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的选配及杂交繁育技术

2020-12-17赵福忠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0年1期
关键词:亲缘交配品系

赵福忠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畜牧兽医研究所,哈尔滨 150038)

当前肉牛养殖业在各地倍受推崇,但在多数农村地区,传统的肉牛品种占据多数,养户虽然知道可以通过杂交选配改善肉牛品种,但因地域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能够推广实现的比例不足1/3。因此改良肉牛品种、迎合市场需求、满足养户的需要至关重要[1]。

黑龙江省以德系西门塔尔改良肉牛为主,肉牛的杂交繁育技术主要用于改良现有肉牛基因,让德系西门塔尔改良肉牛与市场需求更加贴近。这种技术经过不同选配方法,效果也有所不同[2]。

1 肉牛选配方法

1.1 品质选配方法

肉牛选配主要是指根据育种目标为母牛在牛群内有针对性地选择公牛,或是为公牛选择交配母牛,让二者产生的后代基因更为优良。品质选配主要考虑双方交配品质,根据选配对比异同品质后,基本分为异质选配与同质选配[3]。其中同质选配方法要选择生产能力、外形或是经济性状相似的进行交配,以巩固二者优秀性状获取高品质后代。这种选配方式可保证肉牛性状优良,提升纯合基因数量,但也可能增加有害基因结合的同质概率,固定双亲存在的缺点,导致肉牛生活力、适应力逐渐降低[4]。而异质选配则以生产性能、外形为主,将经济性状上基因各不相同的公牛与母牛进行交配,让公牛和母牛能够具备不同性状,形成兼具二者品质的优良后代。这种选配方式在于重组双亲基因中的优点、提升二者后代基因品质,让牛群优良性状得到变异遗传[5]。

1.2 亲缘选配方法

亲缘选配主要是指根据公牛和母牛亲缘关系选择性交配,如果双方亲缘较为接近,为近亲交配;如果双方亲缘较为疏远,则为非近亲交配[6]。一般来说,公牛与母牛的5代之内的亲缘称为近亲交配,高于5代则称为非近代交配。在群体遗传视角来看,公牛与母牛群体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需保持世代相传状态平衡,如若两代上下处于相同环境下,会在数量标准差与平均数上表现大体一致。如若选配的公牛与母牛之间亲缘关系超过随机交配应有亲缘程度即为近交,如若选配个体低于随机交配应有亲缘程度则为杂交。进行选配工作时牛场应重视选配计划,根据牛群育种情况制订合理目标与选配方案,避免牛群出现近交衰退问题[7]。此外,肉牛交配还需针对母牛自身特征选配优秀公牛,当公牛接受后裔检测,且育种外貌、乳脂率与产乳量皆高于母牛后,应及时总结与分析每次选配结果,以提升肉牛选配质量[8]。

2 肉牛杂交繁育技术

2.1 杂交改良技术

杂交繁育也称杂交改良,广泛应用于牛肉生产环节中。不同种间与不同品种交配而出的肉牛称为杂交肉牛,总体来说是指种群或个体不同基因型进行交配,新品种肉牛培育也可采用杂交技术或改良原有品种,让原有品种更具优势,而后产生的品种称为杂种。品种间杂交由不同品种杂交所形成,这种品种称为远缘或种间杂交[9]。牛的基因型可被杂交改变,在提升牛的杂交品种变异幅度基础上,基因遗传让杂交品种可塑性更强,其中诸多肉牛品种皆通过杂交技术进行繁育。有关调查显示,本地黄牛在利用其他地区优秀肉牛品种进行杂交基因改良后,将比品种内杂交的黄牛效果更为显著,且品种间杂交技术可促使肉牛加快生长速度,提升饲养效率,产肉量也随之增高[10-12]。

2.2 育成杂交技术

育成杂交基本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杂交阶段,此阶段主要目的是打破肉牛原有的保守型遗传基因,增强基因变异可塑性,让杂种类型更为丰富,在严格筛选后进行非亲缘交配、异质选配与定向培育,促使杂交品种与原预订目标靠近,直至理想型杂交品质培育完成[13-14]。第二,横交阶段,也是肉牛自群繁育的过程,由此不断发展与保持,获取预设理想型品种,让遗传基因更具稳定性。一般来说,肉牛在杂交阶段直至横交阶段只是时间问题,超过15%的杂种牛母牛与预设目标相符且杂种公牛也已经培育成功后,便可进入横交阶段,也就是肉牛可以开始自群繁育。在此阶段需要肉牛品系优良,种公牛应具备一定优秀特征,且公牛、母牛无血缘关系。而品系繁育需强调异质选配与同质选配,从中选择可继承品系的肉牛并增强培育,以此巩固肉牛基因优质性状,也可适当采用近交[15-16]。第三,纯化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品系间进行杂交,培育出新品种肉牛,将品质优良的肉牛品系结合于单独个体内。不同品系开始杂交过程中应注重同质选配,充分考虑肉牛配偶生产能力、体质与外貌情况。想要达成预期杂交效果还需考虑肉牛亲和力,严格选配、选种杂交后代品系,利用定向培育方法生产新品种优质肉牛[17-18]。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肉牛选育过程中多采取杂交繁育技术,促使德系西门塔尔改良肉牛生产性能更加稳定,以培养出更加理想的肉牛。杂交繁育技术也是改良原有品种的一种手段,可为肉牛生产提供新品种,有效解决肉牛生产性能与生产发展需求不符问题,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亲缘交配品系
谷子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及其利用研究
君臣互动与汉代皇权伦理政治特征——以身体及亲缘关系比拟为视角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陕西 烤烟新品系通过全国农业评审
大豆新品系光合产能、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比较
移民与文化认同:土家族民歌《吴幺姑》探析
交配的最佳工具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
说说“自交与自由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