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误区

2020-12-15张敏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使用策略教学误区多媒体

张敏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快,在教育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使用多媒体时不能注意规范使用,导致自己走入教学的误区,认为多媒体运用得越多越好,实际在教学方面必须注意对多媒体的运用要讲究策略,使多媒体真正能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误区;多媒体;使用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立项课题“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62036。

教学知识比较抽象,相较于语文,小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些困难的。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数学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把学生思维与抽象知识连接在一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运用,顺应了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丰富课程资源的同时,也打破了教学空间的束缚。虽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仍存在一些误区,其具体体现如下。

一、教学模式单一

课程教学中倡导教师要勇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教师的头脑。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而不是让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感到很厌烦,究其原因是有些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解应用题时,有的教师针对每一类型的应用题只

教给学生分析方法及解题思路,这种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讲解的解题思路,是针对教材、依据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的,虽然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改动,但这种教学模式始终是教师主动选择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理念非常陈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而不是把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

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教师具备的知识结构及教学能力、学校环境、学生生活的环境、学生的学习意识、学生的学習兴趣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以被普遍运用,它以独有的色彩丰富的画面,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堂上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动感的画面呈现出来,对小学生来说,多动的图画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便于他们理解。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一丝活力,但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缺少了师生互动的环节,学生思考的时间被生动的画面所代替,教师只是课件的播放者,学生被色彩艳丽的画面吸引,一节课下来,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是生动的画面,而课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学生又能学得多少,教师不得而知。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时,没有注入自身的思考,没有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机会,没有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这样的课堂令人担忧。

二、选用的情境素材不恰当

1.选材不符合实际生活。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些情境图,针对这些情境图,有的教师会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情境图;而有的教师由于观念陈旧、教学经验较少,直接使用文本中的情境图,但教材中的部分情境图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教学加法这部分内容时,教材中提供的情境是去博物馆参观。但有的学生并不了解博物馆,如果教师直接用此创设教学情境,显然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用学生不熟知的生活创设情境,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由于地域及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没有考虑学生实际及当地的教学条件,直接选用文本中的情境图,加之有些素材教师不熟知,学生被动参与其中,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不当。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多种,如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多媒体课件运用等。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多媒体课件、微课、电子白板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课件能直观形象地演示抽象的理论知识,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但有的教师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扩大化,不考虑教材内容,滥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有的教师上课离不开多媒体课件,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对称图形”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借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对称图形,并用动态演示图形对称,引导学生观察,有的学生无法把握图形的特征,因此,他们不能把图形与空间概念联结在一起,也就不能建立起空间观念。教师只用课件演示,忽略学生动手实践,剥夺他们通过动手获取知识的机会,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失去了教学目的。

三、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不科学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教学经验及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但有的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复制文本内容。由于时间、能力等的限制,大部分教师使用现成的课件。小学数学教材配有很多图画,教材大部分内容接近小学生的生活,把很多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场景中,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解读教材。而有的教师直接把教材中的内容复制到课件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没将他们的生活融入课件中,没有强调重难点,这样的课件等同于教材文本,没能体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大。

2.有的信息与课件内容无关。有的教师下载的课件或教辅的附带光盘、课件内容与教学主题相吻合,但有的教师在自行设计课件时,会增加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或添加动态的图画,可见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颇下一番功夫,增加了课件的亮点,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在设计课件过程中,加入过量的装饰,学生在看课件时,被这些装饰因素所吸引,那么就会弱化了课件表达的教学内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3.设计的课件界面不合理。设计的课件界面要科学、合理,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有的教师不注重课件界面的设计,他们认为设计课件重在呈现教学内容,界面的效果与教学没有多大的关系。界面设计缺乏科学性、不合理是课件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课件构思巧妙,内容精湛,但界面设计却不科学、不合理,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4.教师设计课件的能力有限。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信息技术对教学具有辅助功能,其目的是为教学服务,是为了让学生乐学、善学、爱学。如果小学数学教师不能把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那么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也就失去了其教学价值。如果教师只关注信息技术,不注重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再好的课件也发挥不了其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特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曼丽.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63.

[2]李辉.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15):47-48.

[3]黄家楣.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新教师,2018(12):63-64.

[4]刘晓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52):381-382+386.

[5]韩明存.巧用微课,突破小学数学教学“瓶颈”[J].数学教学通讯,2017(34):79-80.

猜你喜欢

使用策略教学误区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浅议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技术的使用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