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2020-12-18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何晓彤

亚太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动画人物民间艺术剪纸

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何晓彤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体系也随之得到不断改善。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操,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之所以从幼儿园入手,是因为幼儿时期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望较大;而且,从小树立热爱民间艺术文化的思想,对于其日后步入社会有很大帮助。民间艺术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民族舞蹈、传统民间音乐等能够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下面我们就借助本篇文章来谈一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相关策略。

一、营造民间艺术文化相关活动氛围

幼儿园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环境好坏对他们掌握知识的专注能力强弱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在民间艺术文化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民间艺术文化氛围。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教室的室内装饰,比如脸谱设计图片、民歌、民间工艺品等,把这些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物品元素摆放在教室内,学生每天上课就可以看到,能够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印象,也能够让学生在平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感受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从幼儿时期就在心里树立热爱民间艺术文化的思想。其次,教师也可以小面积营造民间艺术文化氛围,比如在教室内部角落处划分出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设计摆放一些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物品,提供给学生随时观看欣赏,在这些物品旁边再加一些解说词,让孩子们在欣赏中也可以了解民间艺术文化相关信息。最后,教师可以在平时讲课过程中加入民间艺术文化元素,比如手工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有民间艺术文化特色的手工作品,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手工制作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民间艺术文化知识,还能促进师生关系,学生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也更加愿意学习知识,学习效率自然而然会随之提高。

二、改善民间艺术文化教学环境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上课活跃度,要确保学生的上课环境和谐美好。而且,幼儿园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体现民间艺术文化的内容含义。比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拓展民间艺术文化相关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印象;还可以借助民间艺术文化故事绘本进行教学讲解,让学生感受民间故事的奥秘与有趣。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文化的热情度,保证课堂内容正常进行。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置动手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放入适合的民间艺术文化制作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吸引幼儿园学生的目光,他们会亲自动手制作,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如此可以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喜爱程度。此外,进行民歌教学也是改善民间艺术文化教学环境的方法之一。幼儿园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很高,教师可以教学生哼唱民间艺术文化相关歌曲,朗朗上口的歌曲内容会让学生心旷神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到民间艺术文化知识,并且幼儿园学生对歌曲的记忆能力很强,这样一来,他们长大之后也能对相关民间艺术文化知识有所印象。

三、将教学与学生见识结合起来

幼儿园学生年龄尚小,对事物的认识面很窄,见识尚浅,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有限的见识,将民间艺术文化知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相关民间艺术文化知识,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上课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手工课程的剪纸环节时,可以借助学生熟知的动物形象作为参照,带领学生一起参与手工剪纸活动,剪出小老鼠、小兔子等动物形象。教师要一边教学生剪纸,一边为学生讲解民间艺术文化剪纸的内涵与意义。而且,在剪纸过程中,对于剪得优秀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与赞赏;对于剪纸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则要积极鼓励,耐心帮助学生完成剪纸工作,切忌言辞激烈地批评。这样的剪纸活动,既有师生互动,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又能让学生直观深刻地体会民间艺术文化剪纸的魅力。再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作为绘画目标,并在动画人物身上加入相关民间艺术文化元素,比如在动画人物“喜羊羊”的身上加入具有民间艺术文化特色的衣服,在动画人物“熊大”的身上加入具有民间艺术文化特色的别针装饰,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幼儿园学生本就活泼好动,动手操作更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在学生熟知的动画人物身上加入具有民间艺术文化特色的元素,更能让学生直观生动地感受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与奇妙,也能够增强学生上课的专注度。

四、师生互动环节融入民间艺术文化知识

幼儿园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让课堂氛围非常融洽活跃,也正因如此,幼儿园教学阶段的师生互动才最容易进行。教师要借助这个机会,向学生介绍民间艺术文化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比如民间歌曲嗨唱活动。该活动以民间艺术文化为核心、歌曲为展现方式,学生既可以参与课堂,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民间音乐的美妙之处。教师还可以将传统游戏进行创新改善,在游戏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传统动画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例,以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为改善基础,教师可以分配一个同学当“孙悟空”,安排五到七个学生作为“坏人”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告诉学生这次游戏的来源是传统动画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教导学生学习孙悟空果敢无畏、敢于挑战的奋斗精神。这样的做法,让学生对民间艺术文化有了初步的形象认知,能够促进学生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主动性,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营造和谐美好的学习氛围。

五、课外活动中加入民间艺术文化元素

幼儿园学生喜欢户外活动,而且,他们的好奇心非常强,对于新鲜的食物,他们会有很高的热情去了解。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幼儿园学生的这些性格特点,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课外实践。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里收藏着许多文化宝物,教师可以将学生集中在一个文化宝物面前,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文化宝物进行讲解,途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解决,这样的课外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加广泛地接触到民间艺术文化。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巨大,这也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不断学习民间艺术文化知识,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流畅地为学生介绍民间艺术文化内容,让学生真正地学习领悟到民间艺术文化的内涵要义。

综上所述,我国一直强调建设教育强国,也正因如此,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而且,如今民间艺术文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够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应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课堂。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社会要为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文化营造氛围;学校要积极组织相关活动,倡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活动,在娱乐中获取知识;教师要积极配合学校,并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搜集整理并拓展相关民间艺术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对民间艺术文化知识耳濡目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也要以身作则,配合教师做好课后工作。

猜你喜欢

动画人物民间艺术剪纸
二维动画人物的特征提取与三维重建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丑的吓人
剪纸
儿童对动画人物偏爱与性别角色认同相关研究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剪纸鉴赏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