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信息技术快车,促高效识字学习

2020-12-18福建师范大学东侨实验小学翁朝云

亚太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白板生字识字

福建师范大学东侨实验小学 翁朝云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几千年来重要的沟通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首要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小学一、二年级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800 个左右会写,分散在每课需要识记的生字有几十个。繁杂的识字教学,如果没有合理地整合或借助合适的手段,识字就是零散、孤立的。长此以往,学生会降低识字的兴趣,更无法提高识字效率。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应用,识字教学如何搭上这列快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是需要语文教师深入探索的内容。

一、巧用云平台,落实以学定教

“学知困,而后教。”云平台是师生互动的良好平台,学生以视频、音频或图片等形式反馈学习情况,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然后制定教学方案和策略。如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毛虫》一课,笔者制作了预学单,第一题让学生读好生字词,并在括号中提示学生会读的字词涂上黄色,不会读的字词涂上红色。预学单完成后,学生将其上传至云平台。本篇课文生字和生僻字较多,如果一节课逐个教学,教学时间不够,无的放矢,但是学生课前完成预学单并上传至云平台,教师在备课时即可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课堂时间便可聚焦在重难点字词教学上,如“笨拙、羡慕、尽心竭力、雾霭、打量”等。教师利用多种方式的读,引导学生集中精力突破难点,把时间花在“刀刃”上,难点自然迎刃而解。有了云平台的实时反馈,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落实以学定教,实现教学不是在云端舞蹈,而是贴地而行的实效。

二、借助多媒体,优化识字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采用传统的、静态的教学方式学习生字,机械重复,学生容易出现视觉与听觉的疲劳。教学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发挥汉字的音、形、义功能,让每个汉字在孩子心中、脑中动起来,才能实现识字的实效与高效。

(一)揭字理促识字

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中的“热”字时,笔者先问学生“热”的“灬”表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说是表示“水”,有的说表示“火”。“学贵有疑”,这时笔者利用PPT,为学生展示“热”字的演变过程,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火”写成“灬”,学生恍然大悟。笔者继续追问,“灬”表示“火”的字还有什么?学生说出了熟、煮、煎、烈等。笔者顺势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总结“灬”大部分表示火。但是也有例外的如“燕”字的“灬”表示尾巴,“熊”字的“灬”表示它的脚。学生不仅记住了“热”字,对于四点底表示的意思更是印象深刻。

(二)用白板学识字

交互式白板功能丰富,笔者充分运用白板的放大镜、课堂活动、播放视频等功能,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让孩子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如教学《项链》一课中“娃”和“挂”时,笔者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放大了“娃”和“挂”两字,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异同,发现这两个字的右边都是“圭”,左边不相同。笔者立刻将课件中的这两个部首变红,并告诉学生“娃”字是表示小孩、女孩,再看看“挂”,猜猜它与什么有关呢?学生根据偏旁猜出了和手有关,教师进行了及时肯定:“真是善于观察。是呀,挂东西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形声字形旁表示意思。”在分辨中,学生加深了对形声字的形旁表义特点的认识,接着出示“洼”“蛙”“哇”三个字,让学生根据形旁猜测这三个字的大概意思。最后利用白板的课堂活动功能,依义选字组词,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形义的认识。这一教学过程层层剥笋,利用白板为学生展示了汉字的魅力,让学生明白了形声字形旁表义的规律,并掌握这一规律进行猜测、理解形声字的意思。

(三)做微课巧识字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间短,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常常围绕重难点展开。“的地得”三个字学生经常张冠李戴,怎样更好地分辨并用好它们呢?笔者利用微课,把“的地得”比作三兄妹,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de”,大姐“的”经营着一家杂货店,小弟弟“地”是个喜爱运动的小男孩,小妹妹“得”善于评价和赞美别人。最后总结口诀,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巩固用法,形象的画面配上生动的解说,“的地得”的用法顿时在学生心中清晰了。微课的使用聚焦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田字格写好字

写字是识字的延续和检验,传统语文课我们用的都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在下面写,可是教师的后背几乎遮住了范写的字。在教学时,笔者积极运用田字格、分笔书写和重点笔画提醒等功能,让学生跟着电脑大屏幕书空生字,这样更加清晰、更加便捷。学习“游”字时,笔者让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游”字,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再看看它是什么结构,比一比三部分的高矮宽窄,进而用不同颜色的自选框框出三部分,让学生更直观地分辨左中右三部分是越来越高。在认识了结构后,电脑又出示“游”的书写过程,学生自然而然就记住了笔顺。评价环节,教师使用手机拍照、授课助手上传学生的作品,优秀的书写作业直观展示给同学欣赏,同时对于不足的共性教师也能进行当场指导,便于学生改正。即时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

(五)查百度助识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只是短暂地解惑而已,教孩子学会方法解决自己的疑惑将使他们受用一生。笔者在执教“法”这个生字时,学生马上提出质疑:“老师,我们平时学的三点水的字,都是和水有关的,如清、江、河、湖、海等,可是‘法’字,是如何与水有关的呢?”此时,笔者并没有马上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与学生一起打开了百度百科,查找“法”的解释。作为教师,要想让学习真正发生,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自己学习,做孩子的引导者和指路灯,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习惯。

(六)连场外活识字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人们的时空距离,课堂不再是封闭与孤立的,利用有效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是我们要思考的。在学习“乞巧”时,学生不明白“乞巧”一词是什么意思,笔者通过QQ 场外连线家长进行现场指导解说。突然在课堂上出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学生异常兴奋,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家长利用图文讲解,学生明白了“乞巧”节日的由来及节日的习俗。在课堂上,根据需要还可以与专家或其他相关人员现场对话,课堂的空间更大了,识字的资源盘活了。

(七)答题器乐识字

笔者在教学“转眼”的“转”字时,指导学生读准“转眼”后,告诉学生“转”有两个读音,借助图片和动作让学生明白了两个读音的用法,而后出示词语“转盘”“转学”“转动”“转身”,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读音。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运用了答题器进行答题,学生兴致高涨,积极思考,迅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针对问题当场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三、打通课内外,拓宽识字渠道

(一)生活中识字

“识字提倡两条腿走路”,即一条腿是课内,一条腿是课外。课堂识字激发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后,学生利用方法进行课外自主识字,这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教学《蜘蛛开店》一课时,为了了解“店”,笔者让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商店的名称,可以写下来,也可以用手机拍摄图片。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拿着纸、笔或手机到街头巷尾记录、抓拍各种商店的名称,不认识的字询问店主或家长。第二天课堂汇报时,小手林立,有“日丰大药房”“新龙门客栈”“水晶宫娱乐城”“便利店”“利嘉房产东湖店”等一系列店名。借助“店”的教学,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认识了一大串字,在生活中识字才是识字的真正意义。

(二)阅读中识字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遇到很多生字、难字,这时可以利用字典,或者是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认字或猜读。阅读促进识字,识字又能阅读更丰富的知识,这能形成良性循环。可是有的学生刚开始阅读时,兴趣不浓,孩子在家中,教师无法监督,怎么办呢?笔者让学生将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的场景上传至教学平台,或将自己会读的故事录音上传平台,教师和同学可以通过网络每天进行点赞或提出建议,有的得到“真棒!”“这个故事真有趣。”的评价,有的提醒同学哪个字音读错了,还有的聊起了故事情节,笔者每天也会针对其中的故事进行点评。因为分享一个故事变成了几十个故事,班级读书的氛围浓了,慢慢地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了,阅读能力也增强了。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识字教学带来了课堂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平面的识字立体了,枯燥的识字生动了,低效的课堂高效了,学习出现了新样态。当然,一节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忌泛滥、喧宾夺主,教师应根据识字教学的需要,恰如其分地选择使用,牢记其宗旨是促进识字教学高效进行。

猜你喜欢

白板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希沃白板在初中生物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