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老年精神科患者的居家护理管理

2020-12-19

关键词:精神科压疮精神病

赵 彦

(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

随着医疗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趋于老龄化,老年人口的增多从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增加。而老年精神病患者出院回家后往往得不到有效地护理,使他们病情反复,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死亡,因此,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居家护理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分别从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疾病类型和患者特点两方面来分析,我们在日常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安全、有效地护理老年精神病患者。

1 老年精神病患者常见的疾病种类

(1)发病年龄早,多次反复住院治疗的患者。该类精神病患者以慢性精神分裂症为主,患病时间往往长达15年以上。

(2)老年痴呆患者。痴呆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研究发现,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AD患病率男性为2.9%,女性6.6%[1]。

(3)老年期出现精神障碍的患者。如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老年抑郁症患者,老年神经症患者。

2 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特点

(1)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老年精神病患者因机体的衰退,加上精神症状常出现智能障碍、记忆障碍等认知功能下降的情况,在日常生活料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2)多合并躯体疾病。老年精神病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等躯体疾病[2,3]。此外,老年精神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较易出现发热、腹泻、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3)安全隐患较多。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噎食、压疮等意外事件的概率明显高于青壮年精神病患者。

(4)精神症状持续存在。老年精神病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记忆障、智能障碍、妄想、认知障碍等。

3 针对居家护理中常见护理问题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

(1)随时掌握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精神症状、药物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他们的饮食(进食量、饮水量,吞咽情况)、排便(是否存在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腹泻或便秘)及体重(增长过快或减重过快的情况)、活动(步态是否平稳、活动后有无气促等不适)等情况,若长期卧床患者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血液循环情况及皮肤的完整性,可以适当给予翻身扣背、受压部位皮肤按摩等方法,防止发生压疮。多倾听患者的不适主诉,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2)加强生活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我们应当给予一定的协助,切不可为图省时而全权代劳,致使患者衰退加重,自理能力下降;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做好日常生活的料理工作;对生活能自理的患者,要加强督导,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作息规律,起居有节。

(3)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患者安全。

①预防跌倒。老年精神病患者因年老体弱,常常行动缓慢,而服用精神科药物后易出现嗜睡、乏力等情况,这些因素会大大增加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因此,他们的居住环境应避免出现锐利物品,无多余杂物,在他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尽量安有扶手,地面保持清洁干燥、不湿滑,必要时备有辅助工具(助行器、轮椅等),同时为他们准备合身的衣裤和鞋子,力求将跌倒的风险将至最低。

②预防噎食。老年精神病患者往往存在牙齿脱落较多,加之服用精神科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反射迟钝,唾液分泌减少等副作用,所以患者进餐时易出现吞咽困难,发生噎食,甚至窒息死亡的情况。在饮食上我们要为他们提供适合的饮食,加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饮食看护,并需要掌握简单的噎食处理技巧。

③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长期卧床的老年精神病患者,每日在保证机体日常所需能量的基础上,要做到床单位整洁、干燥、不潮湿,定时给予患者翻身、扣背,保持皮肤清洁。

(4)做好躯体疾病的对症护理。老年精神科患者因年老体弱,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出现发热、腹泻等病症;所以要格外做好保暖工作、保持患者个人卫生清洁,保证每日营养摄入,协助他们做适当的锻炼活动,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

(5)注重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老年精神病患者可能存在自卑抑郁、孤独失落、紧张恐惧、悲观绝望、多疑敏感、敌对易怒等心理特征[4]。往往这个时候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是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此时我们应当多一分理解与宽容,多一些耐心与关心,时常与其沟通交流,鼓励他们诉说内心的苦恼与不安,使他们的不良情绪有一个正确的宣泄途径,帮助他们走出内心的阴霾。

猜你喜欢

精神科压疮精神病
精神科护士再任职后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完形填空专练(五)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