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政治中身份认同的研究,例如,对跨界民族的认同差异和政治稳定性的关联进行的探讨[1]。

二是对边缘性群体和特殊职业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例如,通过对拾荒者的身份认同研究,构建了一个底层社会民众身份建构的分析框架[2];从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方面对农民工的自我认同进行了探析[3];农村教师的身份挣扎和发展路径[4]。

三是对文艺创作中某个典型角色或争议性人物的身份认同进行探析。例如,电影《新世界》中的卧底形象[5];话剧《喜福会》中女性的成长与华裔的身份认同问题[6]。

综上,现有的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质性研究领域,多为经验性描述和理论层面的政策探讨, 量化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

二、关于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社会支持最初源于社会病原学的研究,其早期定义主要强调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功能或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应付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危机。此后,不同的学科对这一概念形成的看法不尽相同,即使在社会学领域,对社会支持的认识也因视角不同各有差异。

早期的研究者着重关注的是个体的社会关系怎样为其提供社会支持,而对于个体的社会关系本身并没有进行细分。对于哪一类社会支持由哪些社会关系提供这样的问题无法给予清晰的回答。社会网络理论的出现,为社会支持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可能。在网络研究者看来,社会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每个人都是网络上的某一节点。个体之间基于社会互动形成了以个体为中心的人际网络,而不同的社会个体依存的社会网络是存在差异的。从综合结构方面,目前研究者认为社会网络是将社会成员链接在一起的关系模式。从个人角度上,社会网络被定义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网络,重点关注个人行为如何受其人际网络的影响。社会支持网络既是社会网络,也是社会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甚至可以作为缓解个人和社会冲突的减压阀。

不难看出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网络强调的是人,侧重于结构方面的研究,如社会支持的数量、规模和类型等;而社会支持强调的是功能,即人们互相提供帮助的各类方式。社会网络并不一定都是支持网络,它只是关系的总和,而这些关系并不是在所有时候都能提供帮助。由于结构和功能属于一体两面,不可完全割裂开来看待。在实际的研究中,社会支持研究涉及更宽泛的社会互动,使用范围相对更广;而社会网络研究往往涉及特殊的关联方式,相对来说更具体。

(二)社会支持网络国外研究

1.社会支持网络的功能研究

早期研究者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能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例如在情感、信息、社会化、资金、陪伴等方面的支持。此外,有学者还提出了更为综合的社会支持模型,例如,从社会支持网络资源、支持行为和支持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三维模型;从网络角色、网络资源、支持环境、接受的社会支持和感知的社会支持等五个维度进行分析的五维模型等,便于实证研究的操作。

2.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及如何影响社会支持的提供

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认为,弱关系可以提供很多跨类型跨区域的重要的信息,所以在很多时候可以充当信息桥的角色。林南扩展和修正了弱关系理论假设,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并将其定义为财富、地位、权力和与个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那些人的社会关系。相同层级的人们在各种社会资源方面的相似度高,相互关系往往是强关系。不同层级的人们社会资源的相似度低,相互关系往往是弱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的联系强度、联系人、组织压力、亲缘关系、关系网成员的特点都会影响到社会支持资源的提供。很多研究者试图通过区分支持的类型,并把他们和不同类型的应激物联系起来,用来解决社会支持网的构成及运作问题。

3.不同国家、地区、种族和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支持网特征的分析和比较

例如,有学者通过对美国南加州随机选择的91位社区居民的个人网络进行观察后发现不同种族的人群其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7]。

4.社会支持网与身心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

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对缓解生活压力存在正相关、与心理损害存在负相关,与个人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存在因果关系。

5.社会支持网络的测量研究

通过测量个人网来研究社会支持网络是目前运用最多的测量方法。个人网指的是与被测者有关的所有人以及与他们的关系。目前最常用的测量个人网的方法即提名法,顾名思义就是让被测者自己说出与自己有某种关系的人。另有学者提出了对社会支持网络的不同测量模型。例如,使用规模、结构、密度等衡量尺度对社会支持网络进行研究的测量模型[8],以及网络分析的统计模型在研究社会支持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在社会支持的背景下定义社会网络[9]。

(三)国内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发源于西方社会学研究领域,但是也适用于对中国的分析,这在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中得到了论证。林耀华在《金翼》中用网络视角分析了中国宗族制度,把日常交往圈子比喻成精心保持平衡的橡皮连接着竹竿构成的网。

1.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曾伟杰和洪伟运用多个心理量表对肢残青年心理应付进行了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残疾人痛苦水平有积极缓解作用[10]。徐慧兰等人采用包括社会支持评定表在内的多个量表,以分层抽样的方式对中南大学623名学生进行了测量,考察了中南大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出现率,指出了对专业不满、社会支持少等危险因素[11]。

2.涉及不同群体的研究

(1)弱势群体

阮曾媛琪和朱东武综合分析了社会网络、社会支持和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从网络的角度探讨个人的社会支持[12]。 张友琴在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工作研究中采用网络理论视角提出了社会支持网络的工作模式[13]。高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构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认为社会调剂、法律保护以及制度伦理都是社会支持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14]。

(2)特殊人群

网络分析视角下的特殊人群的社会支持网研究多侧重社会网络如何构成以及如何为个人提供社会支持。例如,张友琴指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仍以家庭支持为主[15]。张承蒙等人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构建以残疾人为中心的社会支持网络从内生动力和外部保障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16]。

3.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研究

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研究一般注重过程的分析,多以个体深度访谈来收集资料。例如,蒋静通过一个打工妹的个案,以小窥大深入分析了女性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探讨了该过程对既有社会规则、制度、观念和关系的冲击和改变[17]。

4.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

对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一度是社会支持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单独列出作为一种研究类型来进行介绍。

张文宏和阮丹青最早对社会支持网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还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文化和结构解释[18]。这是我国整体网络研究的开始。一些研究从个体网的角度研究了社会支持网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及城市融入的关系,但大多集中在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和特征的详细分析上。一些研究关注农民工职业流动中社会网络的支持作用。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和社会流动主要依赖以血缘和地缘关系形成的内群体。进城农民工重新建立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农民工从其他网络成员那里获得的资源就越多。乡村原有的网络是城市重建网络的基础。期望、责任和信任是网络重建的关键[19][20]。李树茁等人首先从整体网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的整体网络特征[21]。他们随后又对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影响因素做了定量分析[22]。在理论政策层面,李良进和风笑天提出了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从政府、单位、社区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23]。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体问题取向的研究,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农民工子女留守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问题等。总之,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已经是涵盖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组织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其内容、技术、方法都已日趋成熟。

三、社会支持网络和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

身份认同往往伴随着角色转换,是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双重变革的过程。角色期望内化成自我概念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这包括对组织“社会的和情感上的依附”以及在处理角色时可能和他人发生的关系。因此,社会支持网络在帮助个体获得社会和情感支持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内化角色和认同身份。社会支持资源,包括社会支持网络对于接受者的自我意识、自信、目标感和归属感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社会支持既可以保护个体免受生理和心理疾病的困扰,也可以帮助个体避免在危机或无助感的情境下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国外学者基于社会支持网络对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多为跨学科研究,研究对象多为特殊群体。例如,通过对婚姻状况不同的黑人女性、同性恋群体以及少数族裔青年的研究显示社会支持网络的资源能够促进个体达成目标、解决生活问题,抵御风险,甚至对心理创伤的康复也有帮助。

同样,我国学者在对一些特殊群体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往往选择了社会支持和身份认同的视角。例如,黄翠翠对农村留守妇女上班族进行的调查显示社会支持网可以给留守妇女上班族在工作获得途径上提供信息支持,而由工作带来的经济独立和家庭地位的提高可以维持她们的社会身份认同[24]。郑庆杰分析了失海渔民对于人际关系的重构、身份的重建等方面的需求,并从社会支持的内容、主体和中介等多个方面对构建一个多元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出了对策建议, 以帮助该群体转型[25]。周家懿选取上海女性婚姻移民为目标群体,从社会支持和身份认同等方面考察了她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适应问题[26]。骆洁的研究探析了流动儿童的自我概念、身份认同和社会支持的状况以及三者的关系,发现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自我概念有明显正相关性[27]。李树茁等人通过多项研究指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对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收入的提高、阶层的提升以及社会认同的获得都有积极的影响[21][22]。罗竖元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发现自致性社会支持网络能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滞后性与其市民身份认同的超前性之间的矛盾,有效遏制其自杀念头、防止自杀行为[28]。

四、小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现有的关于社会支持网络以及身份认同的研究已相对较为成熟,对于二者间的关系也有了尝试性的规范研究。这既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学理基础,也给后者极大的启示,但这些研究大多视社会支持网络与身份认同为直接因果关系,对二者通过何种中介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鲜有涉及,使得对策的提出缺乏触发点。另外,实证研究范式的缺席也使对策的提出缺乏说服力。身份认同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发轫于西方社会,但国外的研究并没有以中国为对象。因此,既要利用西方社会理论中的优秀成果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也要观照到本土文化和传统的特点。这些都是未来在开展基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的身份认同研究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猜你喜欢

身份农民工个体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