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内外联动“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2020-12-15周微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新工科

摘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对教学教学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宁波工程学院在新工科背景下,明确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的时候。重视公共服务发展以及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情况下,提出了将教学质量领导和管理组织系统、教学质量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质量反馈及改进、教学质量多维监控和评价系统结合在一起的五位一体系统构建,全面、多维、立体地适应新形势下自身办学特色,从而推进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内涵的完善。

关键词:新工科;校内外联动;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国家利用创新来推动发展,实施了“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以及“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希望能够通过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以及新模式来推动新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下也提高了对于工程科技人才的相关要求,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2017年2月到现在,我国教育部也不断的推动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通知的内容主要围绕五个方面进行,主要是人才培养新模式、工程教育新理念、教学质量创新、工程专业新结构以及分类发展新体系。可见,高校在面对新工科建设时,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以往的工科人才相比,要加强实践能力、创新及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高校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人才,宁波工程学院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凝聚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将自身学科发展优势体现出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推动校企合作及产教结合的进行,着力构建全面、多维、立体的闭环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促进高校教学的内涵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新工科”背景下宁波工程学院校内外联动主要特征

宁波工程学院自2010年起非常重视地方应用型本科特色发展路线的探索和研究,近些年为响应新工科建设,更好的融入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作用发挥出来,给区域发展更好的进行,培养更多层次较高的应用型人才,切实提高技术发展的水平,并做好相关的研究。学校和学院也从师资、政企合作等多方面加深校内和校外的联系,发挥教育教学的优势,融合企业、政府的资源,打造长期有效的校内外联动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1.1办学特色: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

学校需要对应用型定位和争试点創示范目标的明确,主动积极的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之路的研究,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产教融合+国际化)。2010年,教育部将其列入到了“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首批实施高校中去。2014年的时候,学校已经成为了首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主席单位,2015年的时候,学校已经成为了正僵尸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的时候,入选成为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的高校,当选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学校非常重视对外的合作,重视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重视外向型办学特色的强化。1984年被教育部列入联邦德国援建4所高校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化办学的进程速度不断加快,我校当前已经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进行了长期稳定消极合作关系的建立。2011年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2015年在格林纳达正式开办孔子课堂。2017年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合作举办中美合作信科专业。2019年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机械工程专业。宁波工程学院将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坚持将人才的培养放在根本的位置,重视应用型、地方性以及国际化特色的建设,给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更好的进行提供服务,希望能够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工程技术大学,成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

1.2培养目标: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宁波工程学院积极探索“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省本科院校中连续三年名列前八。学校人才培养的时候,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生参与率超过40%,在国际和全国性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海蓝宝”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和省创业园示范基地。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提供了各类应用型人才。

1.3师资要求: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2017年起,宁波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目标,积极响应“新工科”的要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加强引进与培养,实施政策引导,强化规范管理,构建长效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专业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等都比较出色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至“十三五”末,“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 70%以上,具有行业(工程)背景的兼职教师数量达专任教师的 15%左右。这种情况下,还需要重视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当地政府的合作,做好平台的建设,和大中型企业更好的合作,进行教师产学研培训基地的建设。积极与大中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力争到2020年,积极建设10个深度融合“双师双能型”教师产学研培训基地,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实践基地和外聘教师的来源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和教学资源,采取广泛的“产学研”结合方式,主动地把教学与企业生产管理实践衔接起来,鼓励教师结合“产学研”基地,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鼓励教师进行校内的实践设施完善,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做好设计和安装方面的工作,并将成果转化应用。并将“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定作为教师、实验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

1.4校内外联动:推进与深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学校教学的目标是给地区发展更好的进行培养层次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我校和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共建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工程学院工程软土实验中心;与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厦门大学共建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与中科院材料研究所、中石化镇海炼化、宁波市安监局共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与宁波市交通委、宁波市交警总队、宁波市住建委、宁波市建设集团共建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与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建机器人学院;校地共建象山研究院、奉化研究院、三门研究院、中乌新材料研究院和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等;与杭州湾管委会、大众和吉利汽车等以理事会形式共同建立“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教育联盟;投资3亿元的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公共培训平台已在翠柏校区中建成,国家先进技术课程创新基地、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宁波分中心和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学院、清水湾智能产业园过渡园“两院一园”先后落户翠柏校区;实施百名博士(教授)服务百家企业的“双百”工程,近百名名博士(教授)进驻企业等,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新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2“五位一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新工科”建设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进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教学秩序规范运动的内在要求,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的重要,宁波工程学院立足高校发展实际,找到办学的定位,正视教学质量建设制度和管理等问题,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深入推进校内外联动机制,以“学生为本、全员参与、注重过程、及时反馈、内外结合、持续改进”为指导原则,进行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全面、多维、立体的适应新形势下自身办学特色,促进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学新质量的内涵建设。

2.1教学质量领导与管理组织系统

应用型本科高校宁波工程学院在进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时候,需要将不同管理层次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进行校院教研室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和质量领导体系的建设,合理调动各部门、基层教学组织以及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及主动性。高校需要从学校定位出发全面的完善顶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将二级部门本身的自主特色发挥出来,进行内部教学质量体系的完善,做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工作,形成整体合理,构建一套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特色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2教学质量目标系统

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是指开展各项教学环节的最终要达到的教学质量目标和方向。宁波工程学院在适应新形势下明确学校总体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各二级学院根据顶层规划和各自特色确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此相应学院所在各专业参照学院的培养目标建立各专业培养目标,层层深入细化,朝共同的方向不断完善。

2.3教学质量过程管理系统

教学过程管理系统是指在明确教学质量目标的基础上,有效的管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教学质量过程的管理特色主要体现在各二级学院和各个专业中,在受到学校知道意见影响的情况下,将二级学院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不断细化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制订过程;加强课堂和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各类教学档案的制作等。建立规范有序的教学质量过程管理系统,稳步扎实地提升教学质量,积跬步而达到质的飞跃。

2.4教学质量多维监控与评价系统

该系统是宁波工程学院构建“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是指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学校教务处专门设立质评办,组织相关督导组对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进行教学督查和全方位评价。在“新工科”背景下,积极调整“以教师为中心”的“评教”理念,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评学”方式,形成包括督导、专家、同行、同事、学生及社会第三方机构等多元评价主体并存,采取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学科专业交叉评教、专家督导评教、教师互评与自我评价等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质量多维监控与评价机制。

2.5教学质量反馈与持续改进系统

宁波工程学院在新工科背景下构建的校内外联动教学质量反馈与持续改进系统主要包含3个方面,一是学校内部从督导、教师、学生等角度以定期检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给予各个教学环节以教学质量反馈信息;二是学校外部从国家政府、行业专家、社会企业等层面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人才培养情况、社会服务需求情况等方面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信息;三是对校内外教学质量反馈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追踪与改进;完善质量保障闭环体系,将评价的作用发挥出来,推动教学更好的进行,切实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结语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新质量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宁波工程学院在明确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双师双能”教师队伍,深入推进校内外联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战略,以“学生为本、全员参与、注重过程、及时反馈、内外结合、持续改进”为指导原则的全面、多维、立体“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能有效保证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宁波工程学院坚持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力争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服务地方、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的理念与方向保障了新工科背景下内外联动“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EB/OL].[2018-01-10].https://fzghb.fjut.edu.cn/41/f2/c5820a82418/page.htm

[2]李国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6(2):1-11

[3]李强,王维坚.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Vol.34,No.6):114-116

[4]王储平,张欣等.针灸推拿专业“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Vol.33,No.6):1007-1010

[5]李富超.新办应用型公安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以辽宁警察学院为例[J].才智,2016:26-2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宁波工程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微(1988—)女,浙江宁波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新工科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电力物资企业“五位一体”建设策略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