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治蝗灭鼠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2020-12-18李启花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灭鼠鼠害虫害

李启花

(青海省海晏县草原监理工作站 812299)

我国逐渐重视起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各大牧区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针对草原放牧开发情况,发现草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相对应的提出草原生态保护和发展策略,对草原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以下通过对草地开展草原治蝗灭鼠工作进行分析,促使畜牧发展和草原生态保护平衡发展,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在实际草原管理现状中,由于鼠虫严重影响导致牧草生长,引起草原严重退化,给区域畜牧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带来巨大的难题。在此现状下,治蝗灭鼠成为目前我国草原地区生态改善和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

1 草原病害治理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草原地区广阔,能否实现草原畜牧产业的高效、高质量发展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但由于草原病害的影响,导致这一目标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因此,草原病害问题亟待解决。目前草原病害中最主要的是鼠害和虫害,治蝗灭鼠工作的开展非常必要[1]。通过高效高质量的治蝗灭鼠工作对草原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草原治蝗灭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尽管我国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改善工作,但成效甚微,存在诸多问题。

2.1 治蝗灭鼠资金不到位

确保治蝗灭鼠工作的高效持续开展的基础应有充足的自给。只有在鼠虫害防治资金充足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大范围的鼠虫害治理。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我国在治蝗灭鼠工作中的资金支持力度有限,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政府部门的资金扶持力度较低,二是因为部分区域经济发展处于较落后水平,导致目前治蝗灭鼠工作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导致草原治理质量下降。

2.2 现有治理设备不齐全

为了防止草原鼠害虫害的进一步扩大,实现治蝗灭鼠工作的高效、规范开展,相关部门应对草原治理部门规范配备防虫车、喷药器具及发电机等重要设备。但在实际中存在防虫车数量不足,喷药器具不够,发电机工作功率低等的问题,制约草原治理工作的开展。

2.3 治蝗灭鼠技术不先进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治蝗灭鼠的工作效率。在治蝗灭鼠实践过程中,应建立严格、规范的防治体系,加强鼠虫害发生前的检测,实施高效化的防治技术。但就目前鼠虫害防治研究而言,其研究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并未紧密连接,导致我国在鼠虫体系尚不完善,导致整个防治质量的提升受到严重影响[2]。同时,由于草场严重退化和过度狩猎,导致鼠虫的自然天敌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导致鼠虫的自然防护能力下降,导致鼠虫猖獗。

2.4 没有形成联动机制

在鼠害和虫害严重的情况下,畜牧兽医工作站没有做出预警,牧民仍保持高强度的放牧,造成草原二次破坏,加重治理难度。

3 草原治蝗灭鼠工作有效开展的对策

3.1 实现资金投入,完善鼠虫害治理体系

为了有效控制草原虫鼠害,草原管理部门应从思想上加大对鼠虫防护的重视,在政府支持投资、民间融资的基础上实现治蝗灭鼠。其次,为了更加有针对、高效的开展治蝗灭鼠的工作,提高治理效率和能力,还应加强草原管理部门的分级指挥管理能力,及时进行系统调查,加强管理。

3.2 规范设备应用,扩大鼠虫治理范围

草原管理部门要按时组织专业人员对现有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增加已有设备的性能和耐用性。还要引进先进设备,确保更大范围的治蝗灭鼠工作。

3.3 加强科研投入,提升鼠虫管理治理的质量

在实践过程中要及时完成产业链和生态链的有效发展,加大对治蝗灭鼠的科技投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检测手段、设备及药剂的更新,实现治蝗灭鼠技术的有效提升,促进草原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3.4 加强牧区联动

草地能承载的牲畜数量是有限的,如果草地已遭受鼠蝗灾害,继续保持原有的强度放牧会超过草地承载限度,造成二次破坏草场。草原工作者要积极观察草地状况,如果发现鼠蝗破坏的草原区要积极联系畜牧兽医站提醒牧民,让其将牛羊迁移到没有受害的草场,对受害草场积极进行灭鼠灭蝗工作,直到治理取得成效再迁回牛羊。

4 结束语

全面推行并实现治蝗灭鼠工作对草原牧业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提高鼠虫对草原影响的重视,对当前治理工作现状及不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效管理,确保草原治蝗灭鼠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实现草原管理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草原的生态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优化,更好地造福于更多的草原人。

猜你喜欢

灭鼠鼠害虫害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草原生态建设中鼠害治理技术及其应用建议
TBS围栏灭鼠技术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草原鼠害的发生及其防控措施
浅论吉木乃县草原鼠害发生与治理对策
浅谈人工营林措施防治森林鼠害技术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
灭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