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防治措施

2020-12-18孙亚丽康亮亮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养殖区雏鸡日龄

孙亚丽 康亮亮

(1,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741300 ;2,甘肃省武山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 741300)

鸡传染病贫血症是养殖中最常见的疫病之一,根本原因由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各个日龄的鸡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性,相对来说,雏鸡免疫力低下,感染的可能性更大。鸡在感染疫病后会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且具有传染性快,传播性大等特点。鸡在感染疫病后没有特别高效的治疗方法,养殖者要加强养殖区内的管理,做好养殖场鸡传染病贫血症防治措施,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病原简介

鸡传染病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鸡传染病贫血病毒,这种病毒内部没有囊膜,是一种单链环状的DNA 病毒。鸡传染病贫血病毒在感染鸡中可以在鸡胚内繁殖,并不会导致鸡死亡。这种疫病目前只在鸡身上寄宿,在其他畜禽身上没有发现。病毒在酸环境下比较稳定,pH=3 的情况下能存活3h,因此对大多数消毒剂有一定的抵抗性。温度适应程度也比较高,在70℃的水浴环境中能存活1h,在沸水中也能存活15min,甚至在低温环境中能长期保存,保持活性[1]。

2 流行特点

在鸡群中传播不受日龄、性别、鸡品种的影响,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就疫病爆发数据来看,公鸡与肉用鸡的易感性更强,感染时间主要集中在2~4 周的雏鸡阶段,尤其是1~7d 的雏鸡感染性更高,之后随着日龄增加,感染的可能性不断下降。

鸡传染病贫血症之所以能大面积传播,主要是因为死鸡和带病鸡都是巨大的传染源,既可以垂直传播,也可以水平传播。通过鸡传染病贫血症的症状来看,垂直传播的鸡在感染时会出现急性临床症状,而水平传播的鸡在感染时会出现亚临床症状。

3 临床症状

鸡在感染鸡传染病贫血症后,主要症状为全身贫血,鸡冠和肉髯处呈白色,翅膀、胸、腿出现比较明显的出血点,精神不振,反应能力明显下降,在感染后期全身出现皮肤溃烂和坏血情况。有的鸡在感染20~28d 后能逐渐恢复健康,但如果同时感染其他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会进一步加重患病症状,导致死亡率的升高。

4 解剖病变

解剖感染鸡传染病贫血症的死鸡,呈现出明显的贫血特征,鸡肌肉和内脏器官呈现明显的苍白症状;胸腺和骨髓呈现明显的萎缩症状,骨髓呈淡黄色;头、翼等多个部位分布众多的出血点;血液比较稀薄,凝固的时间明显延长;肝脏等多个身体器官出现肿大情况,呈淡黄色;淋巴细胞明显缺失[2]。

5 疾病诊断

根据多种病例情况诊断鸡传染病贫血症,通常情况下运用以下两种诊断方式:一是病毒分离。实验对象为感染鸡传染病贫血症的肝脏,接种4~5 日龄的鸡胚,无鸡胚病变,孵化的小鸡呈现贫血症状,甚至会死亡。二是血清学诊断。在诊断时常用的诊断方式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中和试验等对感染鸡传染病贫血症的鸡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检测,并且使用功能免疫荧光抗体等其他方式对感染鸡的其他组织进行病毒检测[3]。

鸡传染病贫血症的发病症状和病变情况与鸡马立克氏病等其他疾病有相似之处,如鸡马立克氏病在感染时会出现明显的淋巴组织萎缩症状,这种症状在鸡传染病贫血症中不曾出现,因此,在鸡传染病贫血症的治疗中要保证疾病诊断的正确性,保证治疗手段的高效性。

6 防治措施

6.1 加强养殖区管理

养殖区的管理情况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鸡传染病贫血症的爆发,很多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对养猪环境重视度不高,这也是疫病传播速度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殖者要重点加强对养殖区的管理。保证养殖区通风,保证空气流通,建立良好的安全防疫体系,定期消毒养殖区,保证食品和水源的安全。

6.2 加强免疫接种

对雏鸡进行免疫接种,增强鸡的抵抗能力,保证鸡的安全。还要及时接种其他疫病疫苗,有效降低感染鸡传染病贫血症的可能。鸡传染病贫血症目前没有高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减缓病情,提高存活率。

7 结束语

鸡传染病贫血症的每一次爆发都会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阻碍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养殖者要加强对鸡传染病贫血症的防治,确保养殖环境与养殖饲料的安全,定期对鸡进行免疫接种,保证养殖区内的每一只鸡的安全,保证鸡养殖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养殖区雏鸡日龄
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初配日龄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小种植、小养殖环境创设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净化效果评价及分析
蛋鸡合理投料量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