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高效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

2020-12-18山东省宁阳县农业农村局刘刚

农业知识 2020年7期
关键词:间隔期菌核病茎秆

文/ 山东省宁阳县农业农村局 刘刚

氟唑菌酰羟胺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吡唑羧酰胺类杀菌剂,作用机理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第7族杀菌剂,商品制剂为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农药登记证号PD20190267。

防治对象

该产品在我国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推荐商品制剂用量均为每次50~65毫升/亩。

产品特点

该产品不仅对小麦赤霉病具有优异防效,而且可以显著降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对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显著,后期茎秆干净,籽荚保绿时间长,增产效果明显。

使用技术要求

1.氟唑菌酰羟胺为中-高等抗性风险药剂,使用时必须遵从抗性管理措施,严格按照标签推荐的施药时期、施药剂量和次数施药;严格控制同类药剂的施药次数,在整个生长季同类药剂施药次数不超过2次。为取得较好防治效果,应于发病前或初见零星病斑时开始用药。

2.使用前需充分摇匀,按推荐剂量,兑水叶面均匀喷雾。需根据植株大小适当调整用水量,用水量一般为30升/亩。

3.防治油菜菌核病,建议在油菜开花初期、茎秆发病初期喷雾,重点喷施茎秆部。一季作物最多使用1次,安全间隔期为21天。

4.防治小麦赤霉病,建议在小麦扬花初期喷雾,可视病情间隔7天左右再施药1次,重点喷施穗部。一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为14天。

5.大风天或预计施药后1小时内降雨,或极端温湿度条件下不要使用。

6.建议与其他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等轮换使用。

猜你喜欢

间隔期菌核病茎秆
油菜菌核病发生流行趋势与防治技术对策
献血几百次是真的吗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四川玉米生理成熟后抗倒性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四川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情况与防控对策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林分的抚育间伐间隔期分析
基于ADAMS的玉米割台的仿真测试
小麦茎秆与电线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