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价值

2020-12-19孙祥丽

关键词:康复训练肢体脑梗死

孙祥丽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2)

脑梗死是临床中高发的一类脑血管意外性疾病,患者可在粥样硬化斑块、血栓等因所致局部脑血管急性梗阻后所致脑组织、神经组织缺血性坏死后发病,发病较急,随病情进展后对大脑运动功能区造成的损伤较为严重,致残风险较高,常规康复护理的设施,虽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损伤情况,但康复效果受肢体关节僵化等影响,康复效果局限显著[1]。因此,为探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特开展本次护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脑梗死患者共9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护理研究。取随机数字配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组内样本量均为45例。

对照组,男/女,24/21例,年龄最大者72岁,年龄最小者45岁,平均年龄(58.51±4.55)岁;实验组,男/女,23/22例,年龄最大者70岁,年龄最小者47岁,平均年龄(58.53±4.59)岁。2组基线资料统计学方法对比结果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影像学诊断后均确诊为脑梗死,需入院治疗;家属经知悉研究护理措施后确认患者参与研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类型脑血管疾病者;排除合并原发性肢体功能残障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根据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损伤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开展康复训练。

实验组联合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实施护理:在患者入院对症治疗期间,需对其积极开展上肢、下肢大关节及小关节扭转及肌肉按摩,维护其肢体肌肉及关节功能,待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肢体功能损伤情况开展针对性康复训练[2]。

2 结 果

经对患者进行FMA肢体功能及ADL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后可知,康复训练前对照组上肢功能评分为(42.54±3.51)下肢功能评分为(15.62±2.19),ADL评分为(65.82±5.41),实验组分别为(42.15±3.49)、(15.48±2.23)及(65.72±5.36)。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t=0.5285,0.3005,0.0881,P=0.5984,0.9300,0.7645)

康复训练后,对照组上肢功能评分为(53.25±4.08)下肢功能评分为(19.65±3.58),ADL评分为(74.81±5.63);实验组分别为(57.82±4.56)、(23.98±4.01)及(82.54±6.15)。表明,经康复护理6个月后,患者上述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提升,但实验组上、下肢肢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t=5.0102,5.4035,6.2192;P=0.0000,0.0000,0.0000)

3 讨 论

研究结果表明:康复护理实施前,患者上、下肢肢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康复护理6个月后,实验组上、下肢肢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在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即通过各项康复措施的开展,积极维护患者肢体关节活动度及肌肉组织功能,为后续针对性康复训练效果的提升创造基础[3-4]。

综上所述,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在积极维护患者肢体大小关节及肌肉功能基础上,为后续康复训练的实施提供有效基础,降低病后肢体功能损伤影响。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肢体脑梗死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