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教材,把握教学

2020-12-15刘姗姗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刘姗姗

摘要: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基于学生对常见的平面图形已有了直观的认识。于学生而言,“角”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更为抽象。教材上对于“角”没有具体明确的定义,学生知道这样的图形是“角”即可。基于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什么样的图形是角?”这一问题的理解上,多数存在着一些认知误解。但是,随着笔者研究教材,发现教材中对于“角”的认识有着巧妙的安排,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安排,帮助学生去认识角,理解角。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研读;课堂教学

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之前,苏教版教材已经安排了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的教学。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除了需要考虑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之外,也要适当考虑学生在平面几何图形方面已有的知识经验[1]。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知道这些图形都有角,说明学生对角的认识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笔者经思考后决定,在认识角之前,先帮助学生把“角”的轮廓变得清晰一些,明确角是平面图形的一部分,角与平面图形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于是,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师出示四根小棒摆在黑板上。

师:这有四根小棒,你能用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師:这是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去掉一根小棒。可以怎么摆?

师:这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再去掉一根小棒。这是什么图形呢?

生:三角形的一个角。

师:这种新的平面图形是角。三角形中有角,还有哪些图形有角?

生: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师:角是图形的一部分。

从学生已知的平面几何图形中抽象出角,学生对“角”会有一种“熟悉感”,对后面角的特征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教材呈现的“角的表象”

教材呈现手工课上的情境,学生可以从三角尺、纸工袋和钟面上找出角。三角尺上的角是一个锐角,纸工袋上的角是一个直角,钟面上的角是一个钝角,这三种角帮助学生丰富角的表象。这三个物体中,钟面上形成的角其实是一个“活动角”,这也是角由静到动的一个演变。为了体现教材的这一用意,在展示钟面上的角时,笔者在钟面上“拨”出角,学生经历了角形成的过程,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体会到角是可以变化的。

学生在“时分秒”的学习中,已经充分认识了钟面,为了体现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走动引起角的变化,需要符合钟面上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这一常识。基于此,笔者在“拨”角的过程中注意到一个问题,钟面上的时间是2时55分,“拨”角的时候,时针、分针由重合到分开,体现角形成的过程。如果从2时10分开始拨,分针要旋转大半圈,为了不让学生对角产生错误的认知,笔者把钟面上的时间调整为10时55分,在教学时,笔者把钟面上的时间由10时55分拨到11时15分,形成一个钝角。这样,既保留了角丰富的表象,又体现出角由静到动的一个变化。为后面教学角的大小做好了铺垫。

二、教材呈现的“角的特征”

角的特征是“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还是“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很多教师总结出角的特征是前者。我们回归教材,发现教材上茄子老师是这样总结的:“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基于此,笔者和其他教师进行了商讨,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角的特征这一环节可以进行简化,学生发现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顶点)和两条线(边)即可。教师说明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两条线是角的边,从而总结出角的特征。为了便于学生明确角的边是直直的,教师可以在角的特征之后提出“角的两条边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帮助学生正确清晰地认识角。

师: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他们都是尖尖的。

师:尖尖的地方在哪里?谁来指一指。

生:都有线。

师:每个角都有几条线?

生:每个角都有2条线。

师:这个尖尖的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线是角的边。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角的两条边是怎样的?

生: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

角的标记是容易被教师忽略的一个知识点。教师向学生讲解角的特征之后,一般会说:“我们通常用一个弧线表示这是一个角。”教师轻飘飘一句带过,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弧线来表示角,学生就会对角有一个错误的认知:“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是角。”但是角指的是两条边叉开的区域。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角指的是两条边叉开的区域呢?笔者在帮助学生指角时,就渗透了这一问题。

师:生活中处处有角,比如我们平时常用的工具:三角尺、数学书、钟表。今天老师把它们请到了教室里。你能找打他们身上的角吗?

师:谁来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学生在上面点了一下)他在三角尺上点了一下,我把他指的角画在黑板上。这是角吗?角应该怎样指呢?如果指这个角,从这个点出发,这样指,再从这个点出发,这样指,这是一个角。你学会了吗?你来指一指。你学的真快。大家拿出1号三角尺找到这个角,指一指。

笔者在向学生讲解“这是一个角”时,会在角的两条边之间用手指比划一个弧度,学生根据这个动作就会体会到角指的是两条边之间的区域。接下来由学生自己指角。

三、教材中“角的大小”的呈现

教材安排学生自己做出一个活动角,通过变化活动角,体会角是有大小的。学生每人有一份配套的组合活动角,方便学生制作。笔者发现想想做做第5题,安排学生进行折纸,学生会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受这一启发,学生发现角有大小这一环节,笔者设计了三种做角的方式,分别是:用大小相同的圆片彩纸折角、用小棒做角以及画角,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角。

在交流学生做的角时,我采用以下方式:先选一位同学画的角进行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这位同学画的角好不好,好在哪?再选两位同学折的角,让学生对比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了减少变量,笔者为学生提供的彩纸是大小相同的圆片,学生发现用圆片折出的角大小不同,引发学生对角的大小的认知需求。最后选一个学生做的较大的活动角,教师拿出两根比较长的小棒问:“老师也来做一个活动角,我做的活动角肯定比你们大!同意吗?”引起学生的思考。

师:大家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美丽的角。(教师展现三种角,大的折角,小的折角,大的活动角)

师:这两个是折出的角,老师把两个角标出来。他们除了颜色不同,还有哪里不同?(大小不同)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角是有大小的。

师:这是用小棒做成活动角,老师这里有更长的小棒。教师拿出来。我做出来的角肯定比你们的大!(教师做一个比较小的角)停顿两秒,你同意吗?

情况1:同意 老师做一个比较小的角。

师:为什么你刚刚同意呢?(觉得边比较长,就大)

情况2:不同意

学生上来摆一摆,让刚刚同意的学生来说说为什么同意。(觉得边比较长,就大)

师:角的边长,角一定大?(不是)角的边短,角一定小?(不是)

总结:角的大小和变得长短无关。

师:你能吗?

学生上来拉开

师:他是怎么做到让绿色的角变得比蓝色的角大?

生:拉開角的边。

师:准确地说,把角的两条边叉开。我们发现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师:你能让你的活动角比绿色的角小吗?你是怎么做的。

生: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生:角的大小和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明确: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和叉开的大小有关。

通过解读教材,可以把角的大小问题平稳合理的进行过度,而不是突兀的去研究角的大小问题。

四、教材“巩固练习”的安排

教材上的想想做做一共安排了5题,其中第5题笔者稍微改变之后,做了角的大小的引入。剩下4题分别是:辨角、数角、角有大小以及角的大小是可以借助工具比较的。由于角比较抽象,笔者在认识角的第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角?”对教材的例题做了如下教学。

想想做做第1题,可以帮助学生辨角,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个图形不是角?最后总结为什么剩下的图形是角?

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数出图形中角的个数,图(2)、图(4)学生比较顺利地找到了角,然而图(1)、图(3),有个别学生认为没有角。

师:为什么?

生:因为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而它们的边到了上面就弯了,所以没有角。

这时其他学生也开始迟疑,也觉得图(1)、图(3)没有角。

这部分学生只能判断出规则图形中的角,却判断不出有曲线图形中的角[2],说明他们没有处理好角与图形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能比较出三个角的大小关系,并说明原因即可。

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通过动手,了解到三角尺上的角可以作为比较角的工具。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是虚实结合的[3]。在图形概念的生成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实”这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角、摸角、制作角、对比角来感受角的基本特征,同时又要重视“虚”这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去想象、抽象出角,生成角的概念,理解角的性质。

参考文献:

[1]沈江.基于认知心理 体验知识内涵[J].小学数学教育,2018(5).

[2]朱莹.儿童视角的图形教学[J].小学数学教育,2016(11).

[3]于芳.图形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小学数学教师,2014(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