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DCA模型的高校“新经管”建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2020-12-19蒋成飞

关键词:经管人才信息化

郑 军,蒋成飞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十九大提出,要开启教育新的征程,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创新高校生。《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高校要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工作重点,加强人才培养能力。高校要根据自身定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注重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别敦荣、李家新,2018)。[1]“新经管”建设的提出不仅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的需要,也是高校在新时期通过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甚至弯道超车的重要战略。“新经管”建设,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与创新意识,体现了现代企业的人才要求,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质量管理学中的PDCA模型,用类比分析的方法,以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分析探究高校打造“新经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一、PDCA模型对高校打造“新经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适用性

PDCA模型作为一种持续改进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和团队的管理工作中。在教育环境和条件改变的情况下,高校应将PDCA理论引入到日常教学中(郝珺,2017),[2]运用PDCA模型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对于高校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P指计划,即根据教育环境变化开展新的教学改革计划。D指执行,即确定计划后的实施过程。C指检查,即对改革过程的监督和评估。A指处理,即对改革措施的持续改进,是对“新经管”建设的优化。高校在信息化的冲击下,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需要满足现代人才需求理念,“新经管”建设在创新能力、多学科思维和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培养,正是对现代人才需求理念的契合,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新途径。PDCA模型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环节对教学模式改革下的“新经管”建设进行总结、评价和改进。PDCA理论由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又被称为“戴明环”(宋立公、徐磊,2007),[3]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PDCA循环是有效提升活动开展效率的重要工作程序,不仅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很多工作的质量改进问题中都能运用PDCA模型。对教学改革问题,运用PDCA模型能对改革进行有效改进和质量提升。

目前,我国已有大量关于高校教学模式的研究,如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同质化的表征、原因及对策(韩洪文、田汉族、袁东,2012)、[4]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金融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朱芳,2013)。[5]这些研究对于教学模式改革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都是针对一种问题,从而提出具体解决方法,缺乏深入挖掘。而且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研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应从树立创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构建创新型教学内容与机制,创建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探索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对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探索。清华大学压缩本科生专业必修课,提高通识课质量;北京大学提出优化学科结构,重点建设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等。“新经管”建设也在此背景下提出。本文运用PDCA模型探究高校“新经管”建设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PDCA模型中制定计划是前提。信息化冲击推动高校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执行和检查则是PDCA循环模型的关键。教学模式改革要将现代新技术运用到“教”“学”“管理”各个方面,将计划变成实践。检查是总结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对教学改革进行评估。处理是PDCA循环的升华过程,是对前三个环节的进一步发展与优化。检查阶段,采取措施对教学模式持续改进,解决改革中的问题,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对每个环节的细致分析,论证了“新经管”建设的合理性。

二、P—Plan:高校打造“新经管”计划的产生

哈罗德·孔茨说:“计划工作是一座桥梁。”(雷凤梅,2011)。[6]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催生“新经管”计划的产生,“新经管”计划又给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桥梁”。“新经管”建设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突破与创新,提升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推动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一)“新经管”建设体现着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构建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强高端复合人才培养。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林惠青,2013)。[7]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人工智能新时代将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需求理念。“新经管”建设是在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适应新时代对经管类人才综合素质结构提出的全新要求,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学科思维和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基础上,“新经管”建设以学生为中心,调整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新经管”建设变革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新经管”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知识、思维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综合素养,更好地培养了适应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新需求的高层次经管人才。

(二)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和信息化技术发展催生“新经管”计划产生

2015年,国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新时期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刘永福,2018)。[8]随着改革方案的出台,许多高校纷纷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人才需求。复旦大学制定新版本科课程体系;东北大学设计特色培养方案等。“新经管”建设在此背景下提出,改进传统经管专业,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新经管”建设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目标,是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传统经管教学无法应对信息化的冲击,各自为政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经管专业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造。改造“旧经管”要结合时代的变化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引进到高校的课程中,通过“互联网+专业”模块的方式来改造经管专业。“新经管”建设进行课程改革创新,就要突破以往课程改革多限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方面“加加减减、添添换换”的局面(彭泽平、姚琳,2011)。[9]“新经管”建设通过对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造,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推出“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管理”等新课程,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技术与方法把握专业知识与理论,培养了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加快信息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信息化的冲击迫使经管专业进行改革,从而适应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三)“新经管”建设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提供重要动力

信息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高校传统的学科思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不仅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越来越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陈景春,2005)。[10]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不仅是发展趋势,也成为一种必然。自然科学的发展以人文科学作为导向,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日益渗透到人文科学中。很多问题已不能用单一学科来阐释,必须用系统的观点、多学科的思维来说明。《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出,高校要推进高水平交叉学科研究,面向综合性科学问题,深化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因此,“新经管”建设的提出,是适应教学改革发展新形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的需要,也是高校在新时期通过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新经管”建设要求经管专业加快专业融合步伐、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这既是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新要求,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改变推动高校加快专业融合步伐的体现。“新经管”建设必须开拓出一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开放型经管类本科人才的成功之路(李毅,2010),[11]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D—Do:基于经济发展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

D(Do)即设计和执行,按预定计划、措施及分工安排,分头实施(徐礼丰,2015)。[12]改革措施是决定改革效果的关键。新的经济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必须深入推进高校教学改革,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相结合。

(一)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快,市场逐渐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家适度的宏观调控促进市场机制更加有效,进一步激发了微观主体的活力。加之“一带一路”的建设,我国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经济发展格局。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追求经济单方面增速,要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不断调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激发社会创新活力,高校要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课程和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必须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前瞻性基础研究和系统性原创成果获得突破。高校教学模式改革要建立以社会和经济发展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密切相关。与经济发展契合度较高的学科会继续保持人才培养的合理性,并进一步优化学科内部的专业结构,巩固并提高培养质量(蒋华林、周雪、李华,2012)。[13]与此相反,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在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冲击的同时,也取缔了与经济发展契合度较低的学科,推动高校教学模式改革。

(二)改革措施是决定教学模式改革效果的关键

武汉大学在2015年开始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制订通识课程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保障激励机制及退出机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因此,教学模式改革可以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植入课程体系中。在专业课程中,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相关课程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等最新教学模式的出现,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高校应大力发展网络课程平台,充分利用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资源。同时,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改造课程形式,改变传统的教材+课堂+灌输的模式,使课程形式立体化。《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指出,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要从信息化建设体制、教学资源等方面着手,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蒋锦健,2017)。[14]高校可以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等平台,构建教学管理的基础平台,对“教”“学”活动实施精准的管理和控制,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有针对性推进教学改革。通过建设智慧教室和现代化实验室,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化、智能化。高校还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设现代化实习模拟基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网络化图书馆等推动教学和管理信息化。

四、C—Check:“新经管”建设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C(Check)即检查阶段,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宋立公、徐磊,2007)。[15]检查改革效果是根据计划和目标,对教学改革的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同时,检查要总结执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个环节的处理提供依据。“新经管”建设是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新的教学方式。“新经管”建设的有效性与课程体系重构和信息技术运用后的人才培养能力密切相关,必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检查评估。

(一)大学生就业状况推动“新经管”建设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高校毕业生高达820多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矛盾突出。首先,大学生供给超过经济增长产生的新岗位。其次,经济和专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需求变化加剧就业矛盾。另外,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企业地理位置分布不均衡,也导致大学生就业状况恶化。就业矛盾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协调与合作,大学生应当增强自身就业能力。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经管类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未来经管类人才必须具备经管专业知识,了解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拥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加强一流人才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优秀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多学科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张盖伦,2019)。[16]现代化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淡化学科界限。未来经管类人才要有国际视野,了解政治、社会等方面知识。“新经管”建设打破经济与管理分类培养传统,强化教学科研互动,以“应用”为目标,以“创新”为特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形成了适应未来人才要求的教学改革新实践。“新经管”建设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新经管”建设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新经管”作为实现路径。

(二)“新经管”建设是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出,坚持人才驱动,深入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高校要保持自由探索优势,推进高水平的交叉学科研究。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强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和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王宪华、王建立,2015)。[17]随着自然与社会学科相互融合、交叉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多学科复合型和协同创新型成为现代人才培养的核心。与此同时,信息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加快了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到来,对信息化的应用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时代发展要求企业深入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机制体制。大学教育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形成面对未来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孟兆怀,2003)。[18]因此,培养现代化复合型、创新型、信息化人才以满足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新经管”建设摒弃专业分离的模式,运用信息技术等构建现代教育模式。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关键,“新经管”建设准确把握未来人才要求,是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实践

五、A—Action:“新经管”建设是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A(Action)即处理阶段,引申为采取措施对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PDCA循环和流程再造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和程序也适用于高校教学管理中(李波,2015)。[19]高校打造“新经管”应以现有的学科专业为基础,深化产教融合,注重创新能力与信息技术。“新经管”建设必须把人才培养向着复合型、创新型、信息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一)“新经管”建设应注重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

高校以交叉融合的思路改造“旧经管”,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全面实施“新经管”建设配套改革措施。深化教学模式改革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李茜,2010)。[20]“新经管”建设要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经管新方向,把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引入到经管类专业改造中,通过“互联网+专业”等方式打造专业精品课程,如“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企业管理”等。同时,高校制定“新经管”人才改革方案,改造课程结构,推动教学方法与设备等全面升级。高校要按“新经管”建设的发展要求,引进师资力量,大力引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高水平师资,对教师进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的全员培训。高校还可以通过建设智慧校园,改造经管教育环境等方式进行“新经管”的建设。高校打造“新经管”应当按照“发展新工科、改造旧经管、融入新经管”思路进行专业改造升级。理工类专业按新工科的要求进行改造发展,重点培养计算机、工程技术、大数据等人才,同时发挥对“新经管”的课程、师资等支撑作用;重点对现有经管专业按照新经济发展需求和新技术发展要求进行再造。文法艺等非经管类专业融入到“新经管”发展中,形成“经管”特色。三大类专业要相互融合、互相支撑。新工科要求人才要同时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新经管”要求人才要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兼备文法艺术素养。文法艺则要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兼备工科素养的人才。

(二)“新经管”建设应注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协同创新型人才

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协同育人机制要创新大学教学方法。有学者便提出了“做中学”、“探中学”、“评中学”(钟志贤,2007)等学习方式。[21]对于“做中学”,“新经管”建设强化学校、基地、政府三方联动,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协同育人机制可以通过基地单位人员到学校研修和教学、学校教师参与基地业务活动和对基地单位人员进行培训等方式,增强师资实践教学能力。对于“探中学”,高校可以进一步挖掘学校发展潜力,推动学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教学科研合作和联合人才培养。同时,高校要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特色专业方向、专门实验室、实习就业基地等。对于“评中学”,高校应扩大国际交流合作。高校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把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纳入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对本科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高校要不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高校要根据发展实际,出台鼓励创新和加强创业的管理办法,不断推进创新创业领导机构和组织架构建设。通过拓展创业实验班,强化学生创业训练;加强学生创业孵化建设,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创建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和学院。组建创业实验室,发挥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的功能,创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对于课程和教材方面创新,要加强创新选修课建设、开展创业案例分享与分析。

(三)“新经管”建设应注重信息化教育,培养信息化应用型人才

我国高校缺乏灵活而严谨的组织体系,学科内及各学科之间各自为政,不同学科相互阻隔,相对封闭,资源、信息不畅通,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徐亚清、王文利、王怡然,2009)。[22]许多学生只对本专业领域知识有所了解,对相关学科则知之甚少,这就阻碍了大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当打破传统封闭的管理模式,加大资源投入,加快信息资源平台建设,拓宽网络发展区域,构建畅通的资源平台。高校还可以对“教”“学”活动实施精准的管理和控制,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有针对性推进教学改革。通过建设智慧教室,高校利用信息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化、智能化,有助于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入学习的能力。现代化实验室的建设也是实现教学和管理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运用实时控制和即时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理论教学、虚拟实验和实践操作集于一体。推进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信息化教育应当将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建设一支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前沿动态要深入了解,聘请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推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经管人才信息化
人才云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模拟教学平台项目建设问题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