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畜牧业必须走出粗放型增长之路

2020-12-18杨晓梅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青海地区牲畜牧民

杨晓梅

(青海省兴海县农牧局森林草原防火办 813399)

1 青海草原畜牧业粗放型增长的影响因素

1.1 管理因素

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非常重视,但在具体工作开展方面并不尽如人意。畜牧行业发展慢,收益少,产业结构复杂,其经营和管理的难度比较大。另外,政府部分管理人员观念落后,管理能力不到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职能的转变迫在眉睫。以上均是青海草原畜牧业增长方式一直没有转型成功的影响因素。

1.2 经济因素

青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慢,这种现象由来已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本地工业发展落后,很难对农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当地牧民自我发展能力不高,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对畜牧行业的投入并不少,但畜牧行业的发展仍没有起色。所以说,青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使畜牧业的发展一直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畜牧业的发展非常困难,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步履维艰。

1.3 自然因素

青海草原畜牧业增长方式一直是粗放型的,因为本地海拔高、气温低、降水量少,鼠虫灾害频繁发生。畜牧业的发展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非常高,要实现青海地区草原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难度很大。

2 转变青海草原畜牧业增长方式的途径

2.1 技术改进工作的全面开展

畜牧行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用技术推动畜牧业贡献份额的增长。近几年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青海省草原畜牧业的生产饲养技术和管理方式都有新的变化,在畜种改良和草原建设方面尤为明显。但与我国其他地区和国外相比,这点发展是微不足道的。面对这种情况,要加大该行业的科研投入,同时因为畜牧业科研周期长,研究人员从市场上获得的回报较少,所以国家和社会要用合理的方式对研究人员进行鼓励,支持畜牧行业科研工作。

青海省地理位置优越,草原资源丰富,如果能合理利用天然牧草,节约投资成本,那么其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一定能获得一个很好的结果。未来季节性草原畜牧业也要进行推广,从而保证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无谓的破坏。

2.2 畜牧生产率的有效提高

在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牲畜饲养量的贡献位列第三。牲畜饲养量已超出科学的范围,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减少牲畜饲养量。另外,在畜种改良和选育工作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改良畜群结构,提高高产性能牲畜的饲养比例,让牲畜饲养规模更加科学。这样牲畜质量得到提高,青海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也能往前走一步。

2.3 牧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青海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高牧民科学文化水平。只有让牧民把自己掌握的畜牧业知识自觉运用到牲畜饲养方面,才能让科学技术切实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量和效益处于比较协调和理想的状态,因为牧民文化水平较高,能对畜牧业进行科学管理。而青海地区牧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畜牧业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要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培养出一批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

首先,逐渐建立畜牧行业科学技术培训机构。立足当地实际,建设县级、乡级培训班,把当地能用到的畜牧行业知识交给需要的人员,培养一批畜牧行业的专业人才。

其次,加强畜牧行业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强在青海草原牧区职业中学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落实力度,培养出符合标准的畜牧行业人才。同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中学教学中适当引进畜牧行业科技课程,让学生了解畜牧行业的相关知识。

2.4 实现畜牧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畜牧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是畜牧行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该行业的产业化发展能让分散经营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同时对于该行业增长方式技术革新起到推动作用,降低该行业的资金浪费。

2.5 建设龙头企业

政府部门要建设畜牧行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及时清除阻碍畜牧行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与此同时,无论是税收还是信贷,政府都要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当企业需要相应信息时,政府部门也要做好服务,让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得以实现。

2.6 利益分配体系的完善

畜牧行业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体不健全,牧民和企业风险共担难以实现,利益均摊也是一句空谈。这导致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非常困难,难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对于合作秩序的建设要予以重视,有良好的合作秩序畜牧行业的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青海地区牲畜牧民
苏丹致力于扩大牲畜与肉类出口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林木修枝抚育的技术探讨
青海地区节能日光温室油桃栽培技术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青海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问题分析
冬季牲畜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