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猪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技术

2020-12-18姜云虎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圈舍母猪疫病

姜云虎

(江苏省灌南县田楼动物防疫检疫所 222500)

在规模化养殖场中,由于养殖密度大,易出现传染性疾病,疫病防治也较为困难。生猪饲养管理涉及诸多内容,其中包括圈舍管理、养殖密度管理、饲料管理等方面,在当前生猪养殖环节中,养殖户普遍树立了 “未病先治”的思想,定期进行圈舍消毒,在发病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和防控措施,这对于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大有益处。

1 生猪饲养管理

1.1 选择优良品种

对生猪养殖来说,优良品种是减少疫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养殖户一般都会选择本地的优良猪种饲养。具体说来,纯种公猪主要来自有种猪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对于二元杂交公猪需要良种双亲的后代。在选择上还要考虑生产性能,以肉质优良、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作为首选。母猪主要采用二元以上的杂交母猪,要求母性好、繁殖性能强、仔猪育成率高。我国主要的生猪品种包括杜洛克、长白猪和大白猪[1]。

1.2 分类、分群管理

生猪分群主要考虑品种、性别、年龄、体重,然后进行科学的分群管理,实行分段饲养,提供不同阶段所需的饲料,保证良好长势,避免在分群中出现密度过大的情况。

1.3 仔猪饲养管理

常言道:“初生定乾坤,断奶定胜负”,所以需要做好仔猪饲养管理。在初乳中仔猪可以吸收到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产生抗体,提升抵抗力,养殖需要加强观察,仔猪出生后36h 内必须得到初乳。仔猪出生后7~15d 生长发育很快,为满足营养吸收,需要提供少量乳猪料诱导采食,同时提供清洁干净饮水,仔猪长到20 日龄后会习惯吃食。在断奶后要存放在原栏饲养5~7d,情况正常后再转入保育舍。需要注意的是,仔猪断奶后要采用限食的方法,连续5d 逐日增加饲料。在仔猪管理中还要注意做好防暑和防寒工作[2]。

1.4 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是实现养殖效益的关键,母猪处于发情期和哺乳期时需要养殖户加强管理,当母猪到120 日龄时,需要及时补充营养,以此提升增重速度。当体重达60kg 后需要实行限饲。对于母猪的配种管理主要在第二或第三个发情期,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体重和年龄因素,在原则上主要是 “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在种公猪稀缺或特定防疫条件下建议采用人工授精,同时严格把控精液来源。母猪分娩前,兽医或猪场技术人员要准备好剪刀、碘酒、钳子、擦布、催产素,同时保证适宜温度。产后3d 要给母猪皮下注射长效土霉素或长效阿莫西林注射液,其作用是防止母猪子宫炎。

2 疫病防控技术

2.1 卫生管理

养殖户要保证良好的养殖环境,对于外来人员和车辆要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在养殖场中要根据防疫制度做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圈舍养殖管理中,养殖户要对养殖场、圈舍、设备和食槽经常消毒,这样可以保证圈舍环境良好,防交叉感染。及时清除生猪的粪、尿,通过有效的方法处理,避免随意堆放或排放到农田中。猪舍消毒主要使用化学消毒液,一般会墙面、顶棚、地面喷雾消毒。在规模化养殖模式下,一般每周消毒1~2 次即可,春秋疫情高发季节需要加强消毒频率。猪舍周围环境消毒的主要方法是使用2%火碱或生石灰,频率为2~3周/次。

2.2 健康检查

为了保证生猪健康生长,需要技术人员对不同日龄的生猪进行定期检查。养殖户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定期检查猪只,如果发现疑似发病要马上诊断、治疗,然后对所在猪群进行隔离,避免扩大传染范围[3]。

2.3 免疫接种

生猪养殖原则上要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减少疫病发生概率,不同的饲养品种在接种上也会有所差异,主要的接种疫苗包括猪瘟;口蹄疫;蓝耳病;链球菌。在免疫前后必须重视消毒工作,确保疫苗注射到位,在注射后也要对生猪加强观察,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猪养殖管理中需要加强仔猪和母猪的管理,同时做好消毒、防疫等措施,这样可以使生猪少得病,养殖户多挣钱。

猜你喜欢

圈舍母猪疫病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