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初中音乐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

2020-12-15华剑峰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爱国主义教育初中音乐

华剑峰

摘要:在现代教学对学生美育的培养当中,除美学艺术之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音乐艺术教育。音乐艺术教育随着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不断融入了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形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对传统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对音乐教学的目的进行了调整,要求不但要在现代音乐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良好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在塑造思维意识的初中时期,对音乐教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要求更为具体。

关键词:初中音乐;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策略

愛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以及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但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更影响着祖国的发展,只有怀有一颗爱国的心才能够自主自愿地为祖国各项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促进祖国发展而塑造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自身。也正是因为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我们在学生意识塑造的初中时期开始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至教学各个领域。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将初中音乐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音乐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些帮助。

一、音乐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我们会发现,音乐是学生极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快速领会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背景,同时由于我国音乐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极具文化特色和魅力,那么将初中音乐教学与爱国主义教学相融合就可以让二者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一方面运用音乐来培养爱国精神,另一方面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来深入了解我国音乐历史文化,可以大大提高音乐教学的价值和效率。我国音乐历史文化悠久,在上下五千年的岁月沉淀当中有着极具代表性的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唢呐等),更有着优美的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如黄梅戏、豫剧、京剧等)。同时又因为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而使我国音乐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尤其是在抗战时期所创作的红色歌曲更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初中音乐教育与爱国主义教学相融合的策略

(一)让音乐内容更有故事性

音乐是一种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很多音乐形式都蕴含了丰富的故事内容和教育意义,哪怕是我们从小听的儿歌也包含了一定的知识文化传达。尤其是我国抗战时期的音乐,相比于其他时期的音乐更加具有代表性、针对性以及批判性,我国的国歌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形成的。那么为了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在音乐知识教学基础上融入相关背景介绍,使音乐更有故事性,让学生可以对音乐内容有深刻的认知和体会,进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我们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课程的时候,向学生介绍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了解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歌词的含义。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讲述国歌的创作由来,尤其是重点介绍国歌的创作过程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之中学习国歌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使他们能够用良好的情感态度来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同时在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情况下,体会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

(二)多媒体音乐赏析,提高学生音乐背景认知

音乐艺术文化的学习,除了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讲授外,最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作品赏析。大量的作品赏析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范围,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对音乐背景的认知,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对音乐背景的了解来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体会音乐的强大魅力。

例如在学习《流水》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聆听乐曲,并播放关于祖国山水风光的视频,讲述这一音乐通过深沉、浑厚、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现了我们祖国山河的雄伟壮阔,并配以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通过音乐来加强学生对我国山水风光的认知和美好感受,以及古代文人墨客之间通过音乐来进行情感沟通的基本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古典音乐表现形式,感受我国音乐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多种音乐形式内容,提高民族自豪感

在我国悠久的音乐历史当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在当前弘扬民族文化的背景之下,不光是国民对于古典音乐的认知有所提高,连世界各国对我国古典音乐也越加喜爱,甚至专门学习研究。古典音乐作为我国特有的音乐,在中国文明史上书写了极其灿烂辉煌的一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音乐艺术文化源远流长,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也极为广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多种音乐形式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例如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有《华夏古韵》这一课程,这一课程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深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音乐成就,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带领学生赏析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表现形式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并在课上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运用互联网来检索不同的古典音乐或民族音乐,以此来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范围,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和文化魅力,通过多种音乐的赏析对比来增强自身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知,体会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提高民族自豪感。

(四)创建丰富课外活动,拓展音乐教育场景

初中时期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我们不能将音乐知识内容局限于书本当中,更不能将教学环境局限于课堂之内,而是要在扩展音乐教学场景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实践融入音乐知识学习当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深入感受我国特有的音乐文化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承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保护的意识。

《唱脸谱》是表达我国京剧艺术的歌曲之一,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程的时候可以通过对脸谱的欣赏来了解中国京剧中脸部化妆的方式,感受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激发起对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厚植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观看京剧表演,与京剧表演艺术家近距离交流沟通。在学生了解了国粹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后,引导学生以自身对京剧人物和内容的理解来绘画京剧脸谱,让学生体验音乐与美术两者巧妙融合之美,以此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结语

音乐是人类不能缺少的语言,也是人类灵魂升华的推动力。我国现代音乐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教师一定要谨记当下音乐教学的基本目的,并围绕教学目的来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了解祖国音乐文化内涵以及文化魅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赵悦梅.将初中音乐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J].科技资讯,2020,18(16):185-186.

[2]邹燕丽,吴俊杰.基于初中音乐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考试周刊,2016(20):180.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爱国主义教育初中音乐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