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背景下对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反思及探索

2020-12-18成都文理学院邓唯唯

亚太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用途英语课程

成都文理学院 邓唯唯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必须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明确内涵,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体现高等教育特点,加强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增进与各学科专业教学的结合。”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提出至今已有20 余年的历史,它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学术英语、专业英语以及职业英语,是以学科专业和职业需要为导向所开设的英语课程。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学习,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领域有效沟通的英语技能,为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

一、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提出的意义

(一)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全新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升,为了继续深化发展,就要有大批成熟的国际化人才给予保障,真正实现“讲好中国故事”的发展方针。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除了培养其具备过硬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核心素养外,还要掌握国际语言,知晓国际事务与跨国文化。而大学专门用途英语的设置,可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二)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延伸

自英语教育走进大学校门后,通用英语便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从实际来看,大学英语教学缺少必要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大学阶段各个专业的育人需求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专门用途英语的诞生,能够对通用英语进行补充,同时实现学生的专业性需求。进一步分析专门用途英语可知,它是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是立足于学生“需求分析”基础之上的,并且有着多重身份,既可以是学术英语、职业英语,也可以是专业英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可以满足各个专业的育人需求。

(三)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研究发现,不论是我国还是外国学界,大多认为外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包括语言、社会、个人以及学习需求四个方面。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沿用通用英语的教学方式,很难兼得四项需求,学生无法发展为国际化人才。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可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涵盖外语学习者的所有学习目标,同时明确提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多维度目标,而专门用途英语的提出与落实,在实现相应目标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背景下对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反思与探索

(一)课程体系和课程要求应坚持“以人为本”

就教学内容而言,不论是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还是跨文化交际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都兼顾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同时涉及职业规划及未来发展方面的内容;对于课程性质来说,单纯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大学英语课程必须同时囊括必修课、选修课以及限选课,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以此为契机进行英语知识的拓展。《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各高校建设英语课程体系时,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关注生源质量和学生层次,厘清学校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换言之,就是大学专门用途英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反映出本校特色,实现动态开放,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国各高校也不例外。由于各高校的起点、发展方向、育人理念等存在较大差异,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丰富新颖,不要墨守成规,对于不同基础目标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适当比例的通用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在大学专门用途英语实际教学中,学校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重视人性化教育。对于英语水平较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除了传授相关专业的英语知识、培养应具备的技能外,还要注重英语知识的延伸,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其逐步成为国际化人才;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中等,就要指导他们学好专业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沟通技巧,对跨国文化有初步了解;如果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并且学习兴趣不高,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既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又要加强基础教学,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只有当各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后,才能满足《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教育目标,促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评价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个性化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开展与实施,除了要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外,还要做好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查漏补缺中进一步提升英语能力。对于专门用途英语来说,教学评价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个性化,同时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学反思等。此外,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将学生专业英语学习效果视为评价的一部分,还应重视学生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知识应用、语言表达、课堂参与等方面的评价。只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清自我、完善自我。除此之外,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其在专业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校本考试、校际或地区联考、全国统考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检测,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实现自我提升;二来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提供诊断和反馈,促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实质性的保障。

(四)注重英语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的提升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背景下的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对相关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勇于创新,既要具备终身学习意识,潜心钻研专业英语知识和教学方法,又要熟练掌握微课、白板、慕课、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方法,将其合理融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精心设置教学方案,合理应用教学方法。就目前来看,为了贯彻落实《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的相关要求,更好地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多数高校大力推进微课、慕课网络课程的建设,英语教师也跻身于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当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时,英语教师要积极探索,将优质的教学资源融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同时以学生的发展规律、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为依据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也就是因材施教,确保每一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在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时,教师除了要联系专业发展现状以及相关行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将其合理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外,还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转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一视同仁,给予包容、理解和支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英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时,要有的放矢,将其与传统教学手段合理搭配,不要鸠占鹊巢,造成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具有的重要价值,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下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具有的积极作用以及对专业发展的重要价值,然后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进行合理运用,从而提升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使其逐步成为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用途英语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DNA的奇妙用途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用途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英语水平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