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例织纹螺中毒患者批量急救护理体会

2020-12-19郑红莉何红莲公春娇崔晶晶冯明明皇甫素静

关键词:批量毒素中毒

郑红莉,何红莲,公春娇,邵 利,安 琳,崔晶晶,冯明明,皇甫素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二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织纹螺属贝类织纹螺科,在沿海地区经常食用,既往少有因食用而中毒的案例,近几年因沿海海水污染、赤潮等因素,因食用织纹螺发生中毒的病例有增多趋势[1-3]。

我院1天中接诊16例因食用织纹螺而发生中毒的患者,经积极救治,均已痊愈出院,现将其急救治疗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例食用织纹螺中毒的患者,男6例,女10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49.4岁。均因食用织纹螺后发病,起病时间为进食后7~38小时出现中毒症状。

1.2 诊断标准

16例患者均符合织纹螺急性中毒诊疗标准[4],且织纹螺中毒为神经中毒,根据国家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5],16例患者轻度4例,中度5例,重度7例。

1.3 治疗与转归

临床上给予激素,保护胃黏膜、保肝、营养心肌、营养神经、预防感染、补液、促进毒物排出、改善肾功能为主,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1例重度中毒患者因出现中毒性心肌损伤、呼吸衰竭,给予导泻、灌肠、缓解胃肠痉挛、止痛镇静、改善呼吸等治疗、监测出入量、血气分析,该患者3天后病情平稳。所有患者多在1~3天内中毒症状明显减轻。住院日2~12天,全部治愈出院。

2 急救护理

2.1 启动批量伤员救治应急预案

护士接诊病人,确认此次为群体性中毒事件,收集主要病情、原因等信息并迅速报告科领导,科主任据人数、中毒程度启动对应等级应急预案,同时向医院相关部门汇报;护士长主持启动批量救治预案,快速完成急救室、输液室、留观区的准备,为及时高效的救治提供支持。我院成立救治专家组,由相关科室专家为组员,随时调整治疗,每日向医务处报告。院内支持科室医疗护理力量,科主任、护士长医护人员统一分工调配,最大程度优化人力资源。

2.2 准确预检分诊

5个家庭16名患者同时来到科室就诊,接诊护士及时准确分诊,通过询问病情和观察体征,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开通绿色通道,将需紧急救治的患者迅速分出并送到急救室,轻症患者按序就诊。

2.3 促进毒物排泄

立即给予催吐、导泻,清除胃肠道毒物。此组患者服用织纹螺最短时间为7小时,已不是洗胃的最佳时间,催吐时观察呕吐物的量、色、性状,是否有出血。同时,为了促进毒物排出,进行导泻、大量输液、利尿等,导泻和利尿时观察排泄物的量、色、性状,腹部肠鸣音的变化,有无腹痛、肠梗阻等。

2.4 密切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者面色、意识、呕吐等情况,监测血气分析,重视病人主诉,如肢体无力、头痛、头晕等症状加重,加强监护同时通知医生,防止病情进展迅速发生意外。

2.5 加强呼吸道管理

首先保证气道通畅,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氧疗的效果,必要时给予吸痰面罩吸氧或采用人工气道。确保氧疗效果,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和体征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2.6 对症治疗

由于织纹螺所含毒素属神经毒素,有类似箭毒肌肉麻痹作用,到目前为止未发现特效解毒药,食用织纹螺中毒其病死率高达15%,采取预防为主,如发生中毒,多采取催吐、洗胃、利尿、导泻、对症治疗等来促进毒素排出,防止发生呼吸肌、心肌麻痹而引起死亡[6]。此次我们采用对症治疗,应用营养心肌、营养神经、保护胃粘膜、保肝、改善肾功能等治疗,个别重症患者使用了小剂量激素及呼吸兴奋剂缓解症状,监测出入量,记录每日尿量。

2.7 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发生突然且不常见,对疾病不了解,患者思想负担重,特别是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伴随濒死感,所以要注重心理护理。护士要态度热情,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安静,增加患者舒适度,加强健康宣教,增加交流,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词语解释各种设备、治疗措施和护理操作,关心患者,减轻其恐惧,同时,要用娴熟的操作技术缓解其焦虑、恐惧等情绪。在不影响抢救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家属陪伴患者。

2.8 出院指导

注意休息,调节饮食,避免再次食用。监测肝、肾功能,心肌酶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3 讨 论

我院同时收治16例织纹螺中毒患者,做到有序、成功处置,短时间内痊愈出院,也有以下因素。

3.1 领导重视,全院科室积极配合

批量患者住院后,院领导短时间即到达科室,启动应急预案,30 分钟内组织院级专家会诊,确定初步救治方案。10小时进行了上级医院相关专家会诊,修订治疗方案。放射科、检验科及特诊科等开通绿色应急通道,做到即来即查,及时出具检查结果。全院统筹安排,合理调动使用人力等资源。

3.2 应急预案完善,定期进行方案演练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锥形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食用织纹螺的多在东南沿海地区,在我市则是首次发生批量中毒情况。本次在一天之内出现十余人食用织纹螺后迅速出现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站立不稳等典型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表现,与文献报道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表现一致[7]。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鱼毒素,,其中毒机理为阻断神经冲动传导所必需的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从而抑制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中毒病人主要呈神经性麻痹症状,此种毒素亦可直接刺激胃肠道,引起消化系统反应[8]。织纹螺中毒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患者集中入院,积极正确应对、周密组织救治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我院规章制度健全,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在批量伤员入院后准确快速应对,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扎实,掌握其中毒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展开对症急救措施,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及时沟通,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亦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批量毒素中毒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批量精装房项目工程信息管理综述
What Makes You Tired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云南:铁路“520”运输鲜花4万余件 高铁批量运输创新高
批量提交在配置分发中的应用
为什么许多艳丽的蘑菇会有毒?
中毒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