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探究

2020-12-16张志娜曹洪全孟要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5期
关键词:症候黄芪功效

张志娜 曹洪全 孟要武

(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育桂卫生站 佛山528200;2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 佛山528200)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加,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1]。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高血糖,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质量下降。糖尿病目前无法治愈,但可以长期控制病情,然而病情控制不好容易导致眼、足、肾、心脏、血管等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各种并发症致残率极高,最终危害患者生命安全[2~3]。近年来,中医在预防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探讨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桂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WHO 制定的2 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7%≤HbA1c≤10%,FPG≤11.1 mmol/L;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对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 型糖尿病患者;有其他内分泌疾病患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7~71 岁,平均(47.3±9.6)岁;平均病程(7.5±3.6)年。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6~70 岁,平均(46.8±9.4)岁;平均病程(7.4±3.5)年。两组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控制、健康教育)+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盐酸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20103615)0.25 g/次,每日3 次,治疗2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消渴方治疗,治疗时间2 周。黄芪消渴方组成:黄芪、天花粉各30 g,党参、益母草、石斛、丹参、玉米须各20 g,玄参、女贞子各15 g,炒苍术、黄连各10 g,五味子5 g,随症加减。水煎取汁约200 ml,每日1剂,早晚饭前30 min 空腹温服。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BG)水平。(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具体症候包括倦怠乏力、咽干口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多食多饥、手足心热、失眠、心悸等。各症候的评定可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4 个等级标准,分别对应0、1、2、3 分,积分越高表示症状越重。(3)对比两组治疗2 周后的效果,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HbA1c<6.5%,FBG<7.0 mmol/L,2 hPBG<8.3 mmol/L,或者血糖水平下降超过治疗前的30%;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FBG<8.3 mmol/L,2 hPBG<10.0 mmol/L,或血糖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超过1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者加重,HbA1c 未有下降以及FBG、2 hPBG 未达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bA1c、FBG、2 hPBG 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HbA1c、FBG、2 hPB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两组HbA1c、FBG、2 hPBG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bA1c、FBG、2 hPBG 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bA1c、FBG、2 hPBG 水平对比(±s)

2 hPB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HbA1c(%)治疗前 治疗后FB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3535 tP 8.12±0.688.09±0.650.1890.8516.03±0.816.45±0.74-2.2650.0278.40±1.438.26±1.220.4410.6615.35±0.896.12±1.13-3.1670.00213.24±2.7913.12±2.660.1840.8557.07±0.937.79±1.02-3.0860.003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分别为(20.17±5.46)分、(19.98±5.1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中医症候总积分为(7.23±3.14)分,低于对照组的(12.21±3.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2 周后,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21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对比[例(%)]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与心血管疾病、癌症并称为世界三大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1 亿人,其中2 型糖尿病约占90%[4]。临床针对2 型糖尿病以双胍类、磺酰脲类等西药对症治疗为主,但西药治疗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肝脏、肾脏、肺脏等损伤较大,用药过程中容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等各种不良反应,危害患者身体健康[5~6]。虽然中药治疗2 型糖尿病的起效时间较为缓慢,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相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远期生存质量。

糖尿病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主要发病机制是情绪失调或者饮食不合理、体内阴虚等造成瘀血内阻、阴虚燥热。因此,2 型糖尿病的治疗重点在于化瘀消热、益气养阴。相关研究表明,黄芪消渴方治疗2 型糖尿病疗效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尤其是改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等中医症状[7~8]。本研究中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控制、健康教育)+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消渴方治疗,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bA1c、FBG、2 hPBG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芪消渴方降血糖的效果明显。本研究中黄芪消渴方中黄芪、党参具有补气健脾、利尿消肿的功效;天花粉、丹参有滋阴活血、祛寒止痛的功效;益母草具有消除瘀滞的功效;炒苍术、石斛有清热润燥、补益脾胃的功效;玉米须有止血、清热消暑之功效;玄参有清热凉血、滋阴解毒之功效;黄连、女贞子均有降血糖的功效;五味子有养阴固精、保肝护肝的功效。诸药合用能起到改善患者倦怠乏力、咽干口燥、气短懒言、多食易饥、脾胃气虚等中医症状的作用。因此观察组治疗2 周后中医症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证实黄芪消渴方联合西药治疗2 型糖尿病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采用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中医症状。

猜你喜欢

症候黄芪功效
更正说明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黄芪是个宝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