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0-12-15徐娜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互联网+微信

徐娜

摘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提供了全新的教育平台,微信的出现使得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同时也让家长能够随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这不仅是利用科技的进步来发展教育工作,更是贴合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本文着重探讨了微信群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使用状况以及使用微信群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微信;家园共育

基金项目: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专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家园共育模式创新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9jksxxh02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素质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们不会再像以往一样把孩子教育的工作全权交给教师,而是参与其中,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进入幼儿园和家庭。教师们也在家长的支持和鼓励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调整家园共育的方式,让家园沟通的形式符合时代特征。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把微信群作为家园共育的一种手段。

一、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

微信是一种为人们提供交流互动的即时通信软件。得益于微信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使用人群,其逐渐成为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首选工具。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更加强了教师与家长之间联系的即时性,方便了家长在工作之余能随时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动态。微信群的建立,方便了家长和教师进行教育资源的分享,增强了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长的作用。家长的参与使得教师的教育理念更加完备,实现了家园共育的基本目标。

二、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重要性

(一)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教师建立起教学用的微信公众号,用来定期地总结自己的工作情况以及展示教学成果。例如,日常的游戏、亲子运动会、传统节日活动、区角活动等,这些都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里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表现。教师在微信群里以链接的形式分享公众号内的教学内容,家长可以随时了解教师在幼儿园的工作情况和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微信公众号也是家长和教师互动的平台,家长可以在阅读了公众号的相关内容后给教师留言,表达自己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看法。

(二)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

微信群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动态。就读幼儿园的孩子年龄普遍较小,所以需要教师的照顾会多一些,家长利用微信群就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状态,了解孩子的吃饭状况、学习情况、午睡状况、身体健康情况等。这些虽然都是细碎的小问题,但是时刻都在牵动父母的心。教师可以每天都在微信群里分享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状况,通过视频、照片、文字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介绍孩子当时的状态,让家长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方便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三)开展微信的学习功能

微信不仅可以给教师与家长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还可以给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知识。例如,孩子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如何有营养地对一日三餐进行搭配,孩子身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时应如何面对,相关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在外出现意外状况时,急救措施是什么,家长如何处理孩子害羞不愿意说话的问题等。关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微信群里推送相关的文章,让家长更加了解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三、教师对微信群的看法以及使用剖析

(一)沟通内容缺乏针对性

有的年轻教师缺乏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在一日活动中不知如何选取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情况告知家长。还有的教师转载较多文章,家长却无法选择到适合自身情况的,阅读起来废时,也降低了讨论交流的有效性,不能真正发挥网络的应有价值。

(二)沟通中缺乏孩子的声音

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还不能自主地使用电子产品,所以在微信群中发言的都是家长。孩子发言的机会很少,教师和家长也缺乏调动幼儿发言的意识的积极性,微信群成了“家长俱乐部”。

(三)沟通障碍

很多家长在微信群中发布与教学无关的链接或者小广告等信息,干扰了其他家长和教师的正常沟通,进而产生刷屏现象,导致出现家长不关心微信群的现象,进而使得家园共育工作的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微信群的管理,在微信群中设立规则,告知家长不得发布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同时提醒家长在什么时间段内沟通交流合适。

四、家长对微信群的看法以及使用剖析

(一)家长对微信中教学中的应用普遍认同

微信为家园共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家长们乐于用微信与教师进行沟通,家长通过微信跟教师沟通,可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应通过微信给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因此,家长对微信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普遍认同的。

(二)家长对微信应用的担忧

也有家长对微信在教学中的应用表示担忧。原因是个别家长不分时间地进行沟通交流,造成其他家长和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群里过多的信息量,容易使得其他家长错过教师发布的重要消息。

五、微信群使用中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在微信群中建立相应的规则

在微信群中,教师和家长应该一起制定相应的规则,也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让家长做到在微信群中沟通交流时不影响到其他家长,在教师规定的时间段内沟通交流孩子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这样就能保证教师发布重要消息时,家长不会因为过多的信息而错过。

(二)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

教师在微信群中制定相关的规则时,自己也要严格地遵从,为家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当教师发布重要消息时,要注意措辞,保证消息的准确性,避免遗失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

(三)家长参与管理班级微信群

班级通过自愿报名、培训等环节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成员定期到班内协助教师开展活动,并于活动后在微信群发表感言和体会。请班级擅长计算机、新媒体,具备专业知识的家长对微信公众号的编排进行美化,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提高了家长在教学工作中的参与度,进一步促进了家园共育的目的。

六、结语

微信的出现,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全新的交流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家长与家长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孩子的成长状况,可以沟通交流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这都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成果。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家园共育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了。我们将继续重视家长工作,将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在家园共育中,构建和谐的家园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孩子、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承珍.“群策群力”提高班级管理效能——谈微信群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05):35.

[2]李璐,杨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家校微信群的運用现状及改进策略[J].汉字文化,2019(10):148-150.

[3]何娟.如何发挥微信群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S].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2.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互联网+微信
微信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