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小学美术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探讨

2020-12-15马莉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师生互动小学美术

马莉

摘要:本文以美术教学为例,利用作品赏析、课堂导入、作业展评、教学示范等多种方式,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师生活动,并且对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展示,最后论证了在教学中利用师生互动方式所具备的必要性。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美术;教学方式;情感共鸣

在新课改实施以后,美术课堂呈现的一个较大的变化,那就是教师不再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学生也不再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而是生生、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地互动、合作、交流、对话,由此产生思想共鸣与情感碰撞。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这就促使学生能够以精神饱满的姿态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使得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如何在当前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谈一谈自身的看法。

一、运用互动导入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的开端,就预示着这节课会成功一半,兴趣作为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上课之前,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能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并且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大量的实践可知,利用师生互动方式将课题导入其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师生互动不仅可以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表演、游戏等方式进行。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我爱运动》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喜欢的运动入手,引导学生主动讲一讲自己喜欢的运动。随后教师可以选择奥运会作为话题,将各种运动方式导入到课堂中,教师在这时就可以围绕教材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讨论:比如北京奥运会是什么时候举办的?都有哪些运动项目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项目?通过有效的提问方式,学生也会将自己的兴奋之情展现出来,主动地参与交流与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利用互动赏析方式,加强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都会加入赏析作品环节,赏析的作品不仅包括教师的作品,同时也包括课本上的图片,或者别班同学的作品。赏析最主要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不同的学习技法。在传统美术赏析中,主要是由教师对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只能洗耳恭听,这就导致学生自我感受能力丧失。这种方式很难引发学生共鸣。所以教师可以将师生互动赏析作品方式加入课堂中,师生可以共同对作品进行讨论与分析,教师将更多关注放在学生对作品的体验与审美方面。随后强调学生的自我感受,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已經掌握的知识,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利用自己的眼光去评价与赏析作品,这样就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最终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达到赏析目的。如在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教师可以利用启发的语句说道:“这些作品中,你们最喜欢哪一幅作品?能说出原因吗?你认为哪幅作品最具备创意性?你们在欣赏完作品之后,受到什么启发呢?老师与你们一样,都有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大家想听一听我的想法吧。”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可以达到集思广益的作用,学生也能从赏析作品中收获更多知识,为日后自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互动方式进行示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美术是一门有极强技能性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做好示范与引导。但是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虽然十分重视发挥示范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却成为教师表演个人技能的渠道。学生通常只是作为观众,示范缺乏启发性,也未能实现师生互动,这就导致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启发,只会盲目地效仿,学生作品也会呈现出千人一篇、照葫芦画瓢等情况。新课改出台以后,更加强调美术教学过程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的示范,不仅要从技法方面做好指导,也需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只有完成这个要求,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应当讲究方法,虽然不能保证面面俱到,但是要保证示范具备针对性和启发性,并且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示范当中来。比如在学习《我也能做鞋》这部分内容时,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可以先在学生面前示范画鞋的形状,随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装饰鞋的过程当中来。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提问:大家可以利用哪些方法对鞋进行装饰呢?学生这时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剪贴、绘画等。随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大家想要把这双鞋装饰成什么样子呢?学生这时会纷纷举手回答,各自从自己的喜好入手,提出多样化的想法。有的同学说装饰蝴蝶,有的同学说装饰金鱼,有的同学说装饰小兔。随后教师可以指定一名同学到讲台上来,与教师共同完成装饰。通过这种边装饰、边征求学生意见的方式,保证了美术形象的美感。一节科学的示范教学,并不是教师的个人表演,而是需要师生能够共同参与其中。在该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制作方式,同时也能使其思维得到启发。与此同时,利用示范方式,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最终培养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的意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最终保证学生所设计出的美术作品更具特色,千姿百态。

四、利用边互动、边展评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展评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有效的展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同时也能使学生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评价最终目的就是保证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束缚,不再使用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作业展评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其中,使得作业展评成为学生分享快乐、展示自我的平台,随后增加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日后全面发展。在作业展评时,笔者经常要求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展示到展板上,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可以先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时,学生需要对自己作品满意的地方进行介绍,并且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最后的结果,而是体验创作作品的整个过程。如果学生的作品出现问题,教师也需要利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随后通过分析讨论,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增强教学效果成为主要改革方式之一,它能满足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求。作为美术教师,应当在教学前努力地钻研教材,精心地设计互动环节,并且把握好各种时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才能保证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精彩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张伟平,陈梦婷,等.传递课堂中师生互动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崇阳县小学美术专递课堂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0(08):90-96.

[2]张有英.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小学美术教学[J].名师在线,2019(20):76-77.

[3]尤冰.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20(13):205-206.

[4]朱颖丽.思维导图:激活学生设计思维的新支架——以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Z1):61-64.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师生互动小学美术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