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疾病混合性感染对临床诊治的影响

2020-12-18何亮凤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猪病猪舍兽医

何亮凤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里雍水产畜牧兽医站 545101)

当前我国生猪病的流行特点主要是新老疫病同时存在,一些细菌与寄生虫产生的混合性感染使生猪存活率不断下降,给生猪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其中较为突出的疫病是呼吸道疾病。生猪疫病控制影响着生猪肉价格的波动,当前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全国各地生猪肉价格已达到历史新高。在开展临床诊断时养殖户和兽医需要以综合的判断为准,并需要及时做好复杂性、重感染猪疫病的控制方案。

1 猪病混合性感染的消极影响

猪病混合性感染病症的临床表现一般较为复杂,由于病原体往往是两个或多个,会给病因诊断带来较大的困难。这些病原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往往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产生复杂的病状,导致兽医在诊断或治疗时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产生消极影响,不但可能无法治愈原本的猪疫病,还可能并发出其他疫病,严重的还会造成生猪死亡[1]。

2 猪病混合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2.1 养殖方法不当

经过笔者调查发现,生猪病混合性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养殖户的养殖方法不当。部分生猪养殖户往往只注重猪的生产管理和养殖规模,认为只需要定时定量饲养生猪就能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忽视猪舍消毒和隔离工作。部分养殖场在生猪感染疫病后,由于没有经过隔离和消毒,造成生猪大面积感染疾病。这种不当的养殖方法造成生猪生长环境较差,容易滋生各种有害病菌,提升生猪感染混合性疫病的概率[2]。

2.2 添加违禁药品,减少疫苗接种

生猪肉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必需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但部分不良商家为了快速获得利益,在饲料中添加 “瘦肉精”等有损生猪身体机能的化学药剂,或是减少相关疫苗接种,使得生猪疫病种类越来越多。新的疫病和旧的疫病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性感染,不断增加生猪疫病的临床诊断难度。

2.3 饲养环境受到污染

由于生猪养殖场大多位于郊区和乡村,某些养猪场由于忽视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使生猪饲养环境受到污染。如果生猪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

3 生猪疫病混合性感染的防控措施

3.1 加强管理工作,运用恰当的养殖方法

为保障养殖业的长远发展,生猪养殖户不能仅看眼前利益,更应做好生猪生产管理工作,运用科学、恰当的养殖方法来降低生猪疫病发生率,提升生猪肉的品质。要想有效控制猪病混合性感染,养殖人员需及时转变自身养殖观念和学习新的养殖方法。为给生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养殖人员必须要定期清理和消毒猪舍,保障猪的活动空间,一头生猪的活动空间至少在3m2。另外,对于大型生猪养殖场来说,需要定期开展卫生检查,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向兽医和专家咨询养殖意见。同时,一旦有生猪出现不良症状,养殖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隔离,以免传染其他生猪。

3.2 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

食品卫生安全已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相比于牛肉、羊肉等肉类,猪肉价格较低,营养丰富,因此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量。由前所述,部分商家为了提升生猪的生长速度,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化学物质,使生猪患病概率急剧上升。因此,要想有效控制猪病混合性感染,养殖人员必须要坚持科学合理的饲养办法。针对不同生长周期的生猪,养殖人员需要控制好饲养量和饲养频率,杜绝添加不利于生猪正常生长的食物或药剂。

3.3 提升临床诊断正确率

随着研究人员对猪疫病混合感染的研究深入,对不同生猪病症和相关病情等都有一定诊断,能通过实验检测和数据分析来判断疫情病因,这使得生猪存活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具体来说,兽医在针对猪疫病混合性感染时,为了提高诊断效率和诊断正确率,需要充分借助现代化医疗技术。另外,在临床防御工作方面,要以 “药物治疗+注射药剂”为主,如将板蓝根、双黄连等药物融水给生猪饮用,针对生猪不同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配合治疗。对于较为严重的混合性感染,养殖人员需要先做好最坏打算,如果不能有效医治,必须要对其尸体进行深埋。为防止生猪再次受到细菌感染,养殖户必须时刻观察生猪反应情况,必要时需要准确记录其饮食、排便等。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减少生猪疫病发病率,养殖户需做好饲养、清洁等工作,猪病混合性感染的有效控制是一项复杂性工程,会对临床诊断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因此,在生猪养殖期间,养殖人员需细心、耐心地做好饲养工作,及时为生猪接种相关疫苗,保持猪舍干净卫生,有效降低生猪感染疫病的风险。

猜你喜欢

猪病猪舍兽医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江苏楼房猪舍臭气处理模式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夏季环境湿度对生猪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是兽医志愿者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兽医改行搞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