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乳手术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0-12-16丁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5期
关键词:保乳根治术复发率

丁敏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科 新乡453000)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生命安全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增加、日趋年轻化趋势。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其中改良根治术为标准术式。但由于该术式创伤大,加之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改良根治术会影响乳房外观,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较大的影响[1]。随着乳腺癌手术的发展,保乳手术的临床优势得以凸显,并成为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首选,受到患者及医师的青睐[2]。本研究就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保乳组和改良组,各45例。保乳组年龄35~64 岁,平均(48.72±6.36)岁;左侧25例,右侧20例;TNM 分期Ⅰ期28例,Ⅱa 期17例;肿瘤直径0.80~2.85 cm,平均(1.72±0.28)cm。改良组年龄35~65 岁,平均(49.15±6.40)岁;左侧28例,右侧17例;TNM 分期Ⅰ期30例,Ⅱa 期15例;肿瘤直径0.80~2.90 cm,平均(1.75±0.25)cm。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为单发肿瘤,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3]中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标准;(2)患者胸肌、皮肤无受累,乳头无溢液,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肿大;(3)具备手术指征;(4)临床检查、治疗及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患侧乳腺接受过放化疗治疗;(2)合并其他活动性结缔组织疾病;(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4)临床资料欠缺者。因本研究属回顾性研究,无须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保乳组行保乳手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依据肿瘤位置作放射状切口或沿乳晕切口,距离肿瘤3 cm 以上的腺体组织切除后,根据肿瘤实际情况切除乳腺段,或切除乳腺叶;可疑切缘检测阳性,逐渐扩大切缘至阴性。腋下淋巴结清扫至背阔肌,术后负压引流,缝合皮肤后加压包扎。改良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根据肿瘤位置,距离肿瘤边缘3 cm 以上位置作横梭形切口或纵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后,游离皮瓣,分离乳腺、胸大肌筋膜,清扫淋巴结及腋窝下淋巴结,于腋下、胸壁置入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加压包扎。两组术后采用常规CEF 方案化疗。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皮下积液、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皮下出血、上肢水肿等。(3)比较两组术后乳房美观度:优,两侧乳头水平高度差≤2 cm,双乳外形正常、对称;良,两侧乳头水平差≤3 cm,双乳外观基本正常、对称;差,两侧乳头水平差>3 cm,双乳缩小、不对称[4]。(4)两组术后每3 个月定期复查,比较术后12 个月局部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保乳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住院时间(d)保乳组改良组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引流时间(d)4545 tP 65.64±11.3689.75±13.659.107<0.00145.87±12.6472.48±15.518.922<0.0016.84±2.169.87±2.456.223<0.00110.85±2.3416.97±2.4712.066<0.00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保乳组术后出现上肢水肿1例,皮下积液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改良组术后出现上肢水肿4例,皮下积液3例,切口裂开2例,皮下出血1例,蜂窝组织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保乳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4,P=0.016)。

2.3 两组术后乳房美观度比较 保乳组术后乳房美观优良率97.78%高于改良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乳房美观度比较[例(%)]

2.4 两组术后12 个月局部复发率比较 保乳组术后12 个月局部复发率2.22%(1/45) 与改良组的2.22%(1/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1,P=0.475)。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早期乳腺癌、具备手术指征患者需尽早手术治疗,以切除病灶,延长生存时间,改善预后。改良根治术是乳腺癌的标准术式,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可有效切除手术病灶,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虽然改良根治术术中保留机体胸大肌与胸小肌组织,但切除范围大,会相应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增加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同时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征,改良根治术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乳房组织,不符合人体美学要求[5]。

近年来,保乳手术的治疗比例明显增加,成为乳腺癌治疗首选。既往单发肿瘤、肿瘤直径≤3 cm、距乳头有一定距离的Ⅰ~Ⅱ期患者为保乳手术的适应证。随着综合治疗措施的不断提高,使保乳手术的适应证逐渐放宽,并提出有保乳意愿的Ⅲ期患者(排除炎性乳腺癌患者)在行新辅助化疗后,可采用保乳手术治疗[6]。但妊娠期放化疗、病变广泛、多中心病灶、广泛分布的可疑恶性微钙化灶、广泛切除后切缘依然阳性以及炎性乳腺癌者,则不适宜采用保乳手术。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保留了乳房,手术创伤小,可保留乳房的完整性,提高生存质量。本研究中,保乳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改良组的24.44%(P<0.05)。提示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操作简单,能够相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能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提高手术安全性。保乳组术后乳房美观优良率97.78%高于改良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 个月局部复发率均为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保乳手术可在最大程度上维持术后美观效果,保留患者女性健美的标志。这与余中国等[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时,临床医师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同时也要掌握手术禁忌证,注意采用肿瘤切除术与象限切除法。肿块切除范围边缘≥2 cm,肿瘤直径>2 cm 患者应切除完整肿瘤及腺体组织,肿瘤切缘为阴性后方可停止手术;同时术中注意清扫腋窝淋巴结,术后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综合治疗,以降低术后复发率。综上所述,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能够减少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乳房外观。

猜你喜欢

保乳根治术复发率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早期乳腺癌可保乳手术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消化道溃疡能否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