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联双合法介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12-16刘纪营靳振伟赵杰陈建辉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介入科项城466200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双联患肢射频

刘纪营 靳振伟 赵杰 陈建辉(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介入科 项城466200)

大隐静脉曲张为常见血管病变,占下肢静脉曲张的90%左右,主要表现为浅静脉曲张、患肢疼痛肿胀等,严重者下肢皮肤出现营养障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1]。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重要手术方法,手术熟练度高,疗效稳定,但切口较大,术后恢复较慢。超声引导和X 线造影技术定位下射频闭合术联合泡沫硬化剂(双联双合法)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术式,且在超声、X 线引导下进行,手术操作准确度高。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双联双合法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7~71 岁,平均(49.12±10.36)岁;病程3~25年,平均(13.85±4.26)年;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4例;CEAP 分级:C2 级10例,C3 级9例,C4 级13例,C5 级8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8~70 岁,平均(48.79±10.14)岁;病程3~27年,平均(13.11±4.75)年;高血压病13例,糖尿病4例;CEAP 分级:C2 级10例,C3 级8例,C4级14例,C5 级8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病程、年龄、CEAP 分级)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大隐静脉曲张诊断标准[2];不同程度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血栓病史;髂静脉受压;手术禁忌证。

1.3 手术方法

1.3.1 对照组 行高位结扎剥脱术。用标记笔标记全部曲张静脉走行,腰麻,取平卧位,消毒铺巾。腹股沟韧带下卵圆窝处作4 cm 左右斜切口,暴露大隐静脉末端,切断结扎。内踝作1 cm 左右纵切口,游离大隐静脉并结扎,患肢抬高45°,1 min 后放平,在股切口处离断、结扎大隐静脉末端。在踝切口处插入静脉剥脱器,至腹股沟并固定。用尖刀在标记处作小切口,分离曲张静脉,并结扎。依此法处理所有散在曲张浅静脉。自腹股沟切口抽拉剥脱器,剥脱大隐静脉主干,膝部及股骨中段加压。缝合各切口,然后加压包扎。

1.3.2 观察组 行超声引导和X 线造影技术定位下射频闭合术联合泡沫硬化剂(双联双合法)介入治疗。术前8 h 禁食,术前30 min 肌注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44021888)0.1 g,射频闭合治疗前肌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国药准字H42022074)50 mg。患者取站立位,用标记笔在彩超引导下标记全部曲张静脉走行。患肢远端浅静脉注入造影剂,显影后,超声造影定位下选择最佳穿刺点,局部麻醉。射频消融大隐静脉主干部位,经皮穿刺患肢膝部大隐静脉主干,放置6F 导管鞘,接近隐股静脉l cm 处放置6F 射频导管,导管进入大隐静脉迂曲时,以微导管引导,插入射频导管,膝关节下部扎止血带,排空大隐静脉血液。导管至病变位置后,开启射频导管,再次确认照射部位,进行射频消融。抽出鞘管,加压包扎。曲张静脉多点注射聚桂醇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80445),抽取聚桂醇2 ml,抽取8 ml 空气,反复抽吸混合。取坐位,大腿根部扎止血带,超声引导下曲张静脉多点注射聚桂醇,单腿用量原液<10 ml。术后抬高患肢制动,48 h 后逐渐恢复活动,术后7 d 用弹力绷带包裹,然后换穿弹力袜4~8 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浅静脉曲张消失;好转: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有所好转,浅静脉曲张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3]。总有效=治愈+好转。

1.5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3)对比两组术后CEAP 分级。(4)对比两组并发症(切口感染、皮下血肿、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较对照组的85.00%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术后CEAP 分级对比 两组术后CEAP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CEAP 分级对比[例(%)]

2.3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对比(±s)

表3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对比(±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切口长度(cm) 住院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4040 tP 31.46±5.2744.89±7.209.520<0.0015.41±0.869.32±1.4714.520<0.0014.21±0.697.58±1.3214.310<0.001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的22.50%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

3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多由于大隐静脉血管内压力较高、静脉壁弹性较差、瓣膜缺陷引起[4]。此外,长期站立、体质量超重等也可引起大隐静脉曲张。除穿弹力袜、弹力绷带等保守治疗外,临床常进行手术治疗。多项研究指出,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但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5~6]。而超声引导和X 线造影技术定位下射频闭合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前采用超声引导定位,射频消融、聚桂醇注射准确,术中X 线造影定位,可准确调节射频消融温度及聚桂醇使用量,减小创伤,产生良好治疗效果。超声引导定位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复发率[7]。此外,双联双合法介入治疗结合了射频闭合术与泡沫硬化剂的治疗优势,射频消融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主干方面效果突出,但不便于治疗小腿散在曲张静脉,而泡沫硬化剂多点注射治疗远端曲张静脉具有良好效果,射频消融可凝固静脉壁内膜及胶原纤维,闭塞血管,使其永久性纤维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00%,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提示与高位结扎剥脱术相比,双联双合法介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高位结扎剥脱术相比,双联双合法介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利于患者康复。综上所述,与高位结扎剥脱术相比,双联双合法介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疗效显著,手术切口小,时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双联患肢射频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长安CS55 E-Rock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短期与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双联式准等速大角度传动轴的定心球 PV 值研究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