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力肌群锻炼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中的应用

2020-12-16蒋亚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5期
关键词:腰背肌群重力

蒋亚军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郑州45005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青少年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等,导致AIS 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临床尚未明确AIS 发病原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脊柱侧凸,可引起腰背疼痛、外观畸形等,严重者甚至伴有心肺功能障碍,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影响[1]。以往临床多采用常规运动康复干预AIS 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在改善脊柱功能方面效果欠佳。近年来,有研究指出,重力肌群锻炼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对改善脊柱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收集80例AIS 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重力肌群锻炼对AIS 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AIS 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运动康复干预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运动康复联合重力肌群锻炼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11~17 岁,平均年龄(14.52±2.01)岁;病程4 个月~3年,平均病程(1.74±0.45)年;侧弯类型:胸腰双弯型18例,胸弯型11例,腰弯型10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6~22 kg/m2,平均BMI(18.95±1.02)kg/m2。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10~16 岁,平均年龄(14.19±2.11)岁;病程5 个月~3年,平均病程(1.72±0.46)年;侧弯类型:胸腰双弯型18例,胸弯型12例,腰弯型11例;BMI 16~22 kg/m2,平均BMI(18.99±1.0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根据X 线片检查、体格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均伴有腰背疼痛;10°≤Cobb 角≤20°;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因其他原因引起腰背疼痛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中途退出者;合并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者;患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者。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运动康复干预。(1)脊柱牵伸: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颈肌阻抗、正常坐姿及站姿训练;(2)呼吸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呼气末引导凸侧用力呼气,凹侧用力吸气;(3)康复体操:主要为帮助患者矫正骨盆位置,矫正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连续干预8 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力肌群锻炼干预。(1)坐位:进行髋关节外旋、伸展运动,每个动作均维持15 s;(2)仰卧位:“拱桥”锻炼、骨盆肌肉收缩锻炼,均重复10 次;(3)站立位:进行腰椎旋转、腰椎侧屈、腰椎屈伸锻炼,每个动作均维持15 s;进行腓肠肌与腘绳肌伸展、深呼吸锻炼,每个动作均维持15 s;股四头肌与腰大肌伸展,前者训练10 次,后者训练8 次;(4)脊柱后部重力肌群训练:患者背部靠着墙面,身体向前倾,双臂展开呈“飞燕式”进行拉伸,15~20 min/次;(5)脊柱前部重力肌群训练:患者呈仰卧位,平躺在床上,手臂自然伸直,指导患者进行伸展动作锻炼,时间约为15~20 min。以上锻炼均2 次/d,连续干预8 周。

1.4 评价指标 (1)脊柱功能:干预前及干预8 周后分别使用Nash-Moe 法测量椎体旋转角,使用Scoliomter 法测量躯干旋转角,同时记录最大Cobb角。(2)腰背部疼痛感:干预前及干预8 周后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评分进行评估,总分为1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脊柱功能对比 干预前,两组椎体旋转角度、躯干旋转角、最大Cobb 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 周后,两组椎体旋转角度、躯干旋转角、最大Cobb 角均较干预前减小,且观察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脊柱功能对比(°,±s)

表1 两组脊柱功能对比(°,±s)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n 椎体旋转角度 躯干旋转角 最大Cobb 角干预前 观察组对照组4139 tP干预后 观察组对照组4139 tP 1.63±0.471.66±0.420.3010.7651.10±0.29*>1.26±0.26*>2.5940.0115.64±1.095.61±1.120.1210.9044.02±0.65*>4.52±0.78*>3.1200.003275.37±60.84269.95±62.340.4170.678462.19±87.48308.42±68.549.2820.000

2.2 两组VAS 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 周后,两组VAS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 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VAS 评分对比(分,±s)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413925.90216.5330.0000.000 tP干预前 干预后 t P 7.12±1.027.03±1.100.3800.7052.56±0.423.58±0.747.5300.000

3 讨论

AIS 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脊柱畸形,若未及时进行干预,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加重脊柱弯曲程度,导致胸廓形态发生改变、脊柱严重侧凸,进而引起腰背疼痛,不仅会对青少年生理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会使其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腰背疼痛为AIS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患者到医院就诊的重要原因,分析疼痛原因可能为,脊柱形态发生改变后,降低了脊椎附近肌肉组织协调能力与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进而引起腰背疼痛。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法改善AIS 患者脊柱功能,减轻腰背疼痛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

以往,运动康复为干预AIS 的常用方式,可通过运动对肢体、骨盆等部位肌肉组织进行控制,主要目的为维持其稳定性,进而促进肌肉力量产生,以改善脊柱功能,但临床干预效果并不明显。重力肌群锻炼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干预方式,以重力肌群耐力训练、重力肌群短缩训练为基础,有助于阻止疼痛感-短缩-疼痛恶性循环,同时能够改善脊柱功能。韩超等[4]研究结果显示,AIS 伴腰背痛患者应用重力肌群锻炼与运动康复联合干预后,脊柱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腰背痛显著减轻。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椎体旋转角度、躯干旋转角、最大Cobb 角均较干预前小,且观察组更小,两组患者VAS 评分均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更低,表明重力肌群锻炼可有效提高AIS 患者脊柱功能,减轻腰背疼痛。分析其原因在于,重力肌群由多个肌肉组成,为脊柱平衡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维持人体正常形态为其主要作用,因此,对重力肌群进行针对性锻炼,不仅有助于维持脊柱平衡,还可帮助已经弯曲的脊柱恢复正常形态,从而提高脊柱功能。同时随着脊柱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腰背疼痛也会随之减轻,甚至消失,进而减轻患者疼痛程度[5]。综上所述,重力肌群锻炼应用于AIS 患者中不仅能够改善脊柱功能,还可减轻腰背疼痛,对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背肌群重力
重力消失计划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腰背酸痛抖小腹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重力之谜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