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0-12-15王景香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体验式道德与法治小学

王景香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为提高课堂质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在课堂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将有利于丰富教学模式,增强课堂体验,使学生将知识与理论融会贯通。因此,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展开分析,阐述“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及优势,最终提出“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途径,以期为广大一线教育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激活途径

“人生如同下棋,一子落错则步步皆输”,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做好基础教育将有利于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抓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法律意识教育尤为关键。“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阶段的品德入门课程,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体验式”教学以小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为依据,通过情景设置呈现、还原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理解并构建知识,发掘自身潜力,产生情感思想,生成教学意义,达到教学目的[1]。因此,“体验式”教学更契合小学阶段儿童性格特点,教学中融合更多的活动和体验,真正促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活起来。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还未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完全走出来,大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仍沿用传统教育模式和考核标准,过于侧重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对知识的实际吸收和应用能力,此种教学形式有违“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初衷。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之下,教师采用生搬硬套、“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学习效率和质量自然无从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灵活性较强的实践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需求制定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激活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进一步解读教材中的思想和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意识。

二、“体验式”教学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作用和优势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相互结合,通过“体验式”教学,教师采用情景设置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得更为深入,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社会实践的能力。“体验式”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具备较强的灵活性,教师能够按照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游戏环节,开展角色扮演,通过游戏驱动小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游戏的设置,教师将课堂的中心从课本转移到学生本身,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学生之间增强了沟通交流、合作互助,使得教学效果获得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从中得到提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中更深入地去学习知识,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充分激发起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提升其思想品德与法治意识[2]。

三、“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途径

(一)结合实际生活实施“体验式”教学

为了让学生获得现场感受和领悟,通过在课堂上播放多媒体影音教学视频,让学生从中领悟深意,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加以巩固,强化学生的法治体验,围绕法治教育开展相关活动。邀请当地公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普法教育;在5月31日世界戒烟日、6月26日世界戒毒日,引导学生在学校或社区制作画报义务宣传烟酒毒品的危害;利用周末到路口做交通义务宣传员;针对农村公路上晒粮现象,向父母和村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强化了学生的法制观念,促进了学生行为的规范性。

(二)通过多媒体技术实施“体验式”教学

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九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时,课前我播放了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的视频。当“创新驱动方阵”出现在大众视野,看着欢呼雀跃、群情激昂的人们,我们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国四大发明后,我提出一个问题:

“哪位同学知道中国新四大发明是什么?”再利用多媒体展示超市、车站、农贸市场等扫码支付的场景,流动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城市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播放我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的视频,聪明的孩子们很快总结出新四大发明是“扫码支付、网上购物、共享单车、高速铁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教学,将古今贯通且融为一体,让学生从中产生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提升课堂综合教学成果。学习完本节课程,学生对古今科技发展有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认知,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三)通过表演类活动实施“体验式”教学

通过在教学中开展表演类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表演中联系生活所见所闻,在过程中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及法制意识。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读懂彼此的心》这一课时,学习前我要求学生利用周末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进行为期一天的角色互换,暗示家长将学生平日在家不良言行效仿出来,比如不爱整理个人物品、挑食、不讲卫生、丢三落四等,让孩子以家长身份去解决问题。通过一天的角色互换表演,再让学生回到课堂讨论其感受和想法,使学生感悟家长的艰辛不易,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约束自己,力所能及做好分内事务,尽量多帮家长分担一些家务,以此让学生自我体会和反省,家人之间多一些以“爱”为中心的交流与沟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促进本节课程的教学获得实际效果[3]。表演类“体验式”教学活动,再现学生学习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情景,让学生仿佛亲临其境,引导其切身感受生活中所涉及的道德及法治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将教材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最大化提升他们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

(四)通过小组合作实施“体验式”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想法和思维,要让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想法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有效利用,促进“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起到最大化作用,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则更为凸显“体验式”教学的优势。所以,教師要对班级上的每个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再根据其性格特点、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发挥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生们能够增强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紧张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观念,善于挖掘学生身边事物,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使“体验式”教学得到有效应用和发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及协作能力,全面提升道德素质及法律意识,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志慧.“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J].新课程·上旬,2017(9):148,150.

[2]赖兰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2):115-116.

[3]林镇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华夏教师,2019(5):62-63.

猜你喜欢

体验式道德与法治小学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