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为何剩下,他们为何如此焦虑?

2020-12-15李红星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剩女

摘要:“剩男”与“剩女”在社会中已经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而且因为性别结构失衡、婚姻梯度与女性地位日渐提高等原因,这一群体还出现了日益壮大的趋势。他们不管是在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都备受关注。剩男剩女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同时社会环境似乎也营造出焦虑的氛围。更加重了剩男剩女本身的焦虑与不适。“剩男”群体多出现在农村的且经济情况不是太好的家庭中,而同样条件的女性则相对容易结婚成家。“剩女”群体则大多数出现在城市中,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她们本身比较优秀,但是与她们相同条件和相同年龄的男性却更容易结婚。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会容易焦虑,甚至会产生性别自贬值。

关键词:剩男;剩女;自贬值

引言

在如今的这个多元化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亦是多种多样。但是我们的社会包容度似乎还是不够。那些到了一定年龄没有结婚的青年,则会被贴上标签、甚至是“污名化,男性会被叫做“剩男”,女性会被叫“剩女”。经过研究发现,“剩男”群体多出现在农村的且经济情况不是太好的家庭中,而同样条件的女性则相对容易结婚成家。那么这些男性是否会因此对自己产生怀疑,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贬低。而“剩女”群体则大多数出现在城市中,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她们本身比较优秀,但是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没有结婚,身边的家人朋友都会催促她们赶紧结婚,甚至会被套上“剩女”的标签。但是与她们相同条件和相同年龄的男性就更容易结婚。那么我们将要研究的是社会上的“剩男”和“剩女”是否會因此产生自贬值。

一、文献综述

查阅文献发现,对“剩男”和“剩女”的研究较多,此方面的研究比较流行,而且“剩女”的研究要多于“剩男”的研究。研究视角且较为广泛,有社会学、传播学、影视鉴赏和经济学等等,研究内容为“剩男”“剩女”形成原因、生活现状、社会公众对他们的污名化以及对于社会的影响等等。“剩男”“剩女”如今确实是当今社会上两个数量不小的群体,在近年来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特别是媒体的对这两个群体的宣传,如纪录片《剩女》、《光棍儿》和最近较热的综艺《我家那闺女》。大家对这两个群体的认识逐渐增多,但好像也对他们进行了标签化,污名化甚至是妖魔化。“剩男”是指那些年纪在30岁以上还是单身的男性,“剩女”是指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仍然未结婚的女性,广义上是指27岁以上的单身女性。“剩男”一般多出现在农村且条件不太好的家庭中,而“剩女”多出现在城市中,近年来小城镇中的“剩女”(多为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如教师、公务员等)也逐渐增多,总体来说剩女大多还是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稳定的工作,相对来说较为优秀。[1]

这两个群体不管是在公共领域还是在私人领域都备受关注。在私人领域中,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十分注重家庭,似乎每个人到了年纪之后都必须成家生孩子。在很多人看来,到了年纪不结婚是大逆不道的,中国一直流传着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当青年迈入“剩男”“剩女”这个行列,他们的家人是无比的焦急,不仅是父母七大姑八大姨也忙着为他们介绍对象。而在公共领域,中国每年的结婚率与人口出生率正在逐年下降。这也引起了社会大众以及政府的重视。结婚率的降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有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结婚率的降低必然会带来婚生子女的出生率降低。

在大量的文献中,对社会公众对于“剩男”“剩女”的标签化以及污名化进行研究。很多人会给“剩男”贴上没有本事才娶不上媳妇的标签。觉得“剩女”是因为太过挑剔、眼高手低以及太过强势才找不到对象。“剩男”“剩女”是在最近的十几年间才出现的概念,在最近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媒体都有很多关于这两个群体的作品,但没有从性别自贬值的角度分析“剩男”“剩女”,希望能够为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

二、方法

因为此论文创作在疫情期间,无法外出进行实地调研。所以本文采用个案分析与文献梳理法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搜集关于“剩男”“剩女”的文献,一方面还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真实发生的典型案例,并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并运用社会学理论对“剩男”“剩女”的社会现象与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三、对“剩男”“剩女”社会现象及性别自贬值的分析

(一)“剩男”的形成原因

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社会公众有很明显的“男婴偏好”,认为男性可以传宗接代,而女性等出嫁之后就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特别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之后,有些人更是用各种手段来阻止女婴的出生。小型化、现代化的超声波检测技术,能够在女性怀孕14周到16周时检测出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是女孩就会选择人工流产,而如果是男孩就选择留下来。更有甚者在孩子出生后发现是女婴选择抛弃甚至结束孩子的生命。而且在有些女孩的成长过程中会因为不是男孩而得不到精心照料和关心,从而增加了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死亡的可能性。在性别自然规律中,女性在各年龄段里的死亡率均低于男性,但是在0-4岁的女孩死亡率却远高于男孩。这些因素综合作用造成了我国的人口性别比过高,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男性人口为71351万人,而女性人口仅为68187万人,男性人口多于女性300多万,出生性别比也高达113.91。[2]

这些也导致了现在的适婚男性数量大大超过了适婚女性数量。而且中国婚姻一直是遵循婚姻梯度理论,一般是女嫁高男娶低,女嫁低男娶高的情况比较少。如果将男女按照不同层次划分,女性倾向于向上找,而男性倾向于向下找。即甲等男性找乙等女性,乙等男性找丙等女性,丙等女性找丁等女性,那么甲等女性和丁等男性,自然就被剩下了。[3]在如今的社会,大部分的青年男女都会选择去城市里工作,而不会留在农村。在城市里工作就扩展了他们的交际范围,大大拓宽了“通婚半径”。以前的婚姻更多是在附近的十里八乡进行通婚,而如今则出现了大量的跨省婚姻,甚至是跨国婚姻。因此农村女性的选择增加了,农村男性的婚姻市场大大收到挤压。在农村的婚姻市场中,男性资源是远远超过女性资源,再加上如今出现的天价彩礼现象,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的男性成为“剩男”。

(二)“剩女”形成的原因

其实学术界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剩女”其实是个伪命题,只是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下而构建起来的一个概念。因为中国总体处于一个性别失衡的现状,所以那些所谓的“剩女”只不过是自愿剩下的或者是因为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另一半而不愿去将就,相比较而言“剩女”是自己主动剩下的,而不是被剩下。而且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中國独有的,外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到了一定年纪仍然单身的女性,但从来没有人称她们为“剩女”。“剩女”只是在男权的话语体系下构建的一个概念,并不是真实的情况。[4]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剩女”其实是在中国真实存在的,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到了一定的年纪还保持单身,而且在中国这种极其重视家庭的文化氛围中,到了年龄还没有结婚成家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本文是把“剩女”现象当作是现实存在的情况,并进行分析。

“剩女”也可大体分为两种类型——自愿型剩女与被动型剩女。自愿型剩女她们很享受自己单身的生活,并没有将婚姻列入自己的未来规划中,不打算结婚。被动型剩女是希望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并结婚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而且自己也不愿意将就。在如今的个体化社会中,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人们之间的异质性也越来越强。[5]人们之间想要深入交流似乎越来越难了,所以想找到一个和自己灵魂契合的伴侣也变得越来越难了。而且随着女性地位的日益提高,女性也得到了平等的的教育机会。女性在本科毕业之后工作几年,或者是继续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很快就到了社会认为的女性应该结婚的年纪,而且女性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婚姻市场上逐渐贬值,女性相比较来说在婚姻市场中的保值时间远远短于男性,甚至有这样一句俗语“男人30一朵花,女人30豆腐渣”,女性一旦年龄超过27岁在婚姻市场中就处于劣势地位,被列入“剩女”的行列。因为中国一般遵循婚姻梯度理论,男娶低女嫁高,男性还倾向于娶比自己小的女性。条件较好的男性会倾向于选择年纪较小的女性,而不会选择“剩女”。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些女性不够年轻漂亮,而且比较优秀还有一定的阅历,自己不能够驾驭,中国有相当一部分的男性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己的另一半面前处于优势地位。因为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如果女强男弱,男性则会被说“吃软饭”,而男强女弱是大家一直比较接受的模式。“剩女”基本上都是接受过较好的教育,有一定的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品质有一定的要求,希望找一个和自己相契合的伴侣,而不愿去将就,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成人们口中的“剩斗士”、“必剩客”。

还有相当一部分剩女是自愿型剩女,她们一直保持单身的状态,而且根本没有将婚姻列入自己未来的规划中。她们接受过较好的教育,有着不错的收入,思想独立,十分享受自己单身的生活,而不愿步入婚姻生活中。她们有的是追求自由,不愿被婚姻给束缚住;有的是觉得自己无法承担起做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有的则是通过对身边人的观察觉得结婚后的生活似乎还没有单身时的生活过得幸福,而不愿去结婚。总得来说,这部分女性完全自愿“剩下”的。

剩男剩女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同时社会环境似乎也营造出焦虑的氛围。更加重了剩男剩女本身的焦虑与不适,接下来我们将从性别自贬值方面来分析这一群体的焦虑。

(三)性别自贬值

经过研究发现,剩男多来自于农村且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中,中国总体处于男多女少的一种性别结构失衡状态,农村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在农村的婚姻市场中,男性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女性的数量。女性在婚姻市场中完全是一种稀缺资源,农村女性基本上没有剩下的。而随着通婚圈的扩大和天价彩礼等现象的出现,农村男性的婚姻资源更加受到挤压。为了结婚成家,在西部农村甚至有20多岁的男青年和40多岁的二婚女性结婚,出现这种“老妻少夫”现象。[6]在他们看来,年龄这些条件已经不是他们能够挑剔的,只要能够结婚生孩子就可以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与“剩男”相比,相同条件的农村女性,她们很容易结婚成家,而且甚至可以通过结婚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中国一般是男娶低女嫁高)。那么农村的“剩男”会在比较中,对自己的价值进行贬低。而“剩女”群体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接受过较好的教育,有一定的能力。她们自身比较优秀,但因为中国传统的婚姻模式是女性不能处于强势地位,男性倾向与找比自己年纪小的妻子等原因,比较难找到合适的另一半。但与她们同等条件的男性就比较结婚成家。那么女性会在比较中产生自贬值。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剩男”“剩女”的性别自贬值。

1.场域理论下的性别自贬值

“场域”一词最先被用于物理学领域,后来成为社会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的理论范式。布尔迪厄将场域阐述为:“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该场域是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存在的。[7]场域理论中,场域、惯习与资本是其核心概念。在布尔迪厄看来,场域是一个独立性的的网络体系,是各种客观关系组成的相对完整体系。“惯习”作为主体人的心里反映,带有高度的社会主体性,是对现存社会环境的内化和反映;“资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政治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等,而且这些资本可以相互转化;相比“惯习”和“资本”,“场域”概念侧重描述社会的客观结构。场域内的行动者争夺有价值的支配性资源的空间场域,这是场域的最本质特征,各种资源构成不同形式的资本,每一个场域都有各种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资本的数量、构成和变化标志着惯习在场域中的变化轨迹。[8]

运用场域理论对“剩男”“剩女”进行分析,会发现在婚姻市场这个场域之中,男性和女性所拥有的竞争性资本和所争夺的资源是有所不同的。女性具有竞争性的资本更多的是年龄相貌、知识水平与性格这种修内的品质,对经济条件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很多男性表示自己在挑选另一半的时候,对女性的经济条件没有那么看重,只要没有拖累就可以了。而男性具有竞争性的资本更多是较强的能力、良好的经济条件之类的(比如说有车有房,高收入等等)。而且男性和女性所争夺的资源也不同,男性争夺的更多是年轻、相貌姣好、性格温柔、贤惠持家的女性;而女性争夺的是工作能力强、拥有高收入的男性。所以很容易分析出“剩男”“剩女”为什么在婚姻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了。“剩男”因为经济条件不太好所以是在婚姻市场中不太拥有竞争性的;而相比较而言在婚姻市场中对女性的的经济条件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和“剩男”同等条件的女性是比较容易结婚成家的。而“剩女”会因为不那么年轻、工作能力强、工作繁忙而不太能照顾到家庭等因素而在婚姻市场中丧失竞争。而与“剩女”相同条件的男性,他们拥有高学历、工作能力强、成熟稳重,他们在婚姻中则是被争抢的资源。所以与“剩女”同等条件的男性很容易结婚成家。

在中国的文化中,是极其重视家庭的,大家一直默认家庭为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无论是社会结构或社会管理更多的时候是把家庭作为一个最小的因子。目前这个社会还没有将个人作为最小的因子,还没有迎来一个原子化的社会。所以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剩男”“剩女”就会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在东方的主流价值观中,结婚成家才是后半生的幸福来源,独身一人是十分孤独。比如央视的公益广告宣传在春节中秋这样的节日和家人团团圆圆得聚在一起吃顿饭是无比幸福的,春节前在远处工作的人们无论如何都要回到家里过春节,是因为家里有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另一半在等着自己,这就完全体现出东方的价值观。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已经把到了一定的年纪结婚成家生孩子成为自己的“惯习”,而且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都是这样这样子生活的,到了一定的年纪结婚成家生孩子,抚养孩子长大然后养老。如果不结婚社会就会觉得你似乎是看不到未来的,因为你的生活方式与中国这种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你的未来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和迷茫的。在中国这种比较重视稳定的文化氛围中,“剩男”“剩女”是饱受争议的。而且很多“剩男”“剩女”也是把结婚成家作为自己的“惯习”的,所以他们会比较的焦虑甚至会在比较中产生性别自贬值。

2.社会互动论下的性别自贬值

社会互动论是研究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规模的社会学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彼此沟通,形成各种社会互动。它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亦是分析一切社会现象的基础。互动论者认为社会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实际上是人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关系;人类活动的各种制度无非是人类在互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制度化形式,全部的社会现象都可以从社会的互动中得到解释。正如马克思所言:“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9]“剩男”“剩女”到了一定的年纪还没有结婚成家在社会公众看来是不太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尤其是他们的父母是很着急的,而且在国家的宏观层面也是倡导结婚成家的,因为如果社会上有大量的“剩男”“剩女”的话势必会带来人口出生率的降低,甚至是会影响社会稳定,这也大大加深了“剩男”“剩女”这两个群体的焦虑。家庭作为社会的初级群体,是主体受社会环境影响开始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受影响最深刻的地方。邹小姐,29岁,未婚,家人对她的婚事很着急。她的母亲在得知她和她的男朋友分手之后,对她的态度就很冷淡,很长时间不愿给她做饭吃,不是让她吃冷饭就是吃泡面。而且,一到逢年过节,家里的亲戚们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小雪已经老大不小了,得快点找对象了”。[10]还有《剩女》纪录片的主人公邱律师,来自一个有五个女儿的农村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北京当律师,三十多岁,未婚。她曾对家人表达过可以不结婚的想法,但家人纷纷指责她“真自私”“读书读傻了”“太挑剔了”,甚至小外甥都会叫她“光棍姨”。在外,一个刚见面的陌生人就能评判她,“你不漂亮”“你年纪很大了”“你性格太硬了”。她说:“当你到了一定年纪,似乎所有人都可以来嘲笑你单身,包括你的亲人。《光棍儿》中一位来自甘肃的剩男是一位客运汽车司机,每年都会进行相亲,甚至还会相一些离过婚的女性,自己每年都花不少钱接待相亲对象,母亲也一直为他的婚事操劳,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母亲一直很焦虑。这些案例很明显得看出,因为到了年纪没有结婚,“剩男”“剩女”们会和他们的家人争吵,家人都会为他们的婚事焦虑,有些亲戚朋友甚至会因为你没结婚这件事嘲笑你贬低你,会拿你和其他人进行比较。在这种环境中,“剩男”“剩女”本身会更加焦虑,会对自己产生自贬值。而且在农村的地区,还是有重男轻女的这种思想的,家庭在男性的成长过程中是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对男性也有着更高的期望。同时,也是极其注重后代,血脉的延续。但是农村的很多“剩男”却没有结婚,更没有办法拥有孩子。所以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过程中拥有的性别优越感与自己是“剩男”的现状相比,会更加加重他们心里的不平衡与自贬值感。

对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关于性别的新闻与评论进行观察你就会发现,两性之间的戾气比较重。男性吐槽天价彩礼为自己和家庭带来太大的负担甚至导致自己难以结婚,女性吐槽男性不照顾家里,自己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而现实是社会中的“剩男”“剩女”越来越多。相较于一百年前,男女两性的地位,女性为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在这些发生巨变的同时,婚姻伦理、恋爱伦理以及生育观念都没有发生多大改变。还是习惯于男娶低女嫁高,做家务照顾家庭还是女性做得比较多,还是有男婴偏好等。這些都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单身人口,不管是主动单身还是被动单身的。

参考文献:

[1]欧阳静,马海鹏.县域体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9(10):77-82.

[2]贾国强.农村剩男怎么办?[J].中国经济周刊,2018(09): 34-35.

[3]杨华.农村婚姻挤压的类型及其生成机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25-34+170.

[4]张明照,贺芳菲.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网络女性主义现实困境与逻辑进路——基于对互联网场域中“反剩女”话语的考察[J].东南传播,2019(08):1-3.

[5]尤春雪,郝勇.个体化社会背景下“剩女”成因分析——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1):87-92.

[6]剩男在农村,“小芳”去哪了?[J].农家参谋,2016(03):22-25.

[7]曾丹.“场域—惯习—资本”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探析[J].决策探索(下),2020(03):81-83.

[8]覃景冠.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初中生退学危机研究——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 31(01):333-337.

[9]乔桂娟,李楠楠.社会互动论对教师创建积极课堂互动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07):28-30.

[10]郁捷.“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李红星(1999.10-)女,汉族,籍贯:安徽省合肥市,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2017级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性别社会学。

猜你喜欢

剩女
蒋欣:在“剩女”的世界里绽放自己
中国“剩女”一点也不“剩”
“剩女”感到多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