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伟武:我和我的中国“芯”

2020-12-19

时代邮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龙芯芯片

2020年9月10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首设“人物奖”,并将这一技术最高桂冠颁发给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颁奖词这样写道:“胡伟武是著名的计算机领域专家,是我国第一颗通用处理器‘龙芯’的总设计师。他坚持自主研发,主持研制成功了‘龙芯’系列芯片,实现了我国CPU关键技术的突破。”

为了不被欧美“卡脖子”,从青葱少年到霜染青丝,胡伟武已经在这条“芯”路上奋战了近20年。一路走来,面对质疑与不屑,他从未后悔:“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一定要有自己的CPU!”

“一定要做出中国人自己的芯片”

胡伟武,1968年出生在浙江永康一个乡村教师家庭。因身材瘦弱,父亲便取名“伟武”,盼他以后能壮实魁梧。

自小,胡伟武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中考与高考都是当地状元,高三时就入了党。父亲管教颇严。那个年代,孩子们的梦想大多是科学家、工程师,胡伟武也不例外。1986年,他以浙江永康县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中国科学家摇篮”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迈出实现理想的第一步。

在中科大,胡伟武受到系统全面的专业教育,并开始关注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彼时,我国计算机行业整体尚处于发展初期,就连中科大的计算机专业也是摸索建立的,但胡伟武却“一发而不可收”。

毕业后,他免试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师从我国著名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夏培肃院士。老一辈谦逊严谨的科研风范令胡伟武受益终生,也造就了他如今着中山装、佩徽章的习惯。

上个世纪90年代,集成电路、半导体研发预算屡被削减。夏院士嗅出危机,多次向上谏言:“我国应开展高性能处理器芯片的设计,建议国家大力支持通用CPU芯片及其产业的发展,否则在高性能计算技术领域将永远受制于人。”院士的话振聋发聩,也在胡伟武心里埋下种子。

这个机会很快来了,2000年,研究所申报自主CPU设计项目终于获批启动,已是副研究员的胡伟武给项目负责人唐志敏打去电话,主动请缨要上前线:“一定要做出中国人自己的芯片!”就这样,胡伟武正式出任龙芯CPU首席科学家,开启了长达20年的中国“芯”路……

“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受得了委屈”

“龙芯1号”研发初期,只有一间不过60平方米的实验室,研究团队也是临时组建,有年近七旬的老研究员,也有刚毕业的青年学子。可以说是刚凑齐“七八号人,两三条枪”,就要上战场。

胡伟武也不含糊,总是亲自上阵,吃住都在办公室,困了就睡一会。普通人熬一两个晚上可能都受不了,他的熬夜次数却是惊人的从月初熬到月末:“那段时间对自己比周扒皮还狠。”打开他的抽屉,你会看到很多出国邀请函,那会大家纷纷跑去海外“镀金”,他却心甘情愿做个“土鳖”。原因只有一个,因为“龙芯”,他舍不得浪费时间。

受到鼓舞,成员们也开始玩命。好几次,胡伟武清晨6点赶来实验室,发现有些人彻夜未回,正倚靠在椅子上睡觉,手里的鼠标还没放下,“我是容易被感动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忍不住想落泪。”胡伟武感动地说。

2002年8月10日清晨6点零8分,这支铁血队伍终于为中国芯片业赢下第一仗。当“login”提示符出现在载有“龙芯1号”CPU的计算机屏幕上,计算所北楼309房间一片欢呼。胡伟武抱着键盘,激动地写下这样一段话:“‘龙芯1号’结束了中国的‘无芯’史!”

随后,团队再接再厉,“龙芯2号”让国产CPU性能达到中档奔腾III的水平,“龙芯3号”则拉开国产芯片商业化序幕,“龙芯3B1500”更是直接将国产CPU峰值浮点运算速度拉升至国际先进行列。

多家外资CPU厂商按捺不住,主动找胡伟武洽谈合作,明面上是引进技术,暗地里则打着遏制中国CPU发展,吞并市场份额的主意,均被他断然拒绝:“我比谁都明白,通用CPU这类核心技术不可能买来。如果没有自主研发的实践,就永远不可能形成可持续的创新能力,将永远受制于人。”没有什么比为国家、为人民做“龙芯”更重要的事情了。

2010年,胡伟武二度拒绝中科院计算机所的院士推荐名额,随后建立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推进自主芯片民用与商用。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选择,但胡伟武却觉得没什么:“搞科研的,必须经得起这三句话的考验:‘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受得了委屈’,要做好‘即使呕心沥血,也是九死一生’的准备,一定要专心。”

“芯芯”之火需要更多年轻人前仆后继

2020年,美国政府对华为正式实行“断芯令”,多家国外芯片供应商将不再向华为供货,这一天被众多媒体称为“中国芯片的至暗时刻”。面对媒体采访,已经在自主芯片研发之路上走过近20个年头的胡伟武坦言:“国产芯片彻底不被卡脖子,还需要两个五年。”

人才断层便是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胡伟武早前研究国外互联网公司人才培养体系,发现国外技术人才都集中于算法、芯片等底层系统,但国内仍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

除了呼吁教育改革,胡伟武还在女儿佳佳身上“以身试法”。佳佳就读于清华附中,成绩优异,老师断言考清华没问题。按道理,能上清华北大是多少中国家长梦寐以求的,但胡伟武偏不这么想。高二那年,他向女儿建议:“去试试看中科大自主招生考试。”女儿当然不愿意,他就继续哄:“考上了也可以不去,明年再正常参加高考。”

兴许就是遗传,女儿没有专门复习,便顺利通过,后来觉得少念一年高三也挺好,便追随父亲脚步,也成了一名中科大人。一个朋友知道后很惊讶:“你怎么能把女儿送到中科大读书,那可是一个‘真读书’的地方。”胡伟武专门撰写一篇千字长文《为什么要报考中科大》予以回答:“学校不是学店,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找一份好工作。”

国家的困难就是个人的困难,国家的使命就是个人的使命,“芯”片长征20载,胡伟武始终如一。如今,龙芯发展已应用于电子政务、工业控制等信息基础设施关键领域,下一个目标是:到2030年,做到三足鼎立,同时支撑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除了工作,胡伟武还会抽出时间,游走在各大高校,宣讲他的芯片理念,为祖国发掘人才。每次看到那些朝气蓬勃的脸庞,胡伟武就会特别高兴:“你瞧,‘长征’路上哪里只有我们?”

未来,将会有更多年轻的芯片人前仆后继,“芯芯”之火定可期。

猜你喜欢

龙芯芯片
基于国产化龙芯的动环数据采集系统
芯片会议
芯片测试
“龙芯之父”胡伟武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GAN 蓝光LED 正装小芯片和功率型芯片
龙芯中科推出最新龙芯3A2000四核CPU
龙芯发布新一代处理器产品
74HC164芯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