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

2020-12-18王岩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白痢环境卫生产房

王岩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与行政执法中心 110179)

因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导致的仔猪白痢疫病,通常多发于3~30 日龄的仔猪,导致其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随着近年来疫病不断增加,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加强对其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和总结,通过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仔猪白痢进行有效预防和诊治。

1 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

此病症属于肠道传染病,是对仔猪成活率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疫病。仔猪在发病早期通常食欲表现正常,精神和体温无异常变化,其粪便异常,在灰白色带中混有少许绿色,还伴有黏液。病情加重后仔猪会明显表现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前毛无光泽杂乱、四肢乏力、反应淡漠等情况。如出现脱水、呼吸急促、肺炎、咳嗽等情况,应及时治疗,否则在 7d 左右便会出现仔猪死亡的情况。部分发病仔猪会演变成慢性腹泻,即使治愈后也会造成其生长发育不良[1]。

2 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

造成此类疾病的原因主要有母猪妊娠和哺乳期间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其乳汁过稠或过稀;母猪产后奶量不足;猪舍环境卫生较差;仔猪喂养管理不当,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另外阴雨天气或低温天气也易造成仔猪患病。

其病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仔猪体形消瘦,肠壁薄且失去弹性、肠黏膜充血、苍白、轻度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及肠内容物增多且呈现泡沫状。

3 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母猪饲养管理加强

母猪饲养管理加强的有效措施,首先需要针对妊娠期母猪饲料进行合理搭配,确保饲料营养健康,使其抵抗力增强,同时需要对母猪进行隔离圈养;另外哺乳期母猪需要每日按时喂养,并确保其饲料搭配合理、营养丰富,此阶段也是此病症发病率较高的时期,其病症传染速度较快,需要加强哺乳期和妊娠期母猪的饲养管理,使此病症的发病率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2]。

3.2 仔猪饲养管理加强

仔猪出生后需要保证有充足的初乳喂养,增强体质,仔猪10~30 日龄是其生长旺盛时期,生长速度较快,体重开始快速增长,此时应尽早开始补料,使其消化机能得以强化,促进肠胃功能的正常发育,也能有效预防病症的发生;在10~14 日龄开始添加乳猪的专用补料,每日定时定量喂养3~4 次,同时还需保证干净饮用水的充足[3]。

3.3 猪舍环境卫生改善

对猪舍通风及环境卫生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清理猪舍垃圾和杂物,尤其是猪粪便,必须及时清理,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母猪生产时需要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利用高压水枪冲洗产房墙壁和产床,待产房晒干后用过氧乙醇对产房整体进行喷雾消毒,等产房干燥后再次利用高压水进行冲洗,等干燥后才能将母猪移至产房内。

母猪进入产房前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在夏季可用冷水,冬季用温水清洗母猪全身,并采用来苏水或百毒杀对其进行消毒,重点清洗母猪乳房和外阴部位,待猪体晒干后再通过消毒通道进入产房[4]。

3.4 营养补充

仔猪出生后需要在3~4d 左右注射硒和铁营养剂,使其体内具有充足的硒和铁,增强抵抗力。

4 结束语

仔猪白痢给仔猪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传染速度较快,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仔猪全部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根据其临床症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综合措施,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证。

猜你喜欢

白痢环境卫生产房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城市环境卫生中的公厕管理问题研究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环境卫生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产房外的此岸
中国空间站的“产房”建好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天津大型航天器AIT中心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